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44846132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 论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年产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江苏恒顺达生物柴油有限公司建设地址:萧县黄口镇1.1.2建设单位概况江苏恒顺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创始于2006年,主要致力于生物能源产业化开发,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柴油及相关绿色再生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新型能源企业。住 所:江苏镇江江苏镇江新区大港粮山路88号注册资本: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姓名;陈恒顺公司主营产品或服务 :生物柴油;C10-16-脂肪酸甲基酯;肉豆蔻酸甲

2、酯(十四烷酸甲(基)酯);棕榈酸甲酯(十六酸甲酯);粗甘油。江苏镇江新区项目计划总投资为4亿美元,分三期实施。一期总投资9000万美元,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年生产生物柴油20万吨,主要以城市生活中的废弃酸化油、非食用的各种动植物油脂为生产原料,在采用欧美先进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基础上,结合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生产环保再生型生物柴油。在一期达产的基础上,二期项目主要以植物油果为原料,利用最先进的高压醇解法建立年产生物柴油20万吨的生产线。三期在现有的技术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扩能改造,达到年产55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集团目前已在江苏、广东、福建等省份开发荒山荒地及边角地,试种生物质原料林,已取得阶

3、段性成果,计划在十年内开发种植300多万亩麻疯树、山桐子树、光皮树等九个品种的林木油料生产基地,提供油果原料油75万吨左右。同时能够解决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打造林、油一体化的生物能源国家示范企业。集团拥有一支精明强干的管理队伍,同时与国内多家知名院校与大型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新兴的生物柴油行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该行业的专业性人才,已生产出经多家权威机构检测认证的合乎国内及国际标准的新型能源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产业已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朝阳行业,生物柴油的使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集团将以科技创新

4、驱动市场变革为企业经营理念,以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建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价值链,建立中国最大规模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树立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典范。1.2项目提出的背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来看,我国过去一直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粗放式生产的经济方式,存在着投入高、产出低和浪费现象严重的状况。过去的20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

5、内储蓄率”的真实性,即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这种以资源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作为代价的经济收益,必须进行有效地修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总量的增加,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日益突出,迫使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国家领导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以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

6、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当前,在国家政府机构的大力推动下,“循环经济”正逐

7、步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05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领导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目标做了明确的指示: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从需求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协调拉动转变,从产业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

8、业、服务业和农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从要素投入上要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增长转变,从资源利用方式上要由“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转变;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一方面,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撑了辉煌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强的约束作用,能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

9、。由于高强度开采与巨大消耗,化石能源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一趋势及其消耗造成的对环境的沉重压力引起国际社会极大的忧虑和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因此,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其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的污染,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这一发展道路和基本国策的提出,对国内企业界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如何转变发展模式,也促使国内众多企业家在不断的思考和修改企业原先制订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并采取各种方式和步骤进行尝试。目前,在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占

10、76%;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是世界上煤炭消费比例超过60%的仅有的3个国家(南非共和国、中国、波兰)之一。但我国煤炭能源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a.优质煤的比例仅占10%左右,煤炭品位总体较低;b.煤炭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地质灾害和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c.长距离输送导致系统效率低;d.洁净煤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因此,我国未来煤炭消费前景不容乐观,不论从资源分布上,还是环境上,以煤为主的供应路线将难以为继。为减少经济发展对单一能源品种的过度依赖,发展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推动能源构成、来源的多元化,实施能源多元化供应战略是必然的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11、的颁布是我国为能源多元化战略所做的一次标志性的重大举措。生物柴油是油脂与甲醇经过转酯化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甲酯混合物,是一种可以替代化石柴油在柴油内燃机中直接使用而不需要对发动机进行任何改变的优质燃料。与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不含芳香烃且含硫量很低,燃烧充分,废气排放指标符合极其严格的欧洲号标准,同时还具有润滑性能好、运输与使用安全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性,其资源永不枯竭,可以通过大面积油料种植而获得。生物柴油产业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其快速发展可使油料种植由传统的“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为“粮、经、饲、能”四元结构,是农业产业链得到延伸的具体体现。生物柴油产业

12、是对油料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包括生物质生产、加工与转化、生物质能源产品生产与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和技术体系。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对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加强油料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促进农业、能源、化工产业有机结合和高效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生态效益,推进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1.3.1项目建设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并且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石油市场。我国人均石油资源稀缺,消费增长速度快,在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3、。2005年,我国石油消费量突破3亿吨,其中进口1.3亿吨,进口依存度超过40%。伴随着重化工业阶段的来临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石油消费量急剧增加,进口量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到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1.7亿吨,我国石油资源供应不仅总量上面临更大压力,石油供应安全将面临极大的挑战。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炼制产品,柴油在动力燃料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最重要的动力燃料。20002005年我国柴油消费量年递增率达9.24%,是汽油的1.6倍;消费柴汽比超过2.2,而生产柴汽比是1.9。随着世界范围内车辆柴油化趋势的加快,未来柴油的需求量会愈来愈大,而石油资源

14、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寻找和开发柴油替代能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本项目建成后,拟形成年产3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规模,可缓解部分地区柴油供应的现状,项目建设是有必要的。1.3.2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由于高煤炭比例消费,我国成为全球煤烟型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一是燃煤过程中排放的SO2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其二是燃煤CO2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旨在防止全球变暖、要求相关签约成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性条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尽管依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暂不承担CO2等温室

15、气体的减排义务,但是,一方面我国本身是该条约签约国之一,另一方面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我国在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承诺期的谈判中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谈判各方关注的焦点,很有可能被要求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温室气体减排无疑对我国的能源利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给我国带来了非常现实的、严峻的挑战,我国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生物柴油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主要表现在:a.生物柴油硫含量极低,使SO2和硫化物的排放量减少约30%;b.燃烧生物柴油产生的CO2与其原料生长过程中吸收的CO2基本平衡。美国能源部研究表明,从燃料生命循环的角度,燃烧B100生物柴油较化石柴油CO2的排放减少78.4

16、%。此外,使用生物柴油可减少化石柴油的消耗,相当于降低了CO2的排放,因此,使用生物柴油可有效减少温室效应;c.生物柴油中不含芳香族烷烃,不含铅、卤素等有害物质,因而不具有致癌性和毒性。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减少约10%的CO2排放。由此可见,使用生物柴油可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现状,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从资源承载能力来看,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按目前水平,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随着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资源供给和社会需求的矛盾还将会进一步加剧。因此,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历史必然。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提供能量,但不能形成物质性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