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44615165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锦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盘锦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盘锦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盘锦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盘锦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盘锦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锦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盘锦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听力部分 (共1题;共7分)1. (7分) 读一株紫丁香,品味探究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1) 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棵紫丁香?(用原文回答)(2) 第三节“

2、绿叶沙沙”像_,第四节“盛开的花儿”像_。二、 基础运用 (共9题;共48分)2. (6分) 比一比,再组词。炉_尖_巴_灶_天_吧_3. (2分) (2017六上郑州期中) 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ling)娘儿俩 (lo)落下病根 (bi)松柏 (shn)扇动B . (sng)丧葬费 (hun)还钱 (di)等待 (j)拮据C . (qing)勉强 (du)星斗 (pn)喷香 (tio)调停D . (si)塞外 (fn)分量 (l)一缕 (ch)差不多4. (2分) (2019五上椒江期末) 小宇在日记中写“若有一人滥竽充数,那这个团体就有了xi疵”时,发现自己不会写“

3、xi疵”的“xi”,就去查字典,根据字义,确定“i疵”的“xi”是( ) A . 遐xi远:迩(远近)方想。长久:龄(高龄)。B . 暇xi空(kng)闲,没有事的时候:得无自顾不(连自己都顾不过来)。C . 瑕xi玉上面的斑点。 喻 缺点( 连 疵):瑜互见纯洁无不掩瑜。D . 點xi聪明而狡猾:狡慧。5. (2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意思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 . 赞叹不已 事已至此B . 无穷无尽 言无不尽C . 身临其境 居高临下D . 喜出望外 德高望重6. (2分) 下面两组句子中只有一组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把它选出来( )。A .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从这以后,楚

4、王就更不尊重晏子了。 B . 严刑拷打算得了什么?严刑拷打不算什么。7. (2分) 以下四句,( )是感叹句。A . 危险!快走开!B . 这儿的花真美啊!C . 我已做完了第一题。D . 你弟一题做得怎样?8. (7分) 古诗名句及名言积累。(1) 黄沙百战穿金甲,_ 。选自从军行。(2) _,没在石棱中。选自塞下曲。(3) _,匹夫有责。清顾炎武(4) 读书不忘报国。_。苏步青(5) _,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_?(6) 抛弃时间的人,_。英国 莎士比亚9. (11分) 根据语境填空。 (1) 填写歇后语 这个地方不大,但什么行业都有,真是1狐狸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对乌鸦说尽了好话,准是2

5、别看乌鸦是地球上的清道夫,得了奖章,可是要让他上台唱歌,那可是3你心里有什么话就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别4(2) 填对联或诗句。 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了不少地方旅游。在旅游胜地,我还收集了不少对联:“水天一色,1”写的是湖南岳阳楼的天水风月;“2,烟霞舒卷画图中”说的是风景如画的北京颐和园:“3,4”赞的是济南大明湖的荷柳山湖。大自然是画家,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画卷。诗仙5行船看到了“6,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天门山美景:诗人杜牧深秋时节,在山上看到了“7”的枫林晚景10. (14分) 按要求做一做。 (1) 我来选一选。(填序号) 毛茸茸 圆溜溜 呆头呆脑 健壮 笨拙我最喜欢的玩具是维尼熊。维尼熊有着

6、_的耳朵,长着一对_的眼睛。别看他_显得有点_,可是他的身体可_了。(2) 我来选一选,猜一猜,填一填。 A接着 B最后 C先美术课上,杨老师教我们做手工。我拿了一张广告纸,_从边上折起,一正一反地折一厘米宽,直到折完为止,_把它对折,_用胶水把中间粘住。一件漂亮的手工作品就呈现在我的眼前。打开它像孔雀开屏,好看极了。扇一扇,凉爽极了。我猜到了,它是_。(打一物品)(3) 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的玩具,试着写写吧!注意:写出它是什么,长得怎样,颜色是什么,你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要有一定的顺序。 三、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9分)11. (19分)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

7、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d di)造一杆(n n)大秤(chn chn),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_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_”也有的说:“办法倒(do do)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1) 给文中划线的字选

8、择正确的读音 得_(d di) 一杆_(n n)大秤_(chn chn) 倒_(do do)(2)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有了大秤也不成啊_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_”(3)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_ 重_(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大象的_。这句话把大象的身子比作_,把腿比作_。 (5) 读句子“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想一想,去掉这句话中加下划线的词“才”可以吗?为什么? (6) 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 12. (20分) 课内阅读。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而现在,这些裂缝

9、正好用来玩竹节人。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 , 也永不会倒下。竹节人手上系(j x)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xi h)人、叫得更响的名号。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1) 给选文中的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根据意思写词语。

10、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_没有来由。_(3) 找出选文中的一个夸张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 选文写出了竹节人的玩法有( )。(多选) A . 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号称“齐天小圣”。B . 手上装两根废弃的钩针,号称“金钩大王”。C .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取一个更响亮的名号。D . 胡乱对打。(5) 从选文第三自然段画横线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 写作部分 (共2题;共23分)13. (18分) (2016六上高邑期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喜爱梅花,他们或以梅寄情,或以梅言志,南宋诗人就在卜算子咏梅中写了

11、:“无意苦争春,_。”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后,反起意用之,他写道“已是悬崖百丈冰,_。”我还知道其他写梅花的诗句:“_,_。”(2) “柳”是美好的象征,请你写出两句关于写“柳”的诗句:“_,_。”(3) 茶手短衣紧袄,利索地把拣好的鲜叶芽倒进_,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停地翻拌。_,忽而搓,忽而捺,_,嫩叶如同_,煞是好看。(4) 用奇谋孔明借箭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_这篇文章中你喜欢的人物是_,因为_。(5) 此时,周围寂静无声。你一卷在手,犹如独自走在_,犹如与挚友小聚,_。当那诗句一一闪过时,你会感觉到一种心境澄澈的享受、一份激情、_你会随着那纵情的声音,翻过峻峭的山岭,越过广

12、阔的平原,蹬过_的小溪读完这段话你的眼前是否也展现出自己读书时的情景?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并说明推荐理由。_14. (5分) 想一想:桑娜收养西蒙的孩子以后,他们家里的生活会如何呢?这两个孩子在他们家里生活得如何呢?请你展开想象,续写穷人,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听力部分 (共1题;共7分)1-1、1-2、二、 基础运用 (共9题;共48分)2-1、3-1、4-1、5-1、6-1、7-1、8-1、8-2、8-3、8-4、8-5、8-6、9-1、9-2、10-1、10-2、10-3、三、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9分)11-1、11-2、11-3、11-4、11-5、11-6、12-1、12-2、12-3、12-4、12-5、四、 写作部分 (共2题;共23分)13-1、13-2、13-3、13-4、13-5、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