体能出发前务必认真做好适应性的锻炼准备工作可在出发前三个月开始,隔天锻炼,每次30分钟左右,轮流进行蛙跳、下蹲起跳、仰卧起坐、长跑(提升耐力)等骑行注意事项首先是骑行速度问题骑行速度要根据全队的身体状况、路途远近和假期长短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路面平坦,每小时骑行17公里左右山地或丘陵地形,每小时骑行8到12公里左右较为合适每天骑行的时间,在开始的3天到一周内,不宜太长以每天6到7小时,骑行90到120公里较为合适身体适应后,增加20到30公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长途骑行后两脚会充血肿胀休息时要平躺,尽可能把脚垫高,以促使血液循环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头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脚放在自行车上休息一下夏季,由于中午日照太强,骑行体力消耗极大,容易中暑等,不宜骑行最好避免在中午骑行如必须露宿时,应随身带一个防潮垫换上干燥衣裤,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垫上并且时间不宜过长切不可穿着汗湿的衣服就地随意躺卧在比较干燥的地区骑行时,应在鼻腔内涂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夏季骑行时,如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舌干口渴、出虚汗、心跳加快等症状,要迅速到阴凉处躺下休息,马上服用一些藿香正气水。
等身体恢复后在逐渐活动切记不可用扇风法降温长途骑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半路病倒,自己遭罪不说,还会连累同伴长途骑行,感到身体疲劳,腿脚乏力时要及时休息调整,每骑行一个多小时休息十几分钟否则因控制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翻车、撞车事故长途骑行中应保持警惕性,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照相机等贵重物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疲劳、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现松懈、麻痹等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否则不仅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还可能误事一般应急处理方案自行车出现故障能自己修理的自行修理,修车人员留下,其他队员继续前行;不能自行修理的,车坏队员搭车到下一小镇修理人员伤病常见病状能自己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截车送往下一小镇;受伤队员应迅速移至安全处天气问题:如遇逆风也应保持均速,速度可减慢;若风大,可考虑乘车到达当天目的地;若赶上下雨影响骑行,也可考虑乘车安全问题认清自身实力,如路遇劫匪,不宜硬碰,应保全自身安全,能跑就跑,能攻就攻,毕竟我们人多道路问题到站时及时询问当地居民下一站的道路状况,若道路在修或十分破旧,考虑该路绕过该段(利用公路地图)休息问题每骑行一个半小时休息15分钟,休息时最好找一斜坡头朝下躺下或将腿搭在车粱上使足底朝上(可以改善腿部血液循环、减轻腿部疲劳)伤病的预防和处理中暑1、病因:人体受高温及阳光直接照射,使体温调节机能失常而发生排汗困难, 外界气温太高而身体无法散发,而体温急剧上升。
如长时间曝露于高温下,可引起脑膜高度充血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失去了体温调节作用2、症状:a中暑先兆:头昏眼花、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约37.5℃)b有先兆症状,体温升高到38·5℃,脸红、胸闷、皮肤灼烧,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脉搏弱而快c重症中暑:上述症状,体温升至40℃,并昏倒、痉挛、四肢抽搐等3、治疗:a有中暑先兆时,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