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4525106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实验中期总结赤峰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宋桂英礼仪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行为规范。良好的礼仪、品格是人一生的基础,是人之初的必修课。0-6岁是幼儿人生的第一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时期,而2.5岁到6岁又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时期,所以说从幼儿期対孩子施以礼仪品格教育,是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使命,幼儿教师是幼教工作的主体,她们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幼儿道德品质的的教育者,礼仪、品格是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因此,我们先从教师做起,以自己的良好的礼仪习惯影响孩子,并以此来带动家长,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的整体素质

2、。 一、课题的提出(一)、传承礼仪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需要。我国自古就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从周朝时期便制定有做人的规范,尚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史记),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貌发展史。直到今天,中国人民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不少海外华人家庭恪守传统古训,将子女培养成遵守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家教规范的人,受到世人的交口称赞。以上这些都是值得每个中华儿女引以为自豪的,所以继承和发扬祖辈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责任。(二)、

3、教师礼仪习惯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长期的实践是我们认识到,在幼儿期进行礼仪教育是切实是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期是属于好模仿的阶段,可塑性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完全取决与周围成人的教育与影响。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得好:“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好的影响,孩子的眼睛是录相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的行动。”在教师的良好礼仪习惯和影响下,为幼儿提供各种实践的环境和机会,让礼仪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抓住机会,适时地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礼仪行

4、为,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价值内化,形成良好的利益习惯,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三)、开展礼仪教育是整体提高我园教师、幼儿、家长素质的需要。在我园对家长的“幼儿文明礼仪调查问卷”和“培养子女文明礼仪习惯调查问卷中”,反映出幼儿在尊师敬长、尊老爱幼、与人交往方面等文明礼仪行为非常欠缺,而家长的礼仪教育意识也普遍薄弱。作为自治区级示范性的幼儿园,我们深知,教师、幼儿、家长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形象和声誉,所以在提高教师礼仪修养的同时,加强幼儿礼仪教育,同时以礼仪教育的氛围感染家长。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成长,为打造幼儿园的知名品牌奠定坚实基础。二、实验周期准备阶段:2007年8月第一阶段:2

5、007年9月2008年7月第二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结题阶段:2010年8月三、实验目标1.在幼儿园教育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南的指导下,结合幼儿礼仪教材,从教师做起,用良好的礼仪形象去影响每一名幼儿,初步探索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礼仪教育内容与实施方法,丰富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经验。2.通过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文明素质,从而促进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推动幼儿园像更高一层发展。四、实验对象:我园36岁全体幼儿。五、实验方法:课题采取对比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和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六、实验实施过程(一)、准备阶段2007年8月开题,我园

6、邀请中央教科所的教师为全园教师进行系统的礼仪培训,包括教师的站姿、仪表、服饰、行为举止以及社交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使每位教师对礼仪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充分认识个人礼仪意义和重要性,他代表一个人的整体综合素质,特别做我们幼儿教师,礼仪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孩子的一举一动是教师的影子,所以我们特别重视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在9月新学期我园为全园幼儿订了幼儿礼仪教材,把礼仪教育充实到教学中,每班每周两节礼仪课,并且贯穿在一日生活始终,礼仪教育成为了我园的特色教学。(二)、实验的实施阶段1、不断学习,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在实验课题开题后,我们分别请外地专家及当地有经验的教师培训外,我们还

7、利用业务教研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经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08年4月,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园派保教主任和四名教师,到山西太原参加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幼儿园长级骨干教师参加的礼仪研讨班进行学习,参观了太原市育蕾幼儿园,育蕾幼儿园是山西省礼仪教育示范园,也是全国礼仪教育很有成效的幼儿园,通过她们园长的经验介绍,及观看了他们的礼仪教育展示课,我园领导和教师受到了很大的启示,并对礼仪教育的更好开展信心十足。2.创设良好的礼仪环境,促进孩子们礼仪意识的养成。优化幼儿园的环境,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运用良好的环境陶冶孩子们的道德情操。 首先,我们在幼儿园设置专门的礼仪专题版面。自我

8、园的礼仪课题实施以来幼儿园就专门设置了“学礼仪让孩子们优雅地度过一生”大型礼仪宣传版面。在每月布置的版面中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礼仪知识,如: “节日礼仪知多少”、“宝宝学礼仪”儿歌系列、“日常礼仪知识”、“文明好宝宝”等等。我园大型礼仪环境创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利用走廊环境营造走廊礼仪文化。比如:走廊墙上挂的礼貌用语标语(内容选自幼儿礼仪用书),时时提醒孩子们用文明礼貌的用语。同时也为家长们接送孩子时提供了丰富的礼仪教育的素材。使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各个教室中礼仪版面和礼仪区角的创设。比如:小班老师为孩子们张贴了很多可爱的 “礼仪挂图儿歌”,让孩子们在充满童趣的儿歌学习中

