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十 RLC电路的阻抗特性分析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4.75KB
约4页
文档ID:444931378
实验十 RLC电路的阻抗特性分析_第1页
1/4

实验十RLC电路的阻抗频率特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交流电路中电阻、电容和电感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2、加深理解三个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相位关系3、观察RLC串联谐振现象,了解谐振电路特性,加深其理论知识的理解二实验原理1、R、L、C元件的阻抗频率特性正弦交流信号包含最大值、频率和初相位,在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通过元件的电流有效值和加于该元件两端电压有效值之间的关系U=f⑴,称为元件的交流伏安特性,每个元件不仅讨论电压、电流有效值关系,还要观察两者相位之间的关系线性电阻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为:U=RI说明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与流过电流的有效值成正比,R大小与频率无关,相位差为0即同相位2,电容线性电容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为:U二-j丄I表明电容两端电压有®C效值与流过电流有效值关系为U二丄I,相位差为-90即电流超前电压90度wC(3,电感线性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为:U二jwLI说明电感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与流过电流的有效值关系为U=wLI,相位差为90即电压超前电流90度正弦稳态电路中,RLC元件的阻抗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0-1所示图10-1R、L、C元件的阻抗频率特性曲线2、RLC串联电路的阻抗频率特性RLC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的频率f改变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I也随频率f而变。

交流电压U(有效值)的角频率S为①,则电路的阻抗为Z二R+j©L--—),阻抗的模:1R2+)2阻抗的幅角p=arctan,即该电路总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图27_1图10-2RLC串联电路图10-3(a)、(b)分别为RLC串联电路的阻抗、相位差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图10-3(a)Z—f曲线图10-3(b)p—f曲线①C由曲线图可以看出,存在一个特殊的频率f,特点为:0(1)当ff时,p>0,电流相位滞后于电压,整个电路呈电感性;0111(3)当①L—=0时,即w=或f=时,阻抗Z=R,此①C0VLC02^4lc时申=0,表明电路中电流I和电压U同相位,整个电路呈现纯电阻性3、RLC串联电路的阻抗频率特性回路中的电流I(有效值)为:1二产泸2+@L一疋)2I与频率f的变化曲线如图10-3(c)所示10-3(c)I-f曲线1TLC时,RLC串联电路呈现电阻性,此时电路阻抗的模|Z|=R为最小,电流I=U则达到极大值,这就是串联谐振现象随f偏离fo越远,阻抗越大,而电流越小只要调节f、L、C中的任意一个量,电路都能达到谐振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s同相位。

此时J=叮U=U=QU,式中Q=丄L,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电路的品质因数Q对LcsRC谐振曲线的形状起着决定作用,在L、C不变条件下,电阻R值越小,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3、万用表4、电阻、电容、电感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R、C、L的阻抗频率特性测试测试电路如图10-4,r=100Q、R=300、C=0.1uF、L=58mH,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信号,有效值Us=5V保持不变改变信号源的频率,利用万用表分别测量U、U、U、I、I、I,得出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元件特性RCLRCL图10-4阻抗频率特性测试电路2、R、L、C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利用示波器观察不同元件的电压和电流波形,比较三个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3、RLC串联电路的阻抗选择L=58mH、C=0.1yF、R=300Q,^=2.1KHz,保持Us=5V不变,改变频率,测量Ur的值,然后以f为横坐标,以UR为纵坐标,绘出光滑的曲线,即谐振曲线,在f=fo处(XL=Xc),曲线尖峰所在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此时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测量同时观察UR、乂的相位。

RS五讨论1、通过示波器怎样理解相位的关系?2、改变电路的哪些参数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如何判别电路是否发生谐振?3、本实验在谐振时,对应的UL与UC是否相等?如有差异,原因何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