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桥的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8MB
约83页
文档ID:445116434
城市桥的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_第1页
1/83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41 总则 82 基本规定 83 施工准备 84 测量 95 模板、支架和拱架 95.1模板、支架和拱架设计 95.2.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105.3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 115.4 检验标准 116 钢筋 136.1 一般规定 136.2 钢筋加工 136.3 钢筋连接 146.4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 176.5 检验标准 187 混凝土 207.1 一般规定 207.2 配制混凝土用的材料 207.3 混凝土配合比 217.4 混凝土拌制和运输 227.5 混凝土浇筑 237.6 混凝土养护 247.7 泵送混凝土 247.8 抗冻混凝土 257.9 抗渗混凝土 257.10. 大体积混凝土 267.11 冬期混凝土施工 267.12 高温期混凝土施工 277.13 检验标准 288 预应力混凝土 298.1 预应力材料及器材 298.2 预应力钢筋制作 308.3 混凝土施工 318.4 预应力施工 318.5 检验标准 349 砌体 359.1 砌体 359.3 浆砌石 369.4 砌体勾缝及养护 369.5 冬期施工 379.6 检验标准 3710 基础 3810.1 扩大基础 3810.2 沉入桩 3810.3 灌注桩 3810.4 沉井 4010.5 地下连续墙 4010.6 承台 4010.7 检验标准 4011 墩台 4211.1 现浇混凝土墩台、盖梁 4211.2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盖梁安装 4211.3 重力式砌体墩台 4211.4 台背填土 4311.5 检验标准 4312 支座 4712.1 一般规定 4712.2 板式橡胶支座 4712.3 盆式橡皮支座 4712.4 球形支座 4712.5 检验标准 4713混凝土梁(板) 4813.1 支架上浇筑 4813.7 检验标准 4814钢梁 4915结合梁 4916拱部与拱上结构 4917斜拉桥 4918悬索桥 4919顶进箱涵 4920桥面系 4920.1 排水设施 4920.2 桥面防水层 4920.3 桥面铺装层 5020.4 桥梁伸缩装置 5120.5 地袱、缘石、挂板 5220.6 防护设施 5220.7人行道 5220.8 检验标准 5321附属结构 5821.1 隔声和防眩装置 5821.2 梯道 5821.3 桥头搭板 5921.4 防冲刷结构(锥坡、护坡、护岸、海墁、导流坝) 5921.5 照明 5921.6 检验标准 5922装饰与装修 6222.1 一般规定 6222.2 饰面 6322.3 涂装 6322.4 检验标准 6323工程竣验收 65附录A 验收表 69本规范用词说明 7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75条文说明 751 总则 762 基本规定 763 施工准备 764 测量 765 模板、支架和拱架 766 钢筋 767 混凝土 778 预应力混凝土 789 砌体 7910 基础 7911 墩台 7912 支座 7913 混凝土梁(板) 8014 钢梁 8015 结合梁 8016 拱部与拱上结构 8018 悬索桥 8019 顶进箱涵 8020 桥面系 8021 附属结构 8122 装饰与装修 8123 工程竣工验收 8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J 820-20082009年7月1日施行目次1 总则2 基本规定3 施工准备4 测量4.1 一般规定4.2 平面、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4.3 测量作业5 模板、支架和拱架5.1 模板、支架和拱架设计5.2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5.3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5.4 检验标准6 钢筋6.1一般规定6.2 钢筋加工6.3 钢筋连接6.4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6.5 检验标准7 混凝土7.1 一般规定7.2 配制混凝土用的材料7.3 混凝土配合比7.4 混凝土拌制和运输7.5 混凝土浇筑7.6 混凝土养护7.7 泵送混凝土7.8 抗冻混凝土7.9 抗渗混凝土7.10 大体积混凝土7.11 冬期混凝土施工7.12 高温期混凝土施工7.13 检验标准8 预应力混凝土8.1 预应力材料及器材8.2 预应力钢筋制作8.3 混凝土施工8.4 预应力施工8.5 检验标准9 砌体9.1 材料9.2 砂浆9.3 浆砌石9.4 砌体勾缝及养护9.5冬期施工9.6检验标准10 基础10.1 扩大基础10.2 沉入桩10.3 灌注桩10.4 沉井10.5 地下连续墙10.6 承台10.7检验标准11 墩台11.1 现浇混凝土墩台、盖梁11.2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盖梁安装11.3 重力式砌体墩台11.4 台背填土11.5. 检验标准12 支座12.1 一般规定12.2 板式橡胶支座12.3 盆式橡胶支座12.4 球形支座12.5 检验标准13 混凝土梁(板)13.1 支架上浇筑13.2 悬臂浇贡13.3 装配式梁(板)施工13.4 悬臂拼装施工13.5 顶推施工13.6 造桥机施工13.7 检验标准14 钢梁14.1 制造14.2 现场安装14.3 检验标准15 结合梁15.1 一般规定15.2 钢—混凝土结合梁15.3 混凝土结合梁15.4 检验标准16 拱部与拱上结构16.1 一般规定16.2 石料及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拱圈16.3 拱架上浇筑混凝土拱圈16.4 劲性骨架浇筑混凝土拱圈16.5 装配式混凝土 拱16.6 钢管混凝土拱16.7 中下承式吊杆、系杆拱16.8 转体施工16.9 拱上结构施工16.10 检验标准17 斜拉桥17.1 索塔17.2 主梁17.3 拉索和锚具17.4 施工控制与索力调整17.5 检验标准18 悬索桥18.1 一般规定18.2 锚碇18.3 索塔18.4 