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4508589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集训: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训练卷(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认识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你觉得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用眼睛看 用脑思考 运用仪器和工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剑科学A只有B只有C只有D都是2小科在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第一个课题顺利完成,正当高兴时却发现自己家的月季花死了,什么原因呢?她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盆里倒了大量的食盐水,于是小科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实验研究,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过高,最后经老师的分析知道当根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反而会失水枯死。对文中的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部分?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

2、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3下列一组都是单细胞生物的是( )A衣藻、草履虫 B衣藻、海带 C酵母菌、海绵 D香菇、草履虫4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剑科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5如果要准确量取70ml的水, 则最好选用的仪器是( )A100mL的量筒 B50mL的量筒 C10mL的量筒 D10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细胞

3、结构知识分析,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存在于哪种结构中( )A叶绿体 B细胞核 C液泡 D细胞壁7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CD8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9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 B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C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D凉开水、自来水、碘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剑科学1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1.62106微米的是()A一列火车长度B一名初中生身高C教学楼高度D一

4、只蚯蚓体长11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根据。如果有人将鲸、猫、鱼归为一类,而将蝴蝶、河蚌、蚯蚓归为一类,则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A陆生或水生 B有无脊椎骨 C会不会飞 D胎生或卵生12计算机鼠标 阿里山的杜鹃 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 水中的海葵 山洞里的石笋,以上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有 (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1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cm、9.21cm、9.20c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cm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C9.21cm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D9.2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

5、有意义的14一支用后未甩过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8,用它给病人测体温,测得的示数仍为38,则病人的体温为()A一定等于38 B一定低于38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剑科学C可能高于38 D可能等于38,也可能低于3815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刚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A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B帮助小刚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C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 D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16雪松和月季,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区别是()A能不能形成果实 B能不能形成种子 C叶子形状 D是否高大17两支内径不同,玻璃

6、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可以看到的结果是 (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低,示数相同18下表所列数据来源于一个有关细菌种群数量在25小时内增长的实验。图中哪个曲线最能反映左表的结果( )时间细菌数量时间细菌数量07501535000590002011000104400025600019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是 ( )海带 葫芦藓 衣藻 蕨类 地钱 松A B C 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剑科学20最近,网上流传一则帖子,说

7、有无良商贩将老鼠肉经腌制、油炸等处理后充当烤乳鸽出售、欺骗消费者的事处理后的老鼠肉和乳鸽肉从视觉上不易区分,原因之一是两种动物都属于() A哺乳动物 B鸟类动物 C脊椎动物 D无脊椎动物21使用显微镜时必须按照严格的步骤,否则很容易损坏显微镜,如在对光完成后,你认为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 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看到物像时,再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A 、 B、 C、 D、 22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

8、时,要改用胶头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23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 B、杜鹃由根、茎、叶等器官构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剑科学 C、杜鹃花有输导、上皮、结缔等组织 D、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24观察右侧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B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 C猫与虎长得最相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剑科学 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25蚊子在水中产卵

9、形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小柯针对 “孑孓为何要浮到水面”这个问题,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假说,为求证此假说而设计的下列实验装置,较合适的是 ( )选项烧 杯水空/ml孑孓光 线温度/A甲40020大光照下28乙30020小黑暗中20B甲40020大光照下28乙40020大黑暗中28C甲30010大10小光照下20乙30010大10小黑暗中28D甲30020小光照下28乙40020小光照下28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26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

10、,后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27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2)图中C类动物是以 (填“终身用肺呼吸”或“胎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28某同学找到6只昆虫,他依昆虫的外形特征坐了如图甲所示的检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剑科学(1)下列有关图甲中所示昆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蜉蝣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的特征 B长蚤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脚细的特征C衣鱼具有尾分三叉、翅不明显、脚宽扁的特征 D蚊具有尾不分叉、一对翅的特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

11、剑科学(2)图乙中的C虫是图甲中的昆虫之一,则C虫为;(3)该同学的检索表能不能查出所有昆虫的名字?。29古诗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诗中的“苔”是指_类植物。“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指江水中_植物大量繁植。30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A、B、C、D四幅图中哪些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答: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石蜡的体积是 。31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填字母):(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青蛙的体细胞的图是(选填“甲”或“乙”)(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_有关;(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

12、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32如左图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剑科学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 5目镜 7物镜 14反光镜 4镜筒(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 大光圈 平面镜 小光圈 凹面镜(3)右图是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33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利剑科学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右图)。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