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景洪市广电网络文化广场立项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45300267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双版纳景洪市广电网络文化广场立项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西双版纳景洪市广电网络文化广场立项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西双版纳景洪市广电网络文化广场立项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西双版纳景洪市广电网络文化广场立项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西双版纳景洪市广电网络文化广场立项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双版纳景洪市广电网络文化广场立项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双版纳景洪市广电网络文化广场立项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双版纳市广电网络文化广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建设地点:省西双版纳市广电路申请单位:广电房地产开发目录1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1申报单位概况1.2项目概况1.2.1拟建地区1.2.2项目的主要建设条件1.2.3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 行业准入分析222.1房地产市场现状2.2目前在建上规模档次楼盘1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申报单位概况本项目的申报单位是广电房地产开发,该公司是广电网络集团公司的下属公司。新组建的省广电网络集团公司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加速文化体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重大决定,是做大做强广电网络的必由之路。实现一省一网,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精神,并结合我省实际做出的

2、重大部署,同时也是全省广电网络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迫切愿望和义不容辞的重任,紧紧围绕中央有关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培植国有大型文化骨干企业集团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全省广电网络的改革发展。促进网络整合,应该深化网络改革、加快网络体制改革。谁先改革,谁先收益;谁先改革,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广电网络集团公司是由广播电视网络XX公司和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网络股份及其下属的数十个分公司、支公司等公司组成,固定资产36亿人民币。云广网络立足于自身的行业特点,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辉煌明天。申报单位是

3、于20XX1月依法组建的XX公司,主营房地产开发业务,现有员工32人,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策划、营销、规划设计、项目管理、物业管理、财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24人。公司以追求卓越、创造价值、回馈社会为经营理念,强化基础管理,严守商业信用,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为经营目标。广电房地产开发遵循为社会提供完善产品及服务的经营目标,将以全新的开发思想、超前的规划设计,为市房地产市场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静波。住所:市二环西路西苑立交桥旁软件大厦14楼。注册资本:壹仟万元正,实收资本:壹仟万元正。公司类型:非自然人出资XX公司。经营围: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屋租赁;建筑材料销售;物业管理以

4、上经营围中涉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项审批,按审批的项目和时限开展经营活动。成立日期:二O一O年一月六日;营业期限:自二O一O年一月六日至二O二O年一月六日。注册号:5779;已取得房地产开发企业暂定资质,证书编号:市建房开暂证字2010第035号。申报单位致力发挥其资源优势并投身于于市房地产建设。为反映申报单位的板块整合战略意图,将发挥其整体资源在房地产方向上的作用,结合公司的科学管理体系和具备前瞻的投资决策能力,势必将为社会及城市发展带来光辉的一幕。1.2项目概况1.2.1拟建地区本项目拟建地区为中华人民国省西双版纳州市区。,历史上曾称景咏、景陇、车里彻里。1982年,批准为国家级对外

5、开放的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市素称黎明之城,是省走向东南亚通道上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1999年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地处东径10025至10131,北纬2127至2236。北接市,东北接江城县,东接勐腊县,西接勐海县,南与缅甸相接壤,国境线长112.39公里。境有国家级口岸港和西双版纳机场,还有240边贸区。市辖13个乡镇,86个村公所,辖区有5个县级国营农场、4个中央和省属科研单位。全市面积6958平方公里,东西横距98公里,南北纵长112公里。全境山地占总面积的95%,在山间有10个盆地坝子,其中勐龙坝79平方公里,坝77平方公里,橄榄坝65平方公里。坝区为粮食与热带作物橡胶的主产

6、区。辖区境有河流71条。被誉为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干季为11月至次年4月,湿季为每年的5月至10月。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600毫米。境森林覆盖率66.16%,有155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全国少有的动植物资源宝库。有高等植物3000种、珍贵树种340多种、脊椎动物580多种、鸟类400种、兽类60种,有全国最大的灵长类中心和蝴蝶养殖场。市为多民族聚居地,生活着傣族、哈尼、基诺、布朗、瑶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6.17%。在西汉时为哀牢地,东汉时为南涪县,唐南诏时为茫乃道。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勐泐,建立景陇

7、王国。元贞二年1296设车里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设车里宣慰使司,隆庆四年1570,宣慰使将辖区划分为十二版纳。民国16年1927改设车里县。1950年,车里全境解放。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后改州。1958年设县。1993年12月撤县设市。市物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锰、煤、锡,还有外露热泉15处。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市。计有耕地面积533798亩,1993年产粮11723.5吨,总产、亩产、株产均居全国之首。有茶国71714亩,产干茶4251担。另有砂仁、水果、香料等产品。改革开放以来,市的经济、文化、教育、邮电、科技等项事业都获得了长足发展进步。市正以

