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必修3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45266718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必修3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必修3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必修3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必修3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必修3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必修3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必修3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必修3教案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 2023.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它们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补充相关材料,分析16世纪中期以后科学发展的背景,了解伽利略和牛顿在物理学发展上的贡献,进一步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初步掌握用探究的方法得出“经典力学逐步发展的理论层次和重要内容”。 B依据教材56页“学思之窗”的内容,分析相对论的重要内容,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 C通过对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三大理论的学习,归纳它们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和重要意义,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得出“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结论。同时是学生认识到科学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随着各种资源的开发,环境的坏也越来越严重,这对今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一个警示。 二、教学难点:认清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其作用或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经典力学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了解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四:课时:一课

3、时 五:学情分析:本课是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因此需要多加举例并通俗的讲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各大科学成就。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A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B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C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农业发展的需要; D在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分布在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领域。 【讲授新课】 一、经典力学 1、产生的背景 A14世纪以后,伴随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产生了迫切的需要。 B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

4、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研究。 C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有天然运动和受迫运动。他认为物体的受迫运动是推动者加于被推动者的,推动者一旦停止推动,运动就会立即停止。 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和人的思想解放,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认为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他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并强调追究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 1590年的一天,26岁的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论断的正确,他来到比萨斜塔的七层阳台上,将一个约4.5千克重的石块和约0.45千克重的小石块同时放下,结果两石块同时落地。1604年,伽利

5、略在实验中发现:物体下落时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这就是著名的落体定律。他还通过实验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 伽利略的研究表明,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观念的重大变革,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基础。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历史纵横】简要介绍天文学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地心说”。中世纪流行的天文学观点是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它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央,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行。这些恰好迎合了基

6、督教义,便被基督教用来维护圣经学说。圣经宣扬,宇宙和地球都是上帝耶和华创造的,地球不动位居宇宙中心,圣地耶路撒冷位居大地中央,人类是神的骄子,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神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于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成了圣经,天文学成了宗教的奴婢,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哥白尼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在1543年提出“太阳中心说”,并写成天体运行论。他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行并能自转的一颗普通行星而已。这就揭穿了所谓“上帝赋予地球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引起了中世纪宇宙观的彻底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1569年伽利略用自创的望远镜发现了月

7、球表面有高山深谷,并不是以前人们所说的月球表面是光滑的;木星有四颗卫星,很相似于行星绕着太阳转,他看到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还观察到哥白尼曾推论的金星有盈亏现象。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情感培养】投影教材中的图片伽利略面对教会的审判 伽利略在科学领域里的重大成就,激怒了罗马教皇及其信徒们,当伽利略写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对话这篇科学巨著后,教会终于露出了狰狞面目,把伽利略投入了监狱。教皇乌尔班八世的御用工具宗教裁判所在1633年6月21日宣布对伽利略的判决:“我们判决你在宗教法庭监狱内服刑,刑期由我们掌握,为了有益于补赎,命令你在今后3年内,每周背诵7篇赎

8、罪诗篇”这一纸胡言,竟使伽利略蒙冤300多年,至死都没有撤销判决,甚至死后还被禁止举行殡礼,不准葬入圣太克罗斯墓地。 2、牛顿力学体系的产生 【史海荡舟】牛顿生平介绍 牛顿(16421727)是著名的英国科学家,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牛顿出生于英国的林肯郡,1665年(23岁)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三年后(26岁)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669年(27岁),开始担任三一学院的教授。牛顿最突出的贡献是在力学方面,他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光学方面,牛顿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

9、光时,发现了日光是由不同的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奠定了光谱分析的基础,制作了牛顿色盘。他在1704年出版了光学一书,创立了光的“微粒说”。同时,他在热学方面也有研究成果,确定了冷却定律,这一定律表明: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存在温度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度差成正比。在数学方面,他与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同时,他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在天文学领域,他在1671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初步考察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他还解释了潮汐现象,并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并由此说明了岁差现象。168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一书,用数学方式解释了哥白尼的学说和天体运

10、动的现象,阐明了机械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在哲学思想上,牛顿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也认为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的物质是脱离的,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进而提出了所谓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牛顿曾经长期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他还担任过英国议会议员,被授予爵士称号。1727年病逝,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标志: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惯性定律、比例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经典力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

11、重要的结论。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意义: A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牛顿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牛顿力学体系,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B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之中,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一次大综合,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次大飞跃。 C局限性: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速运动的物质之上,认为存在绝对静止和绝对时间,然而,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物理学出现一系列新现象,无法用经典力学来解释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这使其陷

12、入危机,面临着挑战。 D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比较中国古代的传统科技与西方的近代科学的主要区别。 提示:主要从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进行比较。 二、相对论的创立 1、历史背景:19世纪末出现了“物理学危机” 19世纪末,物理学界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这三大发现以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物理学家们曾认为的似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从根本上出现了动摇,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这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

13、识已经深入了一个层次。物理学的“危机”没有吓倒大多数物理学家,他们继续向前探索,于是产生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建立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物理学从此开辟了新的天地。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开阔视野】相对论与我们的生活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

14、测所证实。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日常接触的都是远远小于光速的运动,根本无法察觉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描述的相对论效应:长度变短、时钟变慢。但如果接近光速的运动能变成现实的话,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一个人坐上接近光速的火箭高去作星际航行。一年后他回来了,发现儿子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自己还是那样年轻。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天上方一日,人间已一年”就可用相对论得到解释。 3、意义 A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

15、空观、运动观、物质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探究学习】阅读P56【学思之窗】,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贡献?并进一步说明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贡献:牛顿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之后光学、电磁学等与力学进一步统一,大大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牛顿力学研究的是宏观世界。爱因斯坦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系: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