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日语1 课文翻译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446130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日语1 课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级日语1 课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级日语1 课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级日语1 课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级日语1 课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日语1 课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日语1 课文翻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世界。中日本语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并无广泛使用的世界通用语,英语、法语、拉丁语等语言虽然在一定区域 内广泛通行,但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覆盖全世界。确切的说,有一些语言在地球的某些地域内 成为了地区通用语。比如苏联地区的俄语,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汉语主要指的是其中的 “普通话”,东非地区的斯瓦希里语等。至于日语,则正站在成为地区通用语这条道路的起 跑线上。在东亚、东南亚、西太平洋一带,日语越来越成为沟通交流的语言纽带。随之而来 的是日语学习者的增加,以及日语的普及。然而问题是存在的。使用地区通用语的人和不使用的人之间,是无法顺利交流的。以日 语为例,日本人与中国人,日本人与泰国人,日本人与澳大利亚人

2、之间,就无法使用日语交 谈。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一个泰国人和一个澳大利亚人相遇,或许他们会使用日语交流。所 谓的“国际语”便是这么回事。遇到外国人时用什么语言与其沟通,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才刚 刚起步。日本人在和泰国人对话时常使用英语,而遇到意大利人时说法语比较方便易懂,这 种现象使人们开始思考此类问题。当然对英语人群和法语人群不需要进行研究,这是因为英 语和法语已经相当的国际化了。简单的说,日语被外国人用来互相交谈之日,便是日语成为 国际语之时。于是,可以确切引出一条重要的结论:日语将不仅仅属于日本民族,我们不能再继续把 它作为私人财产来占据,必须将其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来看待。不仅是日语,日本文

3、化也是如此。例如柔道,这项日本特有的运动,长久以来都被看作 是日本人的专利,但随着其在欧洲国家的普及,柔道也走进了奥运会。起初,日本选手尚能 保持在奥运会上的优势,但荷兰选手格辛克的出现打破了日本人的垄断。柔道现已国际化了。 日常生活方面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寿司,不再只有日本人才能享用了。在经历了种种演化 之后,寿司在美国风行一时,据说仅加利福尼亚就有数千间寿司店在经营,食客自然大都是 西方人。寿司也已经国际化了。柔道和寿司在不同的文化里发展,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将 不再记得它们起源自何处。其实,所谓文化即是如此。某一个文化现象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 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间

4、传播,于是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也许,日语起航离开自己的母港, 驶向远方的日子已经接近;更何况一部分日语词汇早已到达了彼岸。3 : M( M! F c0 y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又一个重要的结论。我们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日语,并把它看作自己的私有 财产;与此同时,当非日语地区的人用日语和我们交谈时,我们会觉得耳朵里听到的日语非 常怪异和不完整。这种感觉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体会。于是,我们这些以“美丽的日语”而自 豪的日本人,或许会觉得这种所谓的日语简直令人恶心。然而,我们应当接受这种“恶心的 日语”。既然不再将日语看作私有财产独占,那么我们就应当宽容地对待它;当听到不合理 的表达方式和稀奇古怪的用词的时候

5、,我们应当尽可能去理解它们。因为想要让外国人的日 语和本地人完全一样,其困难程度不可想像,因此妥协是必须的。不这样,日语的国际化便 无从谈起。或许那些坚持日语传统的人会难以接受,然而时间将会告诉他们,停滞不前是没 有出路的。关于国语,战前屡次出现激烈的争论。而日语国际化这一崭新的课题,给国语问题带来了全 新的理念。在国际化的大趋势面前,历来仅作为国内文化问题讨论的国语,需要我们重新审 视。“国语意识”极强的日本人,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将日语和别国语言进行比较。 但和英语、汉语、拉丁语相提并论时,我们似乎应当抛弃这种心态。日语并非拥有独一无二 的地位,和世界上众多其它语言站在一起时,日语只是

6、极普通的一份子;不过虽说如此,想 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或许并不容易。用“相对主义”看待日语是相当开明、进步、符合国 际趋势的,但也有针锋相对的观点。对所谓“国语的精髓”抱残守缺,认为日语“至高无上” 的大有人在,更有人鼓吹“日语兴邦”、“日语是国家赖以生存的神之道”等言论。如何解决 其间的深刻矛盾,尚需我们的努力。国际化了的日本语不一定在形态上有多少明显的改变,尽管如此,想要去保护所谓“国 语的精髓”,恐怕是不大现实的。其实自明治时代以来,日语一直在变化,词汇不断丰富, 语法和表达方法不断实用化和规范化,而国际化了的日语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相对的, 国际化也可以带动日语更加现代化。无论如何