浓茶、绿豆汤、西瓜),休息2-3小时就可恢复b轻症中暑:口服霍想香正气丸、十滴水、仁丹等,太阳穴人中穴涂清凉油、风油精或擦涂酒精棉c重症中暑:ⅰ上述处理同时,让病人躺下头稍垫高,于头部、两腋下、腹股沟等放置冰袋(凉水袋),防止脑水肿;ⅱ脱去病人的衣裤扇风,同时用冷水擦身或喷淋,以加快病人体内热量的散发;上述措施降温的同时要用力按摩患者四肢,促进血液循环; ⅲ昏倒者:取蒜汁渗温开水灌下或滴入鼻孔内; ⅳ经解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并饮用大量糖盐水以补充体液损失(意识清醒时可口服,意识不清醒时应点滴给予),最好送医院检查4、中暑后饮食:a饮水宜少量多次而忌暴饮;b进食宜清淡而忌油腻;c食用生冷瓜果宜少忌多。
5、预防:a.在太阳穴涂抹风油精、清凉油等b.适时补充足够水份,运动后稍事休息擦洗一下再喝水(凉开水),淡盐水既解渴又能补充丧失的盐分c.穿着易散热服装感冒高原骑车时的感冒往往更加严重,对旅行有着很大的影响轻微的感冒症状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预防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你别无选择要呆在拥挤或湿度很低的环境中,那么每隔数小时就必须饮一杯饮料,以确保健康,预防不测 2、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忽冷忽热,防止风邪侵袭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的作用,它使人感到压抑、头痛、烦躁、精神疲乏,风为百病之长,可以携带多种病菌侵犯人体,寒风、热风均可致人感冒,亦可使肌肉痉挛、关节疼痛3、每天用清水洗手、洗眼、洗鼻腔两次以上,保持手、眼、鼻的卫生4、保证良好的夜间睡眠良好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能,提高免疫细胞功效5、吃饱喝好、荤素搭配、讲究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讲究营养、注重实惠,可以补充消耗、增强体能,保持精力旺盛 6、若不幸患上感冒,需及时服药及休息,必要时可考虑放弃活动搭车回去急性肠胃炎由于旅途中食物或饮水不洁,极易引起各种肠道疾病如出现呕吐、腹泻和剧烈腹痛等症状,极有可能是急性胃肠炎,属比较紧急严重的疾病,应立即送附近医院诊治。
关节伤(扭伤)如果关节不慎扭伤,切忌立即搓揉按摩,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快冷敷15分钟,然后,用手帕或绷带扎紧扭伤部位受伤的四天内最好不要贴药膏如果发生骨折或脱臼,千万不要乱动,最妥当的方法就是让病人躺着不动,再去找医生来诊治如果附近没有医生,应该尽可能的联系当地的急救中心来处理1、冷敷和热敷ⅰ冷敷:急性挫伤、出血、韧带扭伤、急性扭伤初期,消炎止痛,冰袋(冷水袋)直接接触患处10~15分钟,局部发麻没痛觉时停止;ⅱ热敷:肌肉痉挛、扭伤后期、慢性捞损,活血化淤、散寒止痛,热水袋(热毛巾)或中药煎煮后敷于患处20~30分钟;温度以38℃~42℃为宜;每天最少热敷一次;热毛巾折叠平整常见损伤及处理ⅰ腕关节扭伤:24小时内冷敷,再热敷,涂跌打药;在患处揉3~5分钟→作腕部牵拉下拔伸摇晃由拇指起由外~内摇晃各掌骨4~5次→握患腕上下抖动数十次;若损伤严重,用夹板分别固定掌、背两侧;ⅱ踝关节:冷热敷、涂药;用绷带限制关节活动;内侧内翻固定,外侧外翻固定;拆除固定后练习内翻、外翻、跖屈、背伸活动;休息时,将患处垫高;ⅲ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预防a.根据自己的身材高矮和下肢长短调整车座最佳高度; (爪形手、手掌麻木、鱼际肌萎缩、阴部受损);b.注意采取正确的骑程姿势、避免用力过猛和速度过快;c.每日行程不宜过长、途中适时休息并活动舒展肢体等;d.若一旦发生肌肉、神经损伤,就应停止骑车旅游活动,注意休息,防止损伤。
