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 毕业论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45314923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 毕业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庸小说的现代意义 摘 要金庸在小说中虚构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武侠世界,那里有惊世骇俗的武功,笑傲江湖的侠客;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刻骨铭心的仇恨;还有醉心名利的沉沦。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世界,是一个与我们现实生活相脱离的想象世界,但是这些想象中又充满了现实的投影,虚构的武、侠、情以及名利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意义:从他对武学的阐释中我们可以读出生活的哲理,从他对学武过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悟出学习的道理,从他对侠客为人处世的铺叙中我们可以懂得做人做事的学问,从他对爱情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恋爱的门道,从他对仇恨的刻画中我们可以明白放手的幸福,从他对名利的反讽中我们可以察觉欲望的可怕。在精神层面上,这些久远的

2、故事与我们现时的世界是共通的。关键词:金庸小说 武 侠 现代意义ABSTRACTJin Yong invents a very legendary martial arts world in his novels. There are supernatural gest and the knight-errant who wander about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It has a hopelessly romantic love and unforgettable hatred in the novels. In the stories, many pe

3、ople wallow in the fame and fortune. The martial arts world of Jin Yongs novels is a imaginary world, but the imagination is full of reality. The fictional martial art, knight-errant, sensibilities, fame and fortune are rich in the modern sense. We can read the philosophy of life from the elucidator

4、y martial art, we can comprehend the arguments of learning from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artial art, we can know the knowledge of doing something from the knight-errant, we also can see the rule of love, the blessedness of relinquish and the devilishness of lust from the novels. In the immaterial le

5、vel, these old stories and our present world are in common.Keywords: Jin Yongs novels, martial art, knight-errant, the modern sense目 录前言4一、金庸小说中武的现代意义41、对武的阐释42、学武的过程62.1、基础的重要性62.2、兴趣的重要性62.3、勤能补拙72.4、灵活运用所学知识7二、金庸小说中侠的现代意义81、侠的个人修养81.1、乔峰的宽容81.2、老顽童的童心和小龙女的纯真92、侠的是非观念92.1、不以民族定是非92.2、不以门派定是非103、路见

6、不平,拔刀相助104、为国为民,侠之大者11三、金庸小说中情的现代意义121、爱情121.1、青涩初恋121.2、有情人终成眷属131.21、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黄蓉131.22、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和小龙女131.23、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和赵敏141.3、悲剧爱情142、仇恨15四、金庸小说中名利的现代意义16结论16致谢17参考文献18前言金庸小说很俗,改编影视剧的热播使它家喻户晓;金庸小说又很雅,北京大学的钱理群、孔庆东也对其潜心研究。有人说,金庸小说是现代武侠小说中不可超越的高峰。虽然此时便断定金庸小说在武侠界空前绝后的地位稍显草率,但像这样雅俗共赏的作品确实不可多得。金庸的小说并不多,

7、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金庸 “金庸作品集”新序(Z),广州出版社,2002年11月,5页)这副对联是由十四部小说题目的首字连缀而成,虽不是特别工整,却也令人感觉浑然天成。虽然金庸的小说数量不多,但他很注重质量。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金庸小说版本是修订版的,而这个版本是他在最初的连载版本上历时10年修改完善而成的这在武侠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最近金庸又声称要对以前的作品进行大幅度删改,甚至一些主要人物和中心故事都会有所改动在故事、人物早已深入人心之后还对小说作大幅删改,这必然会遭到大家的不解和反感,也确实如此,金庸做出决定后立即遭到网友的谩骂。姑且不

8、论金庸对小说的修改是否真如网友所说的那样画蛇添足,就凭他的不断修改甚至不惜顶着骂名,我们便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小说绝不止是娱乐的态度。而且我们仔细阅读金庸小说便可发现他带给我们的绝不只是一个虚拟的武侠世界,他所叙述的故事也并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毫无瓜葛,相反他试图在小说里面阐释更多的意义。一、金庸小说中武的现代意义虽然武术在现代仍广泛流传,但是金庸小说中所描述的武功却几乎全是想象而来,也就是说小说中的那些盖世神功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那么本不存在的东西谈何意义呢?的确,金庸小说中武的本身并无现代意义可言,但他对武的阐释及对人物学武过程的描述则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意义。1、对武的阐释神雕侠侣第四十回“

9、华山之巅”:觉远摇了摇头,说道:“他这是故示以虚,以无胜有。你运气之时,须得气还自我运,不必理外力从何方而来。你瞧这山峰。”说着一指西面的小峰,续道:“他自屹立,千古如是。大风从西来、暴雨从东至,这山峰既不退让也不故意和之挺撞。”(金庸 神雕侠侣(M),广州出版社,2002年11月,1412页)倚天屠龙记第十八章“倚天长剑飞寒铓”:便在这万籁俱寂的一刹那间,张无忌突然间记起了九阳真经中的几句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在幽谷中诵读这几句经文之时,始终不明其中之理,这时候猛地里想起,以灭绝师太之强横狠恶,自己决非其敌,照着九阳真经中要义,似乎不论敌人如何强猛、如何凶

