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县腰山镇中学学生化学实验报告单实验题目: 实验活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班级: 日期: 指导教师:第 组 姓名: 同组人:【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 、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1、制取二氧化碳( 1)按照图 6-23 所示连接装置(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在课题 2 中所设计的装置,但须经教师同意) ,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 BA :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受热试管内空气膨胀,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双手,气温下降,有一部分水被吸入导管B :先将止水夹夹住导管一端的橡胶管,再往长颈漏斗内加水,当形成液封后,长颈漏斗内水不在下降,且长时间水柱高度不变如下图:( 2)在试管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或石灰石) ,然后小心地注入 15mL 稀盐酸1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观察试管里发生的现象(现象: 剧烈反应,大理石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 ),以及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颜色( 无色 )。
过一会儿,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用玻璃片盖住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备用想一想: 如何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经集满 2、二氧化碳的性质( 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如图 6-24 所示 .观察现象燃着的蜡烛熄灭(想一想: 这一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蒸馏水,然后各滴入 1~2 滴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溶液变为紫色 )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溶液逐渐由紫色变为红色)(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 CO2 + H 2O===H 2CO3 ),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紫色 )(原因:碳酸很不稳定,溶液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化学方程式: H 2CO3 == H 2O + CO2↑ )。
3)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CO2 + Ca(OH) 2 == Ca CO3↓ + H 2O ) 4)经教师同意,你也可以进行其他有关二氧化碳性质(如溶解性)的实验问题与交流】1、 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与同学交流①经过多次检验,二氧化碳未集满,可能原因是橡胶塞没有塞紧,塞紧后重新收集2②装置气密性良好,但手握试管外壁却不见有气泡冒出可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甩出导管中的水柱,将大试管用冷水冲洗片刻,在进行检验,导管口就会有气泡冒出③将二氧化碳倒入固定有点燃蜡烛的烧杯中,现象一:二氧化碳刚倒入烧杯中,蜡烛立刻熄灭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直接倒在了燃烧的蜡烛上,故操作时需将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顺烧杯内壁缓缓倒入现象二:二氧化碳全部倒入烧杯中,但蜡烛未熄灭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蜡烛过高,烧杯容积大,倒入的二氧化碳量少造成的实验中可用容积较大的集气瓶集满二氧化碳,用容积较小的烧杯和短蜡烛进行实验④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加热后没有恢复紫色原因一:可能是由于实验中选用的盐酸浓度较大,使得氯化氢气体导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故实验中盐酸的浓度不要太大原因二:可能是实验中加入的石灰石和倒入的盐酸量过多, 反应剧烈, 使试管中的部分泡沫溢出, 沿着导气管进入石蕊溶液中故实验中加入药品应适量,不要过多⑤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没变浑浊原因一:石灰水久置,已经变质,故实验前需重新配置原因二:实验中选用的盐酸浓度过大原因三:反应剧烈,有部分液体沿导气管进入石灰水中2、 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请试一试①打开饮料瓶盖,立即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轻轻摇动饮料瓶,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②轻轻摇动饮料瓶,用注射器将饮料瓶中气体抽出,注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③将汽水倒入试管中,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另一端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用手轻轻摇动试管(或给试管微微加热) ,观察现象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