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44640713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罗田一中 方凯春 黄正长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应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模式?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生物复习的实效性?这是高三生物教师有待研究的课题。现结合我校近几年高三生物复习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浅见,供大家参考。一首先要明确二轮复习的任务,树立目标意识。对于第二轮复习来说,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二、依据考试大纲,

2、增强复习的目的性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教师必须清晰地了解考试大纲的变化,仔细分析考纲,尤其是考纲中所出现的新变化、新题型将会是考试的热点。学生对于大纲中列出的知识点要全部掌握,对大纲中不作要求的知识点,应果断放弃。如新大纲将原考纲中“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作要求”改成“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不作要求”,这一改动为细胞质遗传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的考查提供了命题依据,在备考中需额外关注。再如新考纲关于“免疫”部分增加了“非特异性免疫”,拓展了免疫内容考察的范围,增大了免疫这一知识要点的权重,从而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健康。因此,对于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和不同消化液

3、pH的差异与免疫的关系,以及干扰素在免疫中的作用等都要列入备考范围。“种群和生物群落”部分增加了“生物群落的结构”,在拓展考察范围的同时,知识的系统性更加完整;“人与生物圈”部分补充“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生态观点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和人类的发展,在备考中要给予重视。三、查漏补缺,清理盲点针对学生平时容易混淆的概念,记不住、搞不准的知识,做题时易产生畏惧心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及时解决他们复习中面临的疑问,争取不再存在知识上的盲点。可以这样做,将这些盲点知识用滚动练习的方式加以解决。四 、挖掘知识内在联系,注重

4、学科内综合, 构建知识网络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教材知识要点,二轮复习应以专题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引导学生挖掘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理解性记忆和回顾。二轮复习以市资料为依托,根椐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我们把生物学的复习划分成七个专题:细胞和细胞工程专题、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生命活动调节专题、生殖和发育专题、遗传变异和进化专题、生物与环境专题、实验专题等。实际上这些专题的名称就道出了大主干知识的标题。如果说第一轮复习中已强化了小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了章、节、单元的知识网络,那么第二轮复习中强化大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大主干知识网络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

5、研究多年高考试题知道,以能力立意为主是一贯坚持的原则,既然是能力立意,就是围绕考查某一方面的能力展开试题,而不是强调知识点和知识面,所以必然根椐某一主干知识考查能力。围绕某一主干知识展开的试题,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如知识迁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也考查了一再强调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只有知识结构化、网络化,才能在解决问题时迅速地、有效地提取知识,才能在一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根据网络结构找新途径。新考纲强化高考“知识为主体,能力为主导”的命题思想,提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

6、内在联系”,这就拓展了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内涵,不再仅限于知识网络,还可包括通过概念图、衍射图等方法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考察更具有伸缩性。如在二轮复习中,考虑到种子相关知识是高考的热点,提出以“种子”为核心概念,引导学生绘制以下概念图:花 粉胚轴柱 头穿 过 分 分 顶细胞 裂 化胚胚根 分 裂 供养受精卵 花 柱胚柄种子子叶胚乳基细胞胚 珠受精极核1、构建知识网络进入二轮复习时,我们先向学生说明二轮复习的安排和目的,说明专题的设置及专题间的联系。进入每一专题时,我们首先带领学生将本专题的知识框架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例如:第三专题: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高等动

7、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向性运动 生长素 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应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植物激素调节向性运动 生长素 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其他化学物质调节调节激素调节内环境稳态动物行为体液免疫基本方式血糖的调节体温及其调节区别联系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反射弧反射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方式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免疫健康条件反射适应非特异性免疫知识纵横:通过概念图的建构,在知识上,使原来零散的、模糊的概念系统化、清晰化;在能力上,可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与批评、反思与创新等诸多能力,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理念。大专题之下也可依据相似、相近或以关键词为中心,向相关知识发散。构建小专

8、题。如,水专题、蛋白质专题、育种专题、图表专题、能量专题、计算专题、社会热点专题等。 大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新陈代谢与能量 ( 二)、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过程: 2.酶的概念 3.酶的特性: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5.酶的分布: 6.酶的分类: 7.酶的合成过程: 8.酶的分泌过程: 9.酶的调节过程: 10.酶与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的比较-( 三)、绿色植物与新陈代谢-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 1.培育优良品种(遗传特征与育种小专题 关于种子发育结构生理等小专题) 2.其他措施 (1)合理灌溉:水分吸收、运输、利用 (2)合理施肥: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矿质元素的作用 (