施工猫道18.5 主缆架设与防护18.6 索鞍、索夹与吊索18.7 加劲梁18.8 检验标准19 顶进箱涵19.1 一般规定19.2 工作坑和滑板19.3 箱涵预制与顶进19.4 检验标准20 桥面系20.1 排水设施20.2 桥面防水层20.3 桥面铺装层20.4 桥梁伸缩装置20.5 地袱、缘石、挂板20.6 防护设施20.7 人行道20.8 检验标准21 附属结构21.1 隔声和防眩装置21.2 梯道21.3 桥头搭板21.4 防冲刷结构(锥坡、护坡、护岸、海墁、导流坝)21.5 照明21.6 检验标准22 装饰与装修22.1 一般规定22.2 饰面22.3 涂装22.4 检验标准23 工程竣工验收附录A 验收表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城市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技术标准,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城市桥梁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大、中修维护工程的施工与质量验收1.0.3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4 城市桥梁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基本规定2.0.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桥梁工程施工资质总承包施工单位,必须选择合格的分包单位,分包单位应接受总承包单位的管理2.0.2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2.0. 3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2.0.4 施工组织设计应按其审批程序报批,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中需修改或补充时,应履行原审批程序2.0.5 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或经过审批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发生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手续,并形成文件严禁按未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变更进行施工2.0.6 工程施工应加强各项管理工作,符合合理部署、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节约资源的原则2.0.7 施工中应加强施工测量与试验工作,按规定作业,内业资料完整,经常复核,确保准确。

2.0.8 施工中必须建立技术与安全交底制度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2.0.9 施工中应按合同文件规定的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与成品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2.0.10 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顺序进行单位工程完成且经监理工程师预验收合格后,应由建设单位按相关规定组织工程验收各项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2.0.11 验收后的桥梁工程,应结构坚固、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棱角分明、线条直顺、轮廓清晰,满足城市景观要求 2.0.12 桥梁工程范围内的排水设施、挡土墙、引道等工程施工及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的有关规定3 施工准备3.0.1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召集施工、监理、设计、建设单位有关人员,由设计人员进行施工设计交底,并形成文件3.0.2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的现况详实资料和气象、水文观测资料,并应向施工单位的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进行详细的交底;应研究确定施工区域内管线等建(构)筑物的拆移或保护、加固方案,并应形成文件后实施。

3.0.3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移交现场测量控制桩、水准点,并形成文件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测量方案,建立测量控制网3.0.4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工程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标准,掌握工程情况3.0.5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详尽、深入的调查,掌握现场地形、地貌环境条件;掌握水、电、劳动力、设备等资源供应情况并应核实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管线、建(构)筑物、河湖、绿化、杆线、文物古迹等情况3.0.6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审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进行变形更,并形成文件3.0.7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椐合同、设计文件和现场环境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部署、计划安排、施工方法、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以及必要的专项施工方案与施工设计等当跨雨期和高温期施工时,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冬、雨期施工方案和高温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