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45337916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9题;共74分)1. (4分) (2018高三上海安月考)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 梅雨锋南北摆动B . 夏季风势力强C . 受沿岸洋流影响D . 地形平坦开阔(2) 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 A . 京剧B . 豫剧C . 秦腔D . 川剧2.

2、 (2分) (2016高二上福建期末) 如图表示不同的区域,实线表示明显的区域界线。虚线表示不明显的区域界线。ABC所表示的区域界线可能是:( )A . 中国、福建、福州B . 中国、季风区、福建C . 中国、季风区、外流区D . 中国、长江流域、闽江流域3. (2分) 关于划分区域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 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B . 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C .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区域内的资源D . 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 (4分) (2018高一下石家庄期末) 科学院可持端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示意人类社会不同发辰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

3、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 . 原始文明时代B . 农业文明时代C . 工业文明时代D . 环境文明时代(2) 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5. (2分) (2016南昌模拟) 下图是我国西南区域河流示意图,该河流 ( ) A . 水流瑞急B . 水量季节变化小C . 右岸陡峭D . 虚线为枯水期河岸6. (6分) (2017高二下沧州月考)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研究各种问题。下表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表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

4、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表完成下列各题。(1) 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 . 年降水量会增多B . 气温年较差变大C . 径流量变幅减小D . 湖泊的水质变好(2) 下列措施中,能够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 )A . 开发湿地,积极发展种植业B . 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C . 以旅游业为平台,发展第三产业D . 搭理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7. (2分) (2019高二下濮阳期末) 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主要是围绕着_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

5、程。( ) A . 人类文明的发展B . 生产力的发展C . 工业的进步、科技的进步D . 知识的积累、财富的增加8. (4分) (2017高二下山南期中) 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A . 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B .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C . 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D . 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2) 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B . 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

6、性的环境问题C . 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能力强D .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9. (6分) (2017高二下宜昌期末) 下图为武夷山脉某地岩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图示区域的断层构造有( ) A . 1处B . 2处C . 3处D . 4处(2) 上图中( ) A . 处因地壳张裂形成谷地B . 处因地壳褶皱凹陷形成谷地C . 处因外力侵蚀形成谷地D . 处因地壳褶皱隆起形成山地(3) 上图中两处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 ) A . 由地壳水平运动挤压形成B . 由地壳水平运动拉张形成C . 由地壳垂直运动断裂形

7、成D . 在岩浆运动产生的顶托力作用下形成10. (2分) (2017高二下鸡泽期末)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如图所示。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行政区 干湿区 三江平原 无锡市A . B . C . D . 11. (2分) 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 公平性原则B . 持续性原则C . 共同性原则D . 参与性原则12. (4分) (2019高二上新丰期中) 章丘素有“铁匠之乡”之美誉,曾有“章丘铁匠遍天下”之说。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初的章丘,境内人口为73万,约有38万人以打铁养家

8、糊口。“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2018年2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渐受冷落的章丘铁锅受到关注。章丘铁锅的销量同比增长近6000倍。据此完成第下列小题。 (1) 近几十年来,促进章丘手工铁锅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 铁矿丰富,原料充足B . 历史悠久,制作经验丰富C . 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D . 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高(2) 近些年,章丘铁锅备受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 缺少铁匠艺人B . 锅具品质下降C . 机械化生产锅具的冲击D . 传统技艺的缺失13. (4分) (2018浙江模拟) 20

9、16年12月,某市率先在全国开启“智慧治水”模式,推出一款河道水质App,初步解决“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问题,达到全民治水、人人参与的目的,并在全市安装57个监控点位,实现河道实时监控的可视化。完成下题。 (1) 河道水质App的推出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 ) A . 考虑后代人的需要B . 提倡公众参与C . 追求舒适优美环境D . 转变发展模式(2) 通过实时监控可以找到河道污染物的排污企业,并对该企业作出相应处理。寻找排污企业的过程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 . GIS和VRB . GPS和RSC . RS和GISD . GPS和VR14. (4分) (2017高一下福州期末

10、) “白色农业”又称微生物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而组建的产业化工业型新农业,包含微生物参与的食品、能源、农药、肥料等相关产业。人们在工厂车间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化地称之为“白色农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农业相关活动属于“白色农业”范畴的是( ) A . 大棚栽种价值高的食用菌B . 种植长纤维品种的棉花C . 选育淀粉含量较高的水稻D . 养殖高蛋白的淡水鱼类(2) “白色农业”突出的特点是( ) A . 机械化水平高B . 劳力投入大C . 集约化程度低D . 环保效益高15. (6分) (2018高二下黄陵开学考) 目前,工业机器人广泛应

11、用于焊接、刷漆、组装、产品检测等生产环节。2015年中国政府公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加快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城中的应用。2016年我国某知名家电企业收购了德国某机器人公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工业机器人目前广泛应用于( ) A . 建筑设计B . 汽车生产C . 桥梁建设D . 矿山开采(2) 我国政府加快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的原因有( )劳动力性别比失衡 人口老龄化加剧 劳动力工资上涨 人口素质提高A . B . C . D . (3) 我国某知名家电企业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公司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强品牌影响B . 加强家电研发C . 扩展国际市场D . 实现转型

12、升级16. (6分) (2018高三下淄博开学考) 工业绿洲指使荒漠中工业水源有保证,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特殊国防需要为最终目的,适合于人类从事以工矿业为主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特殊经济地域系统。结合北非某国家工业绿洲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对该区域工业绿洲的形成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 ) A . 矿产资源B . 水源C . 地形D . 城市(2) 与农业绿洲相比,工业绿洲( ) A . 面积规模较小B . 形成年代较晚C . 主导产业相同D . 职能作用相同(3) 结合工业绿洲的特点,推导我国工业绿洲大体分布特征是( ) A . 条带状分布B . 圆环状分布C . 成片状分布D . 散点状分布17. (8分) (2018高二上会宁期末)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 . 吸烟除尘B . 美化环境C . 防风固沙D . 净化空气(2)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 ) A .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 .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 .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 .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3)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增加木材产量 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 调整农业结构A . B . C . D . (4)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