9、3)防治病虫害:调整种间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防治方法包括:生物农药防治、化学农药防治、天敌防治、竞争防治、激素防治、黑光灯防治、培育抗虫植物(转基因)防治等 (4)整枝修剪:破坏顶端优势,使侧芽发育为侧枝:植物激素作用及应用 (5)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类型、氮循环、固氮作用的意义 (6)增加光照与CO2:光强与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光照时间与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光质与植物垂直分布、光能的转化、C3与C4植物(叶片结构、光合特点)比较,适当提高CO2浓度的方法有:干冰有机肥NH4HCO3肥等。 (7)适当控制昼夜温差; (四)、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1.三大营养物质

10、代谢的关系 2. 三大营养物质的比较 3.营养 健康 疾病 营养缺乏疾病 营养过剩疾病 传染性疾病发病 遗传病 免疫疾病 内分泌失调发病 (五)、微生物的代谢、营养及生长 1.微生物类群 2.微生物代谢的产物 3.组成酶和诱导酶 4.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5.植物、动物、微生物培养(营养)比较 6.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7.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8.微生物生长曲线与生长速率曲线五、演练高考真题,熟悉高考题型,注重反思,提高应试能力复习的最终目的是解答高考题,二轮复习中适当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但一定不能搞题海战术。高考试题设计坚持“稳中求改,稳中求变”的原则,也不回避已考过的

11、内容,往往会更换角度重新命题,以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体现命题的连续性,如关于有关激素与血糖调节试题高考连续出现,生物工程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学生通过演练近几年高考题可亲身感触高考题的命题思路、设问方式,从中感悟解题技巧。让学生做近几年高考试题和上海卷试题,对提高学生的考感和应试能力会有不小的帮助。告诉学生演练高考真题时最好不要去看答案,而应该自己想出或列出答案要点,然后再和给出的参考答案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注意两个答案的区别。要明白命题人给出那样的答案思路在哪里,自己当时做题的思路在哪里。然后再找出思路差异的原因,必要时老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六、重视规范性答题的训练历次大小测验均有学生因答题不规范

12、而造成大量失分。而引起的原因很多,如审题不清、用词不准、思路不清晰等。但这些问题只要我们平时训练稍加注意就可能避免或减少。建议注意以下方面的引导:1 审清题目再答题2 答题要分清主次,把握要点。通过审题知道什么该答,什么详答。不能每个题都是去下大包围说一大通又没有切到要点和关键,更不能前后矛盾,或出现错误。3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主要体现在简答题上。如实验分析题中的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等应明确区分,不能混为一起顺序、层次不分。4 准确用词。生物学术语一定要准确。在对一些现象及过程的描述中应结合题干的信息准确用词。例如“我们要探究植物中某物质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抓

13、住“抑制”导致的现象是生长缓慢或生长不好。而不能用“死亡”代替“缓慢”等。又如酶活性的描述中是“活性降低”还是“失活”应明确区分。七、加强实验复习 渡过理综瓶颈高考成败在理综,理综成败在实验,由此可见实验在高考中的地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对于实验与探究能力也有明确的要求。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知识考查更是高考知识考查的重中之重,在主观题中几年高考都占50%以上,在一些选择题中也考察了实验的思想和方法,但实验题也是考生的软肋,在此失分也特别多,因此二轮复习中的实验专题一定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充足的准备。如何把握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的要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这就要求既要

14、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又要有一套科学的复习方法。三.实验专题的具体复习方法五、强化对实验的探究训练1要吃透教材实验,理解记忆其实验原理、目的、材料、操作方法、步骤、注意事项、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的依据等。2要改变传统的课本上怎样说,我们就怎样做的习惯,要强化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操作方法,换用另外一些仪器或材料可否做同样的实验,尽可能把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设计替代性小实验。3掌握解答题实验题的技巧。解答时,一定要遵守实验题的解析思路,即首先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再进行选材、准备,然后设计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在完善设计步骤的时候,要关注实验材料和用具的使用情况,把给出的步骤里面用过的材料和用具进行统计,思考剩余的材料、用具的作用,再结合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完善实验步骤就会水到渠成地解决。 最后,高考不光是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比拼了学生的心态,而学生经过一轮复习,身心都很疲惫,特别是一些学生在一轮复习后成绩还不太理想,在二轮复习压力更大,学习更苦的环境中很容易迷失,这就要求老师在做好复习知识工作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