8、其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迈向21世纪。,版纳城市引擎,急需大型商业综合体入驻!,西双版纳旅游及经济发展的引擎,近年来,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旅游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一个旅游兼移民城市,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成为拉动商业地产价格的主力,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保持较快增长;近年,旅游业掀起二次创业的滔天巨浪,旅游地产、休闲地产迎来嘉年华,澜沧江沿江片区成为政府重点。城市商业印象目前整个市的商业文化卖场仍主要以超市和街铺门面的形式存在,城市商业文化发展处于传统初级阶段,物业形态不合理;商业文化主要集中在勐泐大道、景德路等街道。但现有的商业文化消费场所相对比较分散,购物环境单一,且缺少旅游一站式购物消

9、费场所;商业物业文化设施普遍比较旧,商业形象和商业文化行业的服务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城市休闲娱乐比例严重不足,缺乏上档次的娱乐场所,不能满足当地市民和旅游人群的高层次需求。市的商业文化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街铺形式为主、缺乏统一规划、档次低、休闲娱乐类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及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急需大型商业文化的入主,以填补巨大的市场空白,以领导商圈的快速发展。 20XX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4.89亿元,增长16.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22亿元,增长123.7%。地方财政支出18.98亿元,增长7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增长3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8亿元

10、,增长20.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83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4218元,增长16.8%。城镇登记失业率3.1%。人口自然增长率5.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6.7:27:46.3调整为23.5:33.1:43.4,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20XX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5亿元,超额完成州人民政府下达的任务。以中央实施扩大需为契机,认真编制市20XX至20XX固定资产项目规划,争取上级项目资金3.04亿元。通过努力,至勐龙二级公路、滨江公园、泼水广场、大渡岗茶园旅游小镇雨林景观休闲区、民航路延长线改扩建一期工程等一

11、批项目顺利完成;傣江南、傣泐金湾、告庄西双景、曼喃新村建设、勐宋水库、城市改造、西双版纳滨江果园高尔夫山庄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楠景项目、勐泐大桥、澜沧江沿江观光步行道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橄榄坝电站、澜沧江景哈大桥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全市农田水利、交通、城镇、旅游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显现。20XX全市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围绕双六十目标,积极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报批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通过省级评审。编制完成了市公共设施规划和3个乡镇集镇规划,制作了城市总体规划沙盘模型,统一了城区坐标系。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目标,以沧江新区建设为抓

12、手,投入3.15亿元资金,大力开展绿化、美化、亮化、特色化改造和滨江绿带建设,新增公共绿地面积79197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绿地率达37%、人均公园绿地达16.5平方米,国家园林城市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考评,处于拟命名公示期。创新机制,提出了城市建设管理九要、九不要新理念,实施了市直机关城区道路分段和处级领导包路段管理新模式,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氛围逐渐形成。 20XX全市工业总产值达22.8亿元,增长45.3%。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5亿元,增长24.9%,从业人员5.1万人 20XX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项,协议引进资金203.8亿元

13、,实际到位资金20.5亿元,增长46.2%,实际利用外资128.64万美元。实现对外贸易总额1.41亿美元,增长46.3%。接待国外旅游者498万人次,增长15.8%,旅游业总收入37.6亿元,增长21.8%。2010上半年,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亿元,同比增长85.7%,实现两位数以上大幅增长。投资增长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施工项目增加。上半年全市纳入统计围的施工项目111个,同比增加35个,增长46.1%;在建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59.6亿元,同比增长271.6%。二是第二、三产业投资全面增长,工业投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市第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8.77亿元和15.88亿元,同比

14、分别增长153.4%和88.1%;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完成8.77亿元,是第二产业的投资主体,工业投资的拉动作用显著加强。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5.96亿元,同比增长25.8%,占投资总额的22.4%,占第三产业投资的37.6%。四是资金到位情况良好。上半年,全市投资项目资金累计到位不包括上年末节余37.66亿元,同比增长144.9%,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到位17.99亿元,同比增长29倍。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名列全省前茅近两年来,市大力实施吸引大投资、带动大项目、培植大产业战略,成功引进世纪金源集团、云投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使成为投资发展的热

15、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XX末与两年前相比,生产总值从54.14亿元增长到74.9亿元, 年均增长17.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40.15亿元增长到62.5亿元,年均增长24.8%;地方财政收入从2.75亿元增长到10.23亿元,年均增长92.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0162元增长到12983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03元增长到4218元,年均增长1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名列全省前茅。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国际环境看:随着新一轮国际分工、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推进,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国环境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较快增长期,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部分产业正向西部地区转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将为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创造更多机会。从州看: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对外开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同时,历届州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提出了全力打造全省最佳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