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构建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4465258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构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构建 【摘要】本研究根据广州某三甲医院住院医师的质量与安全教育现况和需求,基于整体质量观;,对质量与安全教育目标、内容、对象、途径和效果评价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针对不同层级的住院医师,建立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反转教学、检查反馈的多维教育模式,将质量文化和质量改进贯穿于医学教育和实践的全过程。通过以上措施,住院医师质量安全知识掌握程度上升6.4个百分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率稳步提升。形成了一套质量与安全培训课程和考核体系,促进临床科室质量培训和管理体系成熟健全,塑造医院质量文化,提升医师质量意识,人人参与质量改进,切实保证整体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关键词】住院医师

2、;医疗质量;患者安全;整体质量观;核心制度;反转教学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指导医务人员建立正确的服务理念、遵循正确的服务准则、提供正确的医疗服务1,这贯穿于医院服务全过程,是提升服务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的底线。根据国家发布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当事人中,低职称、低年资人员占比高达61%。住院医师处于医疗工作的第一线,往往由于经验受限、意识淡薄,成为决定医院质量与患者安全的主要因素。目前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质量文化构建方面欠完善2-3。主要原因有质量安全教育与传统医学教育脱节、继续教育效果甚微、科级管理长期缺乏等。本研究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质量观;,构建全过程、多维度的

3、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加强薄弱环节管理,筑牢质量安全防线。1质量与安全教育现状调研选取医院136名住院医师(包括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医师、全院轮转的新入住院医师、科室住院总医师、医疗质控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质量安全教育现状、缺失和改进方向(表1)。根据调查结果,83.82%的住院医师接受过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培训,但一半以上的医师认为既往学校阶段的培训及工作期间科室的培训不足,并且现行的培训体制存在教学内容枯燥、知识获取不便捷、缺乏实操性、缺乏长效机制的不足;被调查人员希望通过实操指导、网络学习、讲座等方式,在病历书写、医疗核心制度、医疗纠纷和人文服务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培训。2多维度教育模式

4、构建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质量观;,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对象、途径和效果评价进行整体规划。医院住院医师有62%为规培医师、轮转医师和研究生,其流动性较大、专业背景混杂、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针对不同层级的教育对象,开展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反转教学等多种教育模式。(1)针对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和卫生管理相关专业开设品质管理;课程,内容包括医学人文、医患沟通、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及其在患者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将质量安全教育融入医学传统教育,弥补在校医学生质量文化的缺失。通过理论授课和考核,对研究生质量安全知识水平进行测试,评价授课效果。(2)针对轮转频繁的规培、轮转

5、和进修医师,增设相关岗前培训课程4-5,下科前必须完成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质量管理理论和工具、病历书写与患者安全、输血与临床用血安全、医院感染与用药安全、医疗纠纷防范等内容的培训6。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医院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用生动案例,为准医生;敲响质量安全的警钟。将病历书写和核心制度落实情况,与专业技能等同,作为轮转目标考核内容7。(3)针对低年资住院医师,开展反转课堂;实践教育,医师反转身份,担任质量监督员;,通过病历质量评审、现场追踪检查,以问题导向;为教学目标,对病历书写、制度落实、指标完成等查找问题8,直面质量薄弱点,反思自身工作弊端,并设身处地思考质量安全改进

6、途径,鼓励主动发现问题、无惩罚性纠正问题;。以上实践教育每月开展,发现的问题具体到住院医师、轮转医师、研究生等,让低年资住院医师体会到工作责任。(4)针对各科室固定的住院医师团队,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为抓手,构建培训+检查+分析+改进;的教育模式,逐一科室深入体检,应用病历书写环节质量查检表围手术期质量安全追踪查检表危急值报告质量查检表会诊质量查检表知情告知制度查检表和临床用血质量查检表等数十个制度查检表,剖析质量与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9。由医务、质控、统计、病案等专业管理人员组成团队,对症下药,缺什么、补什么;,协助科室进行分析和改进。3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效果评价针对医院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

7、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自2016年开始,医院实施了整体规划下的多层级、多途径的教育策略。首先,形成一套由医院管理专家、临床专家授课,内容包含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病历书写、医患沟通、医学人文、质量管理理论和工具及其在患者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实践的培训体系,用于医院日常培训、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医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弥补了传统医学教育中质量安全教育的缺失,建立了质量安全方面系统和成熟的教育标准和模式。第二,将反转课堂实践教育;作为规培医师、轮转医师的必修课,引导医师通过病历检查、现场追踪和指标分析,参与质量安全检查,防范质量缺陷,发现质量问题。质量文化不再仅仅是宣传安全口号、宣讲安全故

8、事和医德医风评选,而是抓牢问题对象,从系统层面建立长效、稳定的医院质量文化10。第三,建立和完善院科两级的质量安全管理架构,使院级管理目标落地有声,各科室以质量安全指标为引导,以常态化的质量培训为保障,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分析-改进,形成自下而上的科学化、同质化、普及化自我管理11。第四,以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安全;为主题开展近200项质量改进项目,涵盖医、护、技、药、管,落实教育成果。在医院形成以质量与安全;为核心的病历质量月;、手术安全质量月;设备管理安全月;消防安全月;病历知识竞赛;质量改进项目评比;和医疗质量管理论坛;等活动,树立全员、全部门、全过程的质量文化12。通过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的实施,住院医师质量安全知识水平上升了6.4个百分点(达标率从78.5%上升至84.9%);病历书写质量有明显提升,全院乙级病历率从10%下降至4%左右;核心制度达标率(如手术安全核查、危急值、会诊、输血、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提升;应用品管圈进行质量改进的多个项目获得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以质量保安全、以质量促发展。研究通过总结经验和提出新方法新举措,从多个维度、以多种形式,开展医院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将质量文化灌注于医学教育和实践的全过程,打造医疗质量人人有责;的质量文化,提高质量与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切实落实核心制度、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