9、学会礼貌待人;中班老师结合在各班的盥洗室、午睡室、图书阅览区等场合张贴了洗手、安静、排队等候等“文明记牌”;大班老师在各个区角张贴了“文明游戏的礼仪小儿歌”;同时各班还配合专门的礼仪教学活动在特设的礼仪版面上张贴相关的礼仪教学图片;在自选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进入各个区角游戏时使用了区角活动标记牌,帮助孩子养成要有秩序地参加游戏的规则意识。3.以评比促进步。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礼仪常识,不定期的对全体教师进行礼仪知识考试,不断加强教师的礼仪意识,以身作则,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每一位孩子,同时对幼儿我们也进行礼仪小标兵的评选活动,深受家长的好评,另外,假期我们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

10、师及幼儿礼仪的综合素质情况,以便我们更好的把全园的礼仪实验做好,做出自己的园所品牌。4.组织幼儿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感受“爱”的力量。 孩子们今天学习礼仪就是为了明天踏入社会能够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对孩子们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将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参与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爱心小标兵”活动、“拾落叶让小树叶打扮我们的教室”环保活动、“礼貌用语宣传日”活动、大班“学做文明小学生”观摩活动等等,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礼仪的行为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文明的变化。三月八日我园组织“感恩”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谈话说妈妈,给妈妈

11、亲手做一份小礼物,回家帮妈妈做一件好事等活动,让孩子懂得感恩,学习感恩。在5.12汶川地震的消息传到我们身边的那一刻起,老师们积极组织孩子们和家长们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捐款活动中。与此同时老师们也看到了这是一个礼仪教育的好课题,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礼仪讨论活动中受到了震撼,孩子们在捐助活动中懂得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别人困难的时候要用自己的爱心给予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他们度过难关,重建家园的道理。秋天,我们组织孩子们到长青公园开展“争做一个文明小游客”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们在公园里一边领略别致、美丽的秋景,边查找陋习,并提醒同伴、游客改掉不文明行为。大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

12、了以“亲近自然,保护环境”为理念的环保活动;中班小朋友主动将吃完的食品袋、橘子皮等垃圾丢进自己制作的环保袋内,使得公园的草地依然整洁美丽。在活动后的集体交流讨论活动中孩子们深有体会地说:“公园环境这么美,不能随地丢垃圾”。通过这一次的礼仪实践活动,使孩子们明白改掉陋习,做文明游客应该从我做起,才能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5、有效融入汉字认知,提高幼儿识字量,扩大知识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我园充分利用各年龄段的礼仪儿歌内容,挑选出了常见的、易于幼儿接受的汉字,运用科学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识字法对幼儿进行汉字的渗透和学习,并利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和环

13、境创设来进一步加强复习和巩固。培养了幼儿对汉字的认知兴趣,积累了幼儿的识字量,调动了幼儿喜欢阅读的积极性,扩大了知识面,逐步养成会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年半的实验课题研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礼仪无时不在,不处不在,所以我们把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贯穿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从点滴抓起,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我们调动家长的力量,让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共成长。七、实验研究成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场所把幼儿礼仪定位于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块内容。 36岁幼儿礼仪教育内容内容内容分解细则幼儿园礼仪生活礼仪见了老师、保育员、同伴能主动微笑、问好。服装整洁、仪表干净。养成文明的

14、生活行为习惯。和同伴友好相处和交往;遵守各类生活活动的规则。学习礼仪养成良好的倾听与表达习惯。遵守各类学习活动的规则。运动礼仪1、爱护各类运动器械。2、遵守各类运动活动的规则。游戏礼仪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遵守各类游戏活动的规则。家庭礼仪敬老礼仪1、早上起床,愉快地向长辈问早,外出回家向长辈问好。2、和父母一起做家务。3、家人生病时,能主动询问或安慰。4、记住长辈们的重要节日或生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祝贺和祝福。待客、做客礼仪1、做热情的小主人和做文明的小客人:用礼貌的话主动、热情地打招呼;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进餐礼仪就餐前,主动帮助成人摆放和收拾桌椅、碗筷、饭菜。待长辈坐下后,人到齐后再进餐。就餐

15、时不偏食,不乱翻菜碗,不随地乱吐饭菜乱丢残渣。公共场所礼仪交往礼仪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请教别人或请求别人时要主动说“请”、“谢谢”等礼貌词汇。公共秩序礼仪了解并遵守各种基本的交通规则。购物时按秩序、不拥挤。公共环境礼仪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攀摘花木,不损坏公共设施。从实施试验效果来看:(一)、孩子们懂礼、知礼、行礼,健康成长。 礼仪启蒙教育在我园实施后,幼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能初步遵守幼儿园生活、游戏、运动、学习活动所必须的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基本规则;体验到了与周围的同伴、老师、长辈、特殊人群相互关爱的快乐和重要;初步形成了文明卫生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行为;在礼仪启蒙教育的有效实施下幼儿更加自信、活泼、乐群和健康。(二)、家长们了解礼仪、参与礼仪、感受礼仪、努力发挥自身的作用,融入幼儿园的礼仪启蒙教育。家长走近幼儿园的礼仪启蒙教育,参与了我们快乐而有意义的各类礼仪活动,感受了孩子的发展和变化,逐渐意识到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礼仪素质的必要性。他们热情地支持着幼儿园的礼仪启蒙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