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末新政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上传人:p****u 文档编号:445296602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末新政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末新政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末新政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末新政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末新政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末新政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末新政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末新政壹八国联军侵华原因(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过程(1)1900.06.10 西摩尔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2)1900.06中旬 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投入天津保卫战 过程(3)1900.06.21 慈禧向各国“宣战”(4)1900.07.14 天津陷落(5)1900.08中旬 北京失陷,慈禧携光绪出逃西安沙俄: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刘坤一、张之洞1.基于地主阶级的立场,对农民反抗有着天然的仇视。2.意识到清政府想依靠义和团对抗列强的想法,

2、不切实际。1.确保了帝国主义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的利益,保证了东南地区局部稳定。2.孕育着地方分裂的因素,确保了帝国主义集中力量镇压义和团。辛丑条约内内 容容危危 害害惩办“首祸诸臣”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拆除大沽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沿线驻扎军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

3、朝廷”(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拓展提升】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方式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趋势赔款数量越来越多。割地面积越来越大。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贰清末新政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一、帝国主义侵华新态势侵华政策:瓜分控制傀儡政权矛盾矛盾二、民资的发展与民资的壮大1904公司律:承认民间可以自由经商以法律形式确定了

4、工商业者经营的合法地位,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创办实业的法令。1905-1910:投资设厂高潮(抵制美货、回收利权等爱国运动)特点:1.从工业结构来看,以轻工业为主2.企业分布很不平衡3.企业投资少,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难与外国资本抗争。商会商会三、“民变”蜂起辛亥革命前十年民众的自发反抗斗争,其事件之频繁,参加人员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斗争加剧了社会动荡,并与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交汇在一起,使清政府陷入四面楚歌之中。抗捐税势(山东莱阳)抗粮抗租抢米风潮(1910长沙)四、留学运动和新知识阶层形成新型知识分子群体诞生:国内新式学堂学生、归国留学生、传统士人由于接受了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

5、科学的新知识,他们的视野大为开阔,产生了新的理想和追求,具有更加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现代意识。他们大多认同,只有通过社会政治变革,才能使中国免于被列强瓜分并走上富强之路。因此很多新兴知识分子身体力行,组织团体,创办报刊,并推动一系列爱国运动的发展清末新政一、变法诏令与新政措施刘坤一、张之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育才兴学、政治、军事与经济)内容(具体措施):1.行政机构改革(主要内容):(1)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作为常设的正式外交机构(2)设立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商部、巡警部、学部(3)整顿吏治,裁撤胥吏差役2.经济改革: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商法,提倡私人资本办实业,以

6、立法形式给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以某种保护。(公司律)(2)规定了对经营工商业者的奖励办法。(3)在矿务、铁路的规章上给华商开矿、铁路以一定的法律支持。3.教育改革:(1)1901年。将各书院改为大中小学堂(2)1902年,张百熙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3)1904年,张百熙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同时确定了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4)1905年停止科举考试,奖励留学(5)1907年,确定了女子的受教育权科举制作的停废和新学制的颁布,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重大转变。自此,新式教育发展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还促使传统的“士”阶层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化,以及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的变革,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

7、社会政治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4.军事改革:练兵(1)1901年下令取消武举,淘汰绿营。各省创办武备学堂。(2)1903年成立练兵处,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3)1904年着手统一全国陆军营制,计划编练新军36镇。局限: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专制政治,改革措施多半流于形式,且为个人野心政治家扩充个人势力提供了机遇。积极:1.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推动了教育、军事体制的变革。2.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有所扩大,新的知识分子群体和新式军人群体开始产生,他们成为推进中国进一步改革的新生社会力量,最终成为清朝专制统治的“掘墓人”。“预备立宪”1905,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1908,钦定宪法大纲1909

8、,各省咨议局建立1910,资政院(中央咨政机构)1911,皇族内阁,派系分裂武昌起义国会请愿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1894年,檀香山,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2年,创办革命报刊的热潮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03邹容革命军1903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1903中国日报苏报案上海、香港一、革命活动共同点: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为宗旨,都进行了实际的革命活动,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评价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较为明确、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张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同时也存在着缺陷。例如“民族

9、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和纲领,同时也没有明确把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实现彻底的民主革命。“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因而难以发动民众。一、革命活动二、论战:民主革命和君主立宪 焦点: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要不要通过政治革命手段建立民主共和政体。3.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4.革命派在论战中驳斥了改良派关于革命必然会引起内乱,引起外国干涉,导致国家被瓜分的论点。1.萍浏醴起义19062.秋瑾起义1907失败!1.没有深入发动组织群众,尤其是未能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2.革命党人没有自己的军队,主要是依靠会党和策反清朝军队,成分复杂,他们不乏反抗精神,但缺少纪律性,往往不受军法约束,内部纷争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