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建筑 广州歌剧院广州歌剧院其外部形态独特,犹如一个平缓的山丘上置放的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被 形象地称为“圆润双砾”她的外部地形设计成跌宕起伏的“沙漠”形状,与周边高楼林立的 现代都市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主体建筑——造型自然、粗野,为灰黑色调,它隐喻由珠江 河畔的流水冲来两块漂亮的石头,这两块原始的、非几何形体的建筑物就像砾石一般置于开 敞的场地之上设计者为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既融合了勒■柯布西耶的粗犷主义风格和后现代 建筑的隐喻理论又发挥了自己的动态构成设计手法虽然看似两块平静的石头,却是富含着 极具动感的流线造型广州歌剧院整个造型的外围护栏用悬挑结构和连续墙代替以往盒子建 筑的梁柱结构,分不出哪根是梁,哪根是柱,都是倾斜的扭曲的,其最大的倾斜角度竟达 30度传统的柱梁是以传递压力这种关系来完成稳固性广州歌剧院的折面很多,很难分 出主和次的关系,梁和柱子的区分也变得不是很明显了很多情况下是要靠面与面之间的相 互拉扯的作用来对结构整体进行作用.这体现了解构主义一个常见特征,概括为两个字:动势是指解构建筑常常采用颠倒、倾斜、扭曲、变形等手法,造成建筑物的失稳、滑移、错 接、倾覆、坠落等动感,使建筑物呈现出某种动态,或有危危然如履薄冰之感。
如此多根支 撑的柱子,竟然没有一根是与地面垂直的,这颠覆了传统的建筑模式,方向的处理上极度自 由,超脱建筑学已有的一切程式和秩序,而这样的手法,营造出了强烈的自由空间的动感, 摆脱了平常人的一种思维定势,带给人一种超乎寻常的空间感受2009 年 6 月 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