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院内项目外审总结建筑专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4510854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院内项目外审总结建筑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筑]院内项目外审总结建筑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筑]院内项目外审总结建筑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建筑]院内项目外审总结建筑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建筑]院内项目外审总结建筑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院内项目外审总结建筑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院内项目外审总结建筑专业(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内审咨询报告2011年6月份XXXX建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接受XXXX设计院委托对本院施工图外审的问题进行归纳、审查,对73项工程的施工图审查意见进行了总结,本次统计中,根据设计者的回复意见而判断出的错审、漏审的条目均未列入统计数量之中。现将总体情况小结如下:建筑专业从本次审图结果看,设计人执行规范的情况相对于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能比较好的领悟、执行现行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出现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大大减少;大多数设计人对于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意见能认真修改、认真回复。从本次审图结果归纳以下列问题(带),除此之外,对一些近期仍被各设计单位普遍忽略的一些常见问题也一并列出,供大家参考借签。

2、其中属违反强条的标注;一般规范标注;属设计缺陷和建议性的意见标注。建筑说明及构造做法 项目批准文件及文号全为空白 根据广东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2.2、4.2.3有关规定的复检项目的内容,在涉及到有节能材料的外墙构造做法说明中,应提出相关性能指标技术要求。1) 镀锌电焊网:宜补充丝径、网孔大小、焊点抗拉力、镀锌层质量、搭接要求、钢钉的规格以及间距。2) 耐碱玻纤网格布:宜补充规格、单位面积质量(克重)、ZrO2含量、经向和纬向耐碱拉伸断裂强力、耐碱拉断裂强力留率。3) 浅色饰面材料耐沾污性能:有釉砖,经耐污染实验后不低于3级(强条);无釉砖,在污染性会出现问题时,宜经耐污染实验后报

3、告污染级别。(外墙0.6时应有此项。) 屋面: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第4.2.2,宜补充挤塑聚苯板的压缩强度,燃烧性能要求。 门窗: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第5.2.2,补充中空玻璃露点。按GB 11944-2002中空玻璃,中空玻璃露点:40。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5.2.1,应设定一定数量的无障碍住房(含无障碍设施),每50套不少于2套。图纸应表达类似于:无障碍住房根据业主根据实际销售的情况,由设计院按无障碍住房的要求进行设计。 建筑外墙、屋面、外窗的构造做法和材料应与节能设计文件一致。 内墙抹灰:与建筑构造内墙面用料不符

4、。 按加气砼砌块施工工法,不应用石灰砂浆,应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0.87W/(m.K) 。 地下室防水砼抗渗等级表示为P6、P8、P10等,不是S6、S8、S10。总平面 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 -90表4.5.2-1:“大城市各级道路人行道最小宽度为3m,商业或文化中心以及大型商店或大型文化机构集中路段人行道最小宽度为5m”。这一条普遍不被重视,道路宽度普遍不足。 小区总图设计应注意强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4.3.2第一款的规定,双车道道路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如设计4m园路,宜做斜坡式路牙。 按通则5.2.1第2款,“基地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

5、小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2002年版)的有关规定”。这一条普遍不被重视,建筑物离道路距离偏小。 高层建筑应有消防扑救面的图示和说明。单块最小场地尺寸(长x宽=15mx8m),如不能连续,块与块距离不宜超40m,总长度仍为一个边长或1/4周长。并注明:消防登高车操作面范围内不应有树木、架空电线、园林小品等妨碍消防作业的障碍物设置。 与消防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应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 室外广场、人行道与道路交接应有无障碍设计索引或说明。地下室 各设备用房(风机房除外)不应和车库划为同一防火分区,见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5.

6、1.6,国标05SJ807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问题分析及图示P134。通常成熟做法是:设备用房自成一区。各设备用房均尽可将门开向设备通道,设备通道一端通疏散楼梯间前室;一端通车库作为设备进入口和第二安全出口。设备房设进、排风口,而当设备通道长度20m时,宜设排风竖井,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同时设备通道应补风。 公建电梯宜设置防烟电梯厅或防火分隔措施,以防火灾时烟火竖向蔓延。 用于地下室封闭楼梯间首层出入口的门窗,应有不小于1.2的通风面积。 当自行车位数量在300辆以上时,其出入口(带推行坡道)不应少于2个,出入口净宽不宜小于2.0m。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景观2009版4.5

7、.2第4款。 用于垫层的轻集料混凝土应提出强度等级和密度等级要求,如CL20,1400kg/m3或其它。 各类防密门应注意平时呈开启状态时对停车位、车道、消火拴的影响。 一般设备用房开门宽度取设备不可拆卸部位宽+0.3m。另设备房通道及开门宽度不应小于设备用房门宽度。 设备用房控制室观察窗应是固定防火窗。 锅炉房未见贮油间,核心筒未见其烟道位置。另根据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第15.1.2,一般地下室顶板局部设置泄压面积相当于锅炉间占地面积10的的轻质预制板(质量120kgm2)即可,宜补充大样;除此之外锅炉房隔墙应补充防爆墙做法说明(参建规P174)。防火设计 后台化妆间、服