7、,日语改革有着强大的内在动力,这是不可忽 视的。第二課一O屋根O下疋年老了要选择居住方式的时候,会有哪种形式呢?是和孩子一起住,独居又或者是住养 老院呢?一种和以前的居住形式都不同的,和他人相互扶持成火灾在同一屋檐下的全新 的“最后的住处”这种形式如今逐渐诞生了。速水 澈在仍然保留着水田和旱田的神奈川县伊势原市的郊外,一片能眺望到富士山的略高的地 方,有一所名为“榉树”的集体住宅,在那里生活着三位老人和两位医大的学生。大约 20 块榻榻米大小的起居室上下两层空间被打通,并且装有天窗,给人一种开放感。 一楼是和式房间,二楼分别有三间铺木质地板的房间,加上厨房和卫生间大约有30 平米。 共同洗澡间

8、有个舒适宽敞的丝柏质浴盆。房租6万5 千日元。包括伙食费全部一起12万5 千元。做菜是由住在附近的房东岩崎弘子(58 岁)负责,做饭,做酱汤,盛饭等等就由居住 在这里的全体成员分担。大家围坐在餐桌旁热热闹闹得就像一个大家庭。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谈笑说些“那里的医生经常给我看病,真是风度翩翩啊”。之类的话。居住近两年的秦女士(72)说:(住在这里)有一种有人陪伴的感觉。我就在这里养老 送终了。曾经一个人独自居住在东京 四谷的秦女士,三年前失去了至亲的男友。当时她感到没 有活下去的动力了。不知道将来该去投靠谁。那个时候,住在伊势原的妹妹告诉秦女士说榉树之家在招募居住者,虽然当时她很犹豫 要不要离开住

9、了30 几年的四谷,但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她说:“来了太好了。以前吃住都 很不规律,现在一日三餐都规规矩矩地进食,原本40 公斤体重都增加了10多公斤。”秦女士在那里也交到了新朋友。很早就住在伊势原的老人们也聚集在岩崎在起居室里开 办的绘画书信教室里,擅长绘画的秦女士很享受一个月两次的绘画书信课堂。 白天,榉树 之家的玄关是不上锁的。住在附近的一些老人闲逛到这里,大家就一起聊天。(现在榉树之 家)成了一个面对地域开放的集会场所。年轻的居住者也很享受这里的生活。东海大学医学部的木矢绚子(19)来自广岛。去年 春天,入学的时候就开始住在这里。木矢说“虽然和大家年龄层不同,但是可以轻松地谈笑, 懂得

10、了怎么跟同性女性交流。”木矢早上离开的时候都会对在起居室的秦女士们说“我要出 门了”。岩崎是因为照顾婶婶(86)的经验而想到创办“榉树之家”的。近十年前,没有子女的叔叔婶婶从千叶搬到了伊势原。要想给上了年纪的夫妇租房实在 是太困难了。因为既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又要考虑支付能力。后来总算找到了房子,但是八个 月左右之后叔叔就去世了。 岩崎说:自从叔叔去世之后,我就开始经常在半夜接到婶婶的 电话,一想到她如果倒下了之类的事,心就跳得厉害。并且婶婶经常会打电话说厕所的水关 不住,灯点不燃的话该怎么办。”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岩崎就急忙赶过去。深刻体会到老年人想获得居住场所的困难和每天在不安中生存的感觉。“

11、(当时就想)肯 定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那好,不如我来创办一个这样的公共住宅吧。”岩崎的婶婶成了榉树之家的居住者。她说“来这之后血压也稳定了。以前一直逃避的不 肯做的白内障现在也做了手术。受到了居住在这里的,同样有过在眼睛上动手术经历的好朋 友的鼓励,才拿出了勇气来的。能和姐妹一样的人住在一起真是幸福啊。” 岩崎不想只是创 建一个让老人们寂寞地生活的地方,而是最初就倡导让大学生们也入住,让不同年代的人住 在一起,相互激励,让生活更有乐趣。 岩崎在榉树之家的旁边又建了一栋公寓。在那里, 有小孩的一家还有年轻的公司职员们等四家人住在一起。她说“有意识地让不同年龄层的人 住进来了。”有时年轻的妈妈会带