摔伤1、初诊:a.判断头面部->肩、背、腰、尾锥->四肢有没有受伤 b.本人轻微活动受伤的部分,判断是否剧痛如出现剧痛,平躺下来休息,不要着急活动c.在不活动的时候判断是否疼痛,如仍然疼痛,应尽快固定伤处,以防骨折错位2、处理:a.如怀疑有骨折的可能,不要运动,尽快与医务人员联系b.如出现肿胀、淤血可用冷敷疗法止痛c.其余外伤处理方法同上腿抽筋1、病因:缺钙、劳累等引起的肌细胞缺氧而疼痛2、处理:立即脱掉鞋子,用手用力抓紧抽筋一侧脚的拇趾,然后逐渐缓慢地伸直患肢,抽筋疼痛即可随之消失;然后再按摩几下小腿肚,以避免再次抽筋 3、预防:1.及时补钙2.避免着凉3.注意休息伤员应及时休息10分钟,再追赶前方队员叮咬伤1、预防毒虫侵害:途中在丛林中休息时,应选择草少、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休息,不要在杂草丛生且有污水的地方坐卧、晾晒衣服或物品注意不要捣破蚂蚁洞、马蜂窝,以防受到它们的攻击夜间,为防止蚊虫的叮咬,应挂好蚊账,选择远离有污水、杂草的干燥地方;如果没有蚊账则可以找一些野蒿子草,点燃以驱走蚊虫严禁招猫逗狗,接近危险动物被猫狗等咬要及时汇报2、病状:肿胀、疼痛、甚至头痛、恶心3、处理:a.被蚊虫、蜜蜂等叮咬可涂抹风油精等(药品不能混用)。
如被蛇蝎、马蜂等螫伤,一定要先用锋利的针将伤处刺透,挤压肿块,将毒汁与毒水尽量挤干净,然后用碱水洗伤口或将肥皂水涂于患处;有毒情况下可进行近心端包扎,静卧b.被狗咬伤后,应将伤口上下方用止血带紧紧勒住,伤口要稍作扩大,吸出局部血液,并用肥皂水冲洗局部,再用5%酒精涂抹伤口初步处理后,立即到最近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确定无狂犬病毒感染后注射狂犬疫苗外伤(擦伤、刺伤)1、初诊:观察擦伤的伤口面积或刺伤的伤口深度及出血量如果流血,只要不是流的特别快,不要马上按住流血可以带出脏的异物,不容易引起感染尤其是特别深的创口,一定要让它充分流血,一般到伤口自动停止流血然后用碘酒(或红药水)处理,要等到碘酒干了,再用75%酒精脱碘然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的纱布进行简单的包扎2、处理:(1)擦伤:a.当伤口面积不太大时,无活性出血时,可擦涂外用药品或用清水冲洗伤口周围b.当伤口面积较大,但无活性出血时,清洗后可在干净的纱布外再加包带缠扎c.当出现活动性出血时,首先借出血把伤口中地脏物带出伤口然后用清洁的纱布盖住伤口,手放在纱布上压迫止血2)刺伤:a.当刺入体内的异物较小且较浅时,可先取出异物后用力挤压伤口,将伤口内的血和脏物带出体外。
然后处理方法同擦伤b.当刺入体内的异物较大且较深时,不要轻易取出异物也不要私自清洗伤口以免造成大出血进行简单的包扎后尽快由医务人员处理3)注意:a.保持伤口干燥和透气,以免感染(破伤风为厌氧菌,较深的伤口危险较大,保持伤口透气极为重要) b.擦伤伤口大和刺伤时请尽快汇报,及时预防破伤风 c.尽快消毒处理伤口,6小时不作消毒处理,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晒伤1、病因:人体长期受高温及阳光直接照射引起皮肤的病变2、症状:皮肤被晒发红并出现疼痛或起小疙瘩、水泡3、处理: a.用冷水毛巾敷在患部,直至痛感消失为止b.皮肤没有外伤的情况下涂上防晒油脂c.出现水泡时,不要去挑破,用冷水毛巾冷敷4、预防:1.尽量避免强烈日晒2.日晒前半小时吐沫防晒油起水泡(手、脚)1、病因:因磨损、重压、烫伤、冻伤等引起的体液渗出而形成2、处理:a.起泡后(未破)先用肥皂清洗干净b.把别针等针头用火烫消毒,然后刺破水泡c.用干净的纱布将泡中的积液轻轻挤出擦干,最后贴上护创膏d.泡已经被磨破时应先消毒再进行处理脚泡和烂脚:到达休息地后,要用热水泡脚,穿上拖鞋放放松,左右活动活动两脚,促进末端血液循环一旦发生烂脚步时,开始千万不要用碘酒、酒精途抹,可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温水洗脚,创面涂上龙胆紫;发生脚泡时不要用不干净的刀子割开水泡,以防感染;应用消过毒的针将泡刺穿,使液体流出;注意老皮不要撕下来。
鼻出血1、病因:a.受热刺激鼻黏膜出血b.头部受撞击后鼻黏膜出血2、病状:从鼻腔中流出血或水状液体(受撞后流出水状液体应予重视)3、处理:a.遇到这种状况,首先应冷静不要过分紧张,否则引起血压升高反而使出血更厉害鼻出血后,患者应取坐位或半卧位,头略低,用手捏住鼻子,5分钟左右,用口呼吸;平躺会使头部血压升高,更容易出血,流到咽部的血尽量别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恶心呕吐; b.可用指压法治疗鼻出血:单侧鼻孔出血时选择对侧食指,双侧鼻孔出血时选择双侧食指,将食指掌指节向掌心屈曲,用力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疼痛感为好,同时拿湿凉毛巾或冰袋冷敷前额及后颈,一般按压10至15分钟即可止血; c.若出血仍止不住时,可以用清洁的纱布塞入鼻腔,捏住鼻子,也可用餐巾纸、棉球代替d.可采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