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22清塘荷韵同步练习1河大版试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4461306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22清塘荷韵同步练习1河大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22清塘荷韵同步练习1河大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22清塘荷韵同步练习1河大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22清塘荷韵同步练习1河大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22清塘荷韵同步练习1河大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22清塘荷韵同步练习1河大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22清塘荷韵同步练习1河大版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大版八年级上册22清塘荷韵同步练习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徘徊 旖旎y 翘盼qio 睥睨p B. 擎天qng 旮旯g 堕落du 脍炙人口kui C. 淤泥y 事与愿违wi 孤零零lng 接踵而至zhng D. 吸吮shn g 赋予y 惹人喜爱r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废力 抵御 凌驾 绝无仅有 B. 纳凉 蔓沿 细致 支离破碎 C. 矫捷 花瓣 遮蔽 迎风弄姿 D. 恢心 呈现 噪音 兴致勃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

2、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3. 用原文回答,“我的审美观念”指的是什么? 答: 4. 结合上下文,对“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人虽老而观念新,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喜欢用绿色植物来装点环境、美化环境。 B. 这句话说明作者的审美观念独到,对绿色特别偏爱,希望绿色的池水与绿色

3、的植物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C. 这句话的意思是池塘显得空荡荡的,似乎缺乏生命的迹象,配上绿色,才具有生气,才能赏心悦目。 D. 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池塘和绿色是相伴相生的两样审美事物,彼此缺了对方,都缺乏审美情趣。 5. 对作者援引周敦颐的爱莲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莲说是中国古代写莲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作者显然也喜欢这篇文章。作者写的是荷塘景色,自然地联想到这篇文章,援引它,与读者分享。 B. 爱莲说是借物喻人的佳作,它的主旨是赞誉正直高洁的君子品性,这与作者高尚的节操相契合。作者援引爱莲说,表达了他对这篇佳作的由衷喜爱。 C. 爱莲说使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篇,作者引用它,意在打开读者

4、广阔的联想想象空间,玩味荷花美好的形态与精神气质。 D. 作者援引周敦颐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爱莲说,用以表达中国人都是喜爱荷花的,他也不例外。 6. 用原文回答,作者的“心病”是什么? 答: 7. 下列句中画横线处应填上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_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_壳而出,不至永远_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_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A. 敲 脱 藏 扔 B. 砸 破 埋 投 C. 锤 穿 躺 丢

5、D. 击 钻 没 掷 8. 结合上下文,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 A. “疑云”指的是“我”怀疑池塘中生长的不是“我”撒播下的洪湖莲花,而是其它品种的普通的莲花。 B. “疑云”指的是“我”怀疑池塘中生长的不是真正高质量的洪湖莲花,而是一般的水浮莲。 C. 作者把池塘中生长出的莲花称作是“洪湖莲花的子孙”,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把洪湖莲花写活了,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D. 这一句不仅能表现出作者对莲花终于长出的喜悦,字里行间还隐含着作者对洪湖莲花的喜爱。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些红艳耀目

6、的荷花,高高的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 9. 概括这段描写的荷花的外形之美和内在气质。 外形之美:_(不超过16个字) 内在气质:_(不超过12个字) 10. 引用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 11. “岂不大快人意也哉!”是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 12. “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的名句,这句话

7、蕴含着什么深刻哲理? 答: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叙事与抒情相伴相生,记叙作者种荷的曲折经历的同时,充分抒情,荷花的变化,牵动着作者的情绪,引发作者的人生感悟。 B. 本文的主旨是表达作者体悟的人生哲理: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C.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记叙精心种莲、苦苦盼莲、欣然赏莲的过程,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超群脱俗、端庄正直、洁身自好的荷花的喜爱、欣赏之情。 D. 本文联想丰富,充满理趣,语言生活化、口语化,清新,流畅。【试题答案】 1. A 2. C 3.

8、 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当然是荷花。 4. C 5. D 6. (可)我们楼前池塘里独独缺少荷花。 7. B 8. A 9. 外形之美:红艳耀目 亭亭净植 卓然挺立 迎风弄姿 内在气质:洁身自好 睥睨一切 10. 在结构上起到承接和过渡作用:承上句门前荷花红艳耀目,由这首诗过渡到写门前池塘中呈现一派西湖景象,抒写燕园的池塘和荷花能够跟西湖景象媲美的愉悦心情。 11. 用反诘语气表示肯定意思,有增强语气,强调大快人意的效果。 12. 这句话既揭示了自然规律,也揭示了社会规律: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永不停歇。这条规律鼓舞人们不畏艰难险阻,为理想而奋斗,理

9、想最终一定会实现。 13. B 作文:内在与外在 朱自清与季羡林先生分别在荷塘月色和清塘荷韵中写了荷花,都把荷花写的很美,但是这两人笔下的荷花的美是不同的。 朱自清写荷花之外,还细细描绘了四周的景色宁静、和谐。而他笔下的荷花正是在这优美的环境中的,自身也是美极的,准确的说是好看极了。“曲曲风致了。”这一段说,已是把荷花外在的美写到了极致。 而季羡林先生则不同,他虽写了荷花的外在,却是为了反映荷花的内在美。他笔下的荷花给人以一种有力量,有毅力,有生命力,且非常纯洁的感受,这并不在描绘美景,而是用荷花的内在美震撼人们的心灵。 总结一下,朱自清写的是美景,而季羡林写的则是荷花的优秀品质。一个外在,一

10、个内在,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色韵之别 荷塘月色与清塘荷韵虽然同是写荷花,但“荷色”与“荷韵”却是截然不同的。 朱自清先生由于心情忧郁而出门赏荷,荷色出于一时之间,且是大学内他人所栽。而季先生的荷韵却出于四年漫长的等待之中,那几百朵荷花全是他亲手所种,每一朵里都包含着四年来他对荷花倾注的希望;二者对荷花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朱自清赏出了偶得的美景,借景抒发了自己苦闷的心情,也许在深夜回到家中时,此景便会慢慢淡化;而季先生的荷花却是他艰辛之中所得,每日每夜都将荷花藏于心中,永远不会忘却。 此外,朱自清将荷塘中的荷花以及月色、杨柳所构成的画面当作景致来欣赏;而季先生的荷花产生之时,它们的意义已经远比一片美景要深得多。朱自清对荷花充满了欣赏的逍遥情趣,而“季荷”之中的却是李老先生的一片苦心。 荷花的年龄 随着作者年龄、写作风格和内心思想的不同,活跃在他们笔下的相同事物,也常常是相差甚远的。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的是一种灵动,一种清逸,季羡林的清塘荷韵表达的却是由荷花生长的前前后后所带来的欣喜和激动,并没有对美丽风景的过多叙述。荷塘月色看似轻松却又不免有一丝压抑,清塘荷韵则是和所有的不愉快完全没有关系,从始至终都沉浸在欢愉的心情里,让人不禁想分享作者的喜悦。 同样的荷花,有中年的,还有老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