10、恶,尽可当他是清风拂山,明月映江,虽能加于我身,却不能有丝毫损伤。(金庸 倚天屠龙记(M),广州出版社,2002年11月,613页)以上两段小说对武的阐释是极具哲学意味的。面对风雨不退让亦不挺撞,视打击为清风拂山明月映江这对现在的武术或许毫无指导意义,毕竟像书中那样高深的武功并不存在,但是拿这句话来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事则现代意义十足。不退让亦不挺撞,这颇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而视打击为清风拂山明月映江,又有着道家超然物外的风范。一段看似高深的武学理论却将儒道两家为人处事的精髓娓娓道出,如果在现代社会能将这一理论运用自如虽成不了武林高手,但也足够让我们在为人处事上“傲视群雄”。神雕侠侣第十六回“杀父

11、深仇”:法王笑道:“人各有志,那也勉强不来。杨兄弟,你的武功花样甚多,不是我倚老卖老说一句,博采众家固然甚妙,但也不免驳而不纯。你最擅长的到底是那一门功夫?要用甚么武功去对付郭靖夫妇?” 这几句话可将杨过问得张口结舌,难以回答。他一生遭际不凡,性子又是贪多务得,全真派的、欧阳锋的、古墓派的、九阴真经、洪七公的、黄药师的,诸般武功着实学了不少。这些功夫每一门都是奥妙无穷,以毕生精力才智钻研探究,亦难以望甚涯岸,他东摘一鳞、西取半爪,却没一门功夫练到真正第一流的境界。遇到次等对手之时,施展出来固然是五花八门,叫人眼花缭乱,但遭逢到真正高手,却总是相形见绌,便和金轮法王的弟子达尔巴、霍都相较,也是颇

12、有不及。他低头凝思,觉得金轮法王这几句话实是当头棒喝,说中了他武学的根本大弊。(金庸金庸武侠全集(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2月,342页)以上两段阐释的是武学中的博与专,引申到现在则可指代知识或技能的博与专,金庸对此作出的论述也是颇有道理的。一个人如果对各个领域都进行钻研的话,他不仅不会成为科学家、文学家兼哲学家,恐怕连一个“家”都成不了,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且有些学科、知识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如果我们在求知中过于贪多的话,那只能是像杨过那样博而不专,反而连那些知识面相对狭窄的人都比不上。虽然过分追求“博”是不对的,但仅仅执著于“专”也并非明智之举,这在金庸小说中也有所

13、涉及。金庸小说中的大侠,诸如乔峰、郭靖等,都是在“专”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博”。这两位大侠的专长所在都是“降龙十八掌”,这套功夫在他们手中可谓是登峰造极,对敌之际他们极少使用除此以外的功夫,但他们虽未深研过其他武功,却也对天下武学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也就是说他们做到了专博兼备这也是他们的武功得以横扫天下的原因。我们之于知识,正如他们对武功,也必须做到专博兼备,这样才能在求知之路上走得更远。2、学武的过程学武,归根到底也是一种学习;学武的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金庸小说中对学武过程的描述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是很有积极意义的。2.1、基础的重要性飞狐外传中少年胡斐瞧不懂家传的拳经刀谱,总说功夫练得不对,究

14、其原因则是那本拳经刀谱少了头上两页,缺了扎根基的入门功夫,缺了拳法刀法的总诀,于是不论他多么聪明用功,总是不能入门。而拿回丢失的那两页后,一加融会贯通,胡斐的武功进境便一日千里。倚天屠龙记中修习乾坤大挪移的有三个人,阳顶天练到第四层时走火入魔而死;杨逍进境甚慢,练了十多年也只练到第二层而已,无论如何再也练不下去了;而张无忌不仅没有遇到走火入魔的危险且短短半日便练至第七层。至于其中原因则在于他们三人的内功修为差别极大,而内功正是修习乾坤大挪移的基础。在这两本小说中金庸非常明白地告诉了我们学习中夯实基础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打好基础,我们的学习便会困难重重甚至误入歧途;而一旦拥有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学习

15、就变得轻松高效。2.2、兴趣的重要性在鹿鼎记中,韦小宝曾向海大富、陈近南、独臂神尼等人学武,但这几次学武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向海大富学武,是为了和化名小玄子的康熙打出胜负,这次韦小宝学得虽不怎么样但也马马虎虎;向陈近南学武时,因为功夫乏味之极,韦小宝不愿练,基本毫无所获;而对独臂神尼所教的逃跑功夫,韦小宝大感兴趣,所以学得津津有味,甚至后来连轻功卓绝的徐天川也追他不上了。韦小宝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学习中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如果有兴趣作支撑,我们的学习便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鉴于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应将方向确定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而对那些不感兴趣却又不得不学的知识则应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兴趣。这样,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才能获得更多成效。2.3、勤能补拙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我会说它讲述了一个笨小子的成功历程。书中的郭靖资质十分鲁钝,学什么都比别人慢好几拍,连绝不服输的江南七怪都差点放弃教他学武,然而他一直勤学苦练,虽遇挫无数进境缓慢,但也在历尽艰辛后终成一代高手。郭靖的奋斗史告诉我们:或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每个人都是人才。如果少了聪明才智,多一些勤学苦练也照样前途无量。勤能补拙,只要够勤奋,即使像郭靖那样的笨蛋也能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