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隐性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二、课前准备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色环表 范画 作画工具学具准备: 绘画工具、 水彩笔等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1)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形容词形容一下学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这说明了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色彩无处不在,色彩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活力2)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色彩又会怎样?(学生: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3)著名的色彩大师——伊顿:色彩就是生命,因为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象死的一般!(4)色彩是如何产生的?观看课件《色彩的来源》1666年英国牛顿在剑桥大学实验室做了实验:将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七色光谱(色彩是光刺激眼睛产生的视知觉)2.教授新课:(1)运用课件《色彩三要素》,了解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2)仔细观察色环表并思考:你知道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对比,会产生哪种视觉效果呢?选两种颜色进行对比,根据它们在色相环上的位置,看看其中有什么样的规律?a:同类色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如:大红、深红、朱红、粉红等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b:近色对比:在色环0——40度的颜色如:红一橙橙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特点: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c:对比色对比: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如:黄一紫红一绿蓝一橙特点: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d:总结归纳:在色相环中,在色相环中,距离较远的两种颜色,相互对比产生的视觉效果更强烈距离较近的两种颜色对比起来,产生的视觉效果更柔和一些3)分小组按色彩对比在生活中有什么影响的问题进行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讲一讲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老师随机点评) (4)总结: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艺术中都离不开色彩,色彩又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生机,因此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在艺术作品中与色彩的是紧密联系的,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世界5)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在已有的抽象的分割图形中填充颜色(运用已学到的色彩的对比的知识)(6)教师示范,提出作画过程中的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播放柔和音乐,烘托课堂气氛,进入无限的想象创作中)五、课堂小结,老师点评部分作业(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学生自评、伙伴互评、小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