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45330802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永州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永州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永州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永州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永州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41分)1. (2分) (2017七上乐陵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伤(zhng) 澄澈(chng) 掺和(he) 绵廷(yn)B . 缥缈(pio) 搓捻(nin) 感慨(ki) 攲斜(j)C . 忙碌(l) 辍行(zhu) 充沛(pi) 梳理(sh)D . 屋檐(yn) 黄晕(yn) 发髻(j) 笃志(d)2. (2分)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确凿 诀别 藏污纳垢 随声附和B . 斑阑 羁拌 家喻户晓 叱咤风云C . 窜掇 狼藉

2、惟妙惟肖 周道如砥D . 耸立 珊瑚 小心翼翼 消声匿迹3. (2分) (2017八下丰城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B . 安顺市通过搭建德育教育实践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成年人的高尚品质。C . 奔跑吧,兄弟!热播以来,广大中小学生对该节日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D . 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4. (2分) (2013盐城)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 . 今天的盐阜儿女创建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种。B . 加快港口建设,是我市积极推进沿海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C . 全体

3、市民人人参与,为盐城创建国家缓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D . 通过做好主要道路风光带绿化工作,使城市品位得到极大地提升。5. (2分)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托他买两本书呐喊和彷徨,他满口答应了。B . 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C . 看到招生简章,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暑期养生文化讲习班。D . 中秋节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6. (2分)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

4、心。B . 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C . 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的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D .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7. (6分) (2017八上富顺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 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 (3)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 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 _,化作春泥更

5、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 (8分) (2017杭州模拟)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 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阅读丰富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阅读伟大的作品,就是在和我们的心灵对话。读契诃夫的变色龙,让人明白了警官_反复无常、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是多么可鄙;读莎士比亚的_,让人明白了商人安东尼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品质是多么可敬;读北宋散文家_的醉翁亭记,让人明白了醉翁沉醉山水、与民同乐的境界是多么高尚。(2) 水浒中一直安分守己、隐忍退让的林冲最后被逼上了梁山。请简要概括两个能反映林冲隐忍退让性格的情节。9. (15分) (2017九上岳阳期中) 综合运用。阅读下面材

6、料,完成小题。教师节前夕,班上开展“师恩难忘”的感恩活动。请你把这次活动的内容、收获制作成手抄报,作为毕业时送给老师的特殊礼物。(1) 为手抄报设计报名和栏目。仿照下面示例,写出报名和四个栏目名称。示例:报名 园丁颂 栏目 课堂内外报名_栏目:A_; B_;C_;D_。(2) 为手抄报写一段“编者的话”,说明这期手抄报的主题。 (3) 写出歌颂教师的诗句或对联。 二、 阅读 (共4题;共61分)10. (10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 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7、(2)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 (10分) (2017八下市中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造饮辄尽

8、 _亲旧知其如此 _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 下面说法不准确的是( )A .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B .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C . “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D . 作者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12. (21分) (2011莱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漫话对联对联,俗称对子、联语

9、,雅称楹联。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上承对立、平衡的自然大道,下依汉字的方块字形及其丰富内涵,不断发展,历经各朝各代,至清代达到巅峰。真可谓:地不分东南西亲,从宫殿庙堂到村屋茅舍,处处可见对联;人不分男女老少,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读,人人喜爱对联。对联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受欢迎的文学艺术形式。它的渗透力、实用性以及覆盖面,是现今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对联是我国传统的样式。关于它的起源,有五代说、唐代说、梁代说、晋代说,众说纷坛,至今尚无明确定论。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A)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

10、、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为辞旧岁、迎新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它由古代的“桃符”演化而来。所谓桃符,就是悬挂门两边的两块木板,上画驱鬼慑怪的“门神”,如最先的“神茶、郁垒”,到后来的“秦叔宝、尉迟恭”。之后,“门神”逐渐被书写的“吉语”所代替。又后来,“吉语”成为对偶的“骈语”。最后发展成了两句对伏的句子,这就是春联。(B)多数人认为,春联最晚始于五代后蜀时期,代表作是后蜀君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春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习俗。每到过年,国内外华人都要在自家门上贴一副喜庆

11、吉祥的对联。这是一个数亿人的自发行为,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对联之所以千年不衰,之所以深入人心,恐怕与每年一次的贴春联大有关系。(C)春联的特点是:字数较少,多为511言,还常配以4个字的横批;一般用红纸书写,不裱直贴;内容多与迎新辞旧、喜庆吉祥有关。如迎春咏春:“新联一副报春讯;妙对两行传福音”。当春述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抒发理想:“闻鸡起舞;跃马争春”。图吉祈祥:“五彩云开祥气满;三阳运转惠风来”。勉志修身:“无春不岁;有志成才”。行业吉语:“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结合干支:“乙星明亮春情动;酉殿辉煌瑞气生”。结合生肖:“昨夜金鸡辞我去;今朝玉犬

12、叩门来”等。春联是对联的一个门类,所以也同样必须符合对联的格律。简单地说,春联的格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词语对偶。二是音调对立。三是形对意联,即上下联内容相关,服务于同一主题。软笔书法,是春联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所以人们历来推崇联墨合壁,要求作春联者,最好自己能把春联书写出来。当然,书写春联自有一定的格式规矩,不能想当然地随心所欲。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自上而下竖写;先写上联(右联),再写下联(左联);春联的横批,从右到左书写。贴挂对联也有讲究。由于对联一般都是竖写的,所以贴挂对联时,必须上联贴挂在右边,下联贴挂在左边。(1)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文中第段划线

13、的“之所以”“大”能否去掉?为什么?(3) 文中(A)(B)(C)处均运用了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并分析其作用。(4) 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出下联。上联:写对联,抒情怀,传承民族文化下联:_(5)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很少有人自己创作并书写对联了。对此,你有何看法?13.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我在寻找那片野花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叫做荞,家境贫寒,她衣着破烂,夏天总穿短裤,是捡哥哥剩下的。我和她同期加入少先队。那时候,入队仪式很庄重。新队员的红领巾,是提前交了钱买下的。荞说她没有钱,哥哥已超龄退队,她可用哥哥的旧领巾。授巾

14、的仪式那天,当辅导员用托盘把新领巾呈到校长手中时,就提醒校长记得把托盘里的那条旧领巾分给她。(A)满盘的新领巾好似一塘金红的鲤鱼,支棱着翅角。旧领巾软绵绵地卧着,仿佛混入的灰鲫,落寂孤独。校长可能不曾听清这句格外的交待,走到荞的面前时,随手把一条新领巾分给了她。我看到荞好像被人砸了一下头顶,身体矮了下去。灿如火苗的红领巾环着她的脖子,也无法映暖她苍白的脸庞。那个交了新红领巾的钱,却分到一条旧红领巾的女孩,委屈至极。刚一散会,就怒气冲冲地跑到荞跟前,一把扯住荞的红领巾说:“这是我的!你还给我!”领巾是一个活结,被女孩拽住一股猛挣,就系死了,好似一条绞索,把荞勒得眼珠凸起,喘不过气来。大伙扑上拉开她俩。荞满眼都是泪花,窒息得直咳嗽。我们都觉得那女孩太霸道了。荞一声未吭,把新领巾折得整整齐齐,还了它的主人。把旧领巾系好,默默地走了。后来我问荞,她那样对你,你就不伤心吗?荞说,谁都想要新领巾啊,我能想通。毕业的时候,荞的成绩很好,可以上重点中学。但因为家境艰难,只考了一所技工学校,以期早早分担父母的窘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