8、装室、道具室等,应为乙级防火门窗,见建规7.2.3第3款。房间不满60人,防火门开启方向不限。 宿舍走廊两侧不应设用于通风的高窗,见高规表3.0.2:“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耐火等级应为不燃烧体1.00。”(注:如果是居建以外的其它公建在走廊设高窗或玻璃隔断,从房间最远点至最近安全出口(沿疏散路径) 算起,疏散距离不超30.0m,可不受此限。)如不满足规范要求,则应做耐火极限不小于1.0h的防火窗或防火玻璃隔断。 防火分区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在两个防火分区共用一个楼梯间时,楼梯间两个防火门其中之一应为甲级防火门。 按建规第7.2.2条,“附设在建筑中的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应采用耐火

9、极限不低于2.00h 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的楼板与其它场所或部位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乙级防火门”。注意规范所指的各种净宽度,指的是装修完成面。因此应注意土建尺寸应留有余量,现已出现多单净宽不满足规范而打官司的个案。 棋牌室等房间布置在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且应设置防火门。见建规 5.1.15,国标05SJ8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P47。 在同一防火分区内设置性质不同的使用功能场所时,不同的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封闭楼梯间隔墙上消防栓应有耐火极限不小于2.0h的背衬墙,即使总说明上已有关于消防栓背衬墙的说明,

10、但相关图纸上仍应按实际绘制,以免误导。 封闭楼梯间与其他功能用房的窗间墙应不小于1.0m或采用乙级防火窗。住宅建筑规范9.4.2有规定,但公建在一旦发生火灾其他功能房间同样对疏散楼梯有影响,故公建设计也应注意做到。 建筑物与停车场的距离不满6.0m,与停车库的距离不满10.0m。见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表4.2.1 。 以下几条由于出现在建规暖通专业,极容易被建筑专业所忽略:建规 9.2.2 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场所,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2;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 层内可开

11、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m2; 3 、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 4、 其它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 建规9.2.3 当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进行防烟,或前室、合用前室内有不同朝向且开口面积符合本规范第9.2.2 条规定的可开启外窗时,该防烟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设施。建规9.2.4 作为自然排烟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中庭光棚距上一层窗台下沿应满足4m。见建规7.1.4条和国标05SJ807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P48,如不

12、满足应做防火分隔设计。 消防分区示意图表示不规范。消防分区示意图应按实际无缝相接,不同分区填充不同图案线,防火分区示意图应补充分界处轴号和安全出口、楼梯位置示意,另应有疏散宽度、疏散距离、疏散人数计算书。 中庭、开敞楼梯特级防火卷帘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但由于此处不存在隔着背火面可点燃物品的客观条件,故不需以背火面温升为判定条件,也就是说不需双轨双帘。可做隐轨式单轨3.00h防火卷帘。 遇到角部无柱的开口,不需立构造柱,可做隐轨式防火卷帘。特级防火卷帘,如不是单轨气雾式钢布一体防火卷帘的话,多为无机布双轨双帘。设计中宜注明并在制图中按实表示。现绘制防火卷帘两端的墙太过随意,宜根据梁的投影

13、确定墙的位置。参国标03J69防火门窗P75。 楼梯:楼梯平台窗跨越地下、地上两个防火分区,未满足建规第7.4.4条,另见国标05SJ807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P4-28。天窗 上悬窗最大开启角度小于45时,通风开口面积按1/2可开启面积计算。 中庭自然排烟面积不应小于中庭面积的5%,见建规9.2.1第3款。采用防风雨百叶时,百叶的有效通风排烟面积可按百叶洞口面积的60%计算。栏杆 按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2009版第7.2.5第2款:“当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高度大于3m5m时,应使用公称厚度不小于16.76mm的钢化夹层玻璃。无立柱玻璃栏板建议参照国标06J403-1楼梯

14、栏杆 栏板(一)111页1-1大样预埋。 按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2009版第7.2.5:“当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高度大于5m时,不得使用承受水平荷载的栏板玻璃”。无障碍设计 按无障碍设计规范第7.2.4,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最大坡度为1:20。如兼做轮椅坡道,则应有不小于2.0m的入口平台,见7.1.3条、国标05SJ807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P30。注意不设台阶,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坡度不可为1:12。 按无障碍设计规范第7.4.1第6款,带无障碍坡道的建筑入口,入口水线处应给出控制标高(不大于0.015),并注明以斜面过渡。 无障碍入口的截水沟篦子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第

15、7.3.4的要求。 体育场、馆主席台缺无障碍设计。见无障碍设计规范第5.1.4。观演建筑的无障碍设计范围严重缺项。 设有观众席和听众席的公共建筑缺无障碍座席。见无障碍设计规范第7.9.1.。 设有客房的公共建筑缺无障碍客房。见无障碍设计规范第7.10.1。楼梯 按通则6.7.9条,托幼、中小学、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梯井宽大于0.2m时,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即在在扶手上设高度50mm的防滑块或凸出物,参国标05SJ807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P15。 梯井宽度超0.5m,梯段扶手高度应按凌空考虑,24m以下高度应为1.10m。直跑梯同。 梯疏散门宽度应尽量与梯段宽度相适应,否则疏散宽度计算应以窄者计算。 梯按通则第6.7.2、6.7.6条,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从实际效果看,宜取下限。 楼梯间侧进防火门开足后对疏散宽度有影响,按通则6.10.4第5款,宜改子母门。另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