12、着宝宝过来,十年来,大家都会来参加岩崎组织的一年两 次的义卖会。 有着家政服务员经验的岩崎这样说到:“上了年纪,身体也老了。但是内心的 渴望却不断高涨(希望和他人生活在一起的希望)。和他人一起生活是有些困难,但是大家 互相帮忙,一起努力生活的话,都能有个更丰富美好的晚年。”摘自朝日新闻早报第三课 说话的目的和所使用语言的形式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这就不用说了。即使同样是嘴里说出来的话,像电视和收音机一样 通过语音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书面语也和口语明显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状况,但是不管是什么情况, 都有各自说话的目的。有时我们会把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感情自言自语的表达出来,

13、或者有时 想传达某些信息给朋友。更进一步,有时说话人想通过谈话让听话人做某件事(想让听话人 按照说话人所说的去行动)就这样,在我们说话行为的背后肯定有某种目的的存在,因此说 话这个行为才成立。在这里我们必须考虑的是,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话的目的和所用的语言 形式未必一致。简单来说,我们说话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应该和我们所要表达的目的是一致的, 但是事实并不那么简单。例如,我们在屋里从窗子向外眺望。突然,天阴下起雨来了。看到这种情况有时我们会 自言自语地说,“啊,下雨了”,即使没有听众,这种行为也是经常存在的。如果要是想把下 起雨来了这件事传达给家里的某个人,我们就会说“啊呀,下起雨来了”这种能明确的

14、把下 雨了这件事传达给别人的表达方式。更进一步,如果说下起雨来了,必须把晾在外面的衣物 收起来,想要传达让别人收衣物的意思的时候,我们会使用“啊呀,下雨了,吧洗的衣服收 进来吧”这样的表达方式。但是这就如同图1 所示的一样,这几种表达,分别想要传达的意 思是自言自语的说出自己的判断和感情,想要吧这件事传达给别人,或者进一步想以这件事 为理由,让别人行动起来(这几种表达方式和她所要传达的意思是一一对应的)。但是,我 们要是反省一下就会发现,在这几种情况下,我们实际所使用的表达形式未必都遵守了这种 一一对应的规则。例如,当下雨了想让别人帮忙把晾在外面的衣物拿进来时,我们未必就会使用把衣物拿 进来这

15、种命令的表达方式。有时候我们只需要说“雨下起来”就能够把不得不把衣物收进来这个意思传达给听话人。 当然有时候根据情况不同,也会有以下对话。“下雨了”“下雨了怎么了啊”“外面不是晾着衣服么?不明白该怎么做?”即使是这种情况,最初的那句“下雨了”也是想要启发别人吧衣服收进来。对于那些听 完了这句话却不明白它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而反问“下雨了怎么了啊”的人,说话者就会回 答“不明白该怎么做吗?下雨了外面晒着的衣服不是会被淋湿吗?”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情况下我们说话的目的和所使用的表达形式是有一定的不同的。例 如,好几个人正在工作的时候,一位领导进来了,并且嘟囔了一句“真冷啊”。这个真冷啊 也许就是领导在

16、外面感觉到寒冷随口说出的话,或者是这位领导想告诉大家“外面很冷啊”, 也可能这个领导是为了让在场的各位采取某种特定的行动才说的话,如果是最后一种情况, 也许这位领导是要向大家传达如下的意思:外面真冷啊,结果进到屋子里一看屋里也很冷, 再看一下窗子,再看一下窗子竟然开着。外面这么冷为什么还开着窗子呢?本来这种情况下, 这位领导该说“外面很冷啊,关上窗户”,但是这里如果不考虑人际关系的话是不行的,所 以领导并没有采取直接命令的说话方式,而是说了句“真冷啊”通过这句话,领导希望听话 人听了这句话后会琢磨其意思,然后会发现“啊,窗子开着!”接着采取行动关窗子。当然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使用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来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思使之行动,相反,也有 人倾向于以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命令,依赖和请求。对于表达方式,各人有各人的选择, 但是除了考虑到各人的想法不同之外,也要考虑到各种表达方式的一般意思倾向。现在客观 上我们还不能证明这种倾向,但是即使是英语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