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抢答诗词抢答请说出带有请说出带有“雪雪”字或描写雪的诗句字或描写雪的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唐李白李白北风行北风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唐韩愈韩愈春雪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唐岑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 沁园春沁园春雪雪学习目标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必备知识02字词清单字词清单03 初读课文初读课文 04精读课文精读课文 05 教学目录教学目录 07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06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1.了解作者及写作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背景,积累“妖娆、妖娆、风骚、风流、红装风骚、风流、红装素裹素裹”等词语重点)(重点)2.2.反复诵读这首反复诵读这首词,读出重音、词,读出重音、停连、节奏等,停连、节奏等,感受其音乐美和感受其音乐美和意境美3.3.结合具体词结合具体词句,理解这首句,理解这首词写景、议论、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抒情相结合的特点难点)(难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4.4.理解词中包理解词中包含的作者情感,含的作者情感,感受作者博大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的情怀重点)(重点)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寿星明”“”“东仙东仙”“”“洞庭春色洞庭春色”等,共等,共114114字,分上下两片字,分上下两片沁园沁园”,相传是东汉明,相传是东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大臣窦(帝的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大臣窦(dudu)宪夺取,)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此事,调名因此而得后人作诗以咏此事,调名因此而得雪雪”是题目,也是题目,也是这首词所写的主要内容是这首词所写的主要内容课题解读课题解读 (1893189319761976),字),字润之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要缔造者和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想家,诗人、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大多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充满革他的诗词作品大多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充满革命豪情主要著作编入命豪情主要著作编入选集选集文集文集诗词诗词集集等,诗词代表作有等,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沁园春长沙长沙七律七律长征长征采桑子采桑子重阳重阳等。
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本词选自本词选自诗词集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96年版)年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陕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北红军胜利会师党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党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党中央组织东征部队党中央组织东征部队红军抗日红军抗日先遣军,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先遣军,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东征部队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东征部队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面对茫茫雪景,豪情满怀,挥笔写面对茫茫雪景,豪情满怀,挥笔写下下沁园春沁园春雪雪19351935年年1010月月19351935年年1212月月19361936年年1 1月月19361936年年2 2月月背景链接背景链接词词概念概念分类分类婉约派婉约派豪放派豪放派 诗歌的一种兴于唐,盛于宋,句式长短不齐,也诗歌的一种兴于唐,盛于宋,句式长短不齐,也称称“长短句长短句”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词曲子词”,后来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后来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也称故也称“诗余诗余”。
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代表词人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代表词人有有苏轼、辛弃疾苏轼、辛弃疾等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代表词人有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代表词人有李清李清照、柳永照、柳永等文体知识文体知识词牌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词牌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乐曲名,如乐曲名,如“菩萨蛮菩萨蛮”“”“西江月西江月”等词中字句,如词中字句,如“一剪梅一剪梅”“”“忆秦娥忆秦娥”等词中所咏事物,如咏采莲的叫词中所咏事物,如咏采莲的叫“采莲子采莲子”字词清单字词清单滔滔滔滔 妖娆妖娆 折腰折腰 风骚风骚 天骄天骄 风流风流 沁园春沁园春 莽莽莽莽 红装素裹红装素裹 分外分外 稍逊稍逊 俱往矣俱往矣蜡象蜡象滔滔滔滔 妖妖娆娆 折折腰腰 风风骚骚 天天骄骄 风流风流 沁沁园春园春 莽莽莽莽 红装素红装素裹裹 分分外外 稍稍逊逊 俱往俱往矣矣蜡蜡象象totororozhzhsosojiojioqnqnmnmnuufnfnxnxnyy字形易错,不要写成字形易错,不要写成“腊八腊八”的的“腊腊”ll辨析多音字与形似字辨析多音字与形似字()折折腰腰()折折腾腾zhzhzhzh()数数星星星星()数数见不鲜见不鲜 shshshushu妖妖roro()不屈不不屈不nono()jiojio()傲)傲 jiojio()正)正娆娆挠挠骄骄矫矫()折折本本shsh()数数字字shshjiojio()幸)幸侥侥jiojio()美)美娇娇词语解释词语解释红装素裹:红装素裹:惟余莽莽:惟余莽莽:妖娆:妖娆:风骚:风骚: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映的壮丽景色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娇艳美好娇艳美好本指本指诗经诗经里的里的国风国风和和楚辞楚辞中的中的离骚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后来泛指文章辞藻同学们你还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同学们你还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折腰、文采、风流人物、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折腰、文采、风流人物、唐宗宋祖、秦皇汉武请同学们初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感受词作的语言风格,思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1.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写下你的理解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初读课文1.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的壮丽雪景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自主探究初读课文初读课文北国雪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看:红装素裹总写详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2.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英雄?又是如何评论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抱负?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古今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风流人物短于文治 文韬武略抒发了今朝的风流人物必将不负历史使命,超越过去,创造空前伟大业绩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概括)极目万里,动静结合(具体)气势磅礴,生机盎然(想象)红白交映,艳丽多姿论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过渡评古这一句是如何写雪景的?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这一句从大处落笔,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望”字统领到哪一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山脉怎么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这两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舞”、在“驰”,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还写出了高原的蜿蜒起伏,化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是作者的想象1.这几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词的意境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的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打扮得恰到好处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为什么说这两句是过渡句?具体说说这两句是怎样过渡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承上启下秦皇秦皇汉武汉武唐宗唐宗宋祖宋祖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1.这几句具体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2.“惜”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有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惜”中含贬 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委婉指出他们短于文治(略输、稍逊、只识)惜”中寓志 蕴含着无产阶级后来者居上的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惜3.“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略”“稍”使得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
略输”“稍逊”“只识”,前两者与后者相比,褒贬的程度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两者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1.“俱往矣”三个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风流人物”指什么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诉尽古代英雄往事,气势逼人,意境宏大风流人物”在这里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开放来理解,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两句有何含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现了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精读课文1.这首词从雪入题,写了雪中的哪些景物?长城黄河高原群山2.怎样认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论?本词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是在诗词中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议论的艺术典范它将本来可能枯燥的议论加以艺术的处理,使之形象化、诗化,耐人寻味作者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含蓄地批评历史人物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表明了自己的看法3.最能表现这首词中心思想的是哪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几句收束全词,抒发了作者的伟大抱负,表现了作者对个人历史地位和价值的认同,体现了伟大的革命家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坚不可摧的自信心4.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应怎样理解?这三句主要是诗人自指,即抒发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对此,最重要的是从文本出发,根据这首词的内容和语境加以体会和分析,作者在沁园春长沙中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句,与本词颇有相通之处风流人物”应该是具有敏锐头脑和杰出洞察力的人,是具有挑战一切既有陈规的勇气的人,是一个有才情的人,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用得其所、具有伟大领导能力的人,更是一个能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而从不言败的人这些都是“风流人物”应具备的素质5.你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应具备哪些素质?6.这首词是怎样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的?请你也试着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一段话这首词描写北国雪景时,既有动态的描绘,如“千里雪飘”;也有静景的刻画,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还有化静为动的描写,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些描写使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示例】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那斑斑驳驳的光影宛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而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泡在牛乳里。
静景】墙角的花披着如水的轻纱,幽幽地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清风阵阵,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