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精选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44563344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精选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精选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精选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精选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精选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精选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精选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真题精选1注意:图片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卷面总分:60分答题时间:240分钟试卷题量:60题练习次数:3次 单选题 (共28题,共28分)1.比较法估价中,可比实例成交日期之后发生的下列事件中,不需要进行市场状况调整的是()。 A.所在区域的消费者观念发生了变化 B.国家调整了房地产的税费政策 C.国际与国内均出现了通货膨胀 D.对可比实例进行了装修改造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市场状况调整的含义。选项D很明显要做的是房地产状况调整。由于可比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价值时点不同,市场状况可能发生了变化,如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利率上升或下降,

2、消费观念有所改变等,导致了估价对象或可比实例这类房地产的市场供求状况等发生了变化,进而即使是同一房地产在这两个不同时间的价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市场状况调整,消除成交日期的市场状况与价值时点的市场状况不同造成的价格差异,将可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的价格调整为在价值时点的价格。参见教材P194。 2.运用比较法评估某套住宅的现时市场价格,选取的可比实例建成时间与估价对象建成时间相同,2年前公开挂牌出售,成交日期与价值时点相差1年,该类住宅因使用损耗导致每多使用一年价格下降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可比实例成交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 A.100/101 B.1

3、00/100 C.100/99 D.100/98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房地产状况调整的方法。即把可比实例在1年前的房地产状况,调整为现在价值时点的房地产状况。在百分比调整中,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应以估价对象状况为基准(100)来确定,可比实例成交日期与价值时点相差一年,该类住宅因使用损耗导致每多使用一年价格下降1%,一年前的房地产状况得分为101。因此:可比实例在自身状况下的价值1/(1+1%)=可比实例在估价对象状况下的价格,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0/101。另外可以推断:1年前的房地产状况损耗小,其房地产状况比价值时点的房地产状况好。所以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小于1。用排

4、除法,也只有选项A正确。参见教材P202。 3.某宗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期限为50年,土地出让合同约定不可续期且到期无偿收回地上建筑物,至今已使用10年,建筑物剩余经济寿命为55年。该宗房地产正常情况下每年可获得净收益15万元,报酬率为7.5%,该房地产的收益价值为()万元。 A.188.92 B.194.62 C.196.25 D.198.18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净收益每年不变的公式。价值时点,土地剩余使用年限为50-10=40年,土地出让合同约定不可续期且到期无常收回地上建筑物,则建筑物剩余收益期为40年,年净收益为10万元,报酬率为7.5%,则:参见教材P221。 4.

5、关于收益法中收益期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正常市场和运营条件下估价对象未来可获取收益的时间 B.在正常市场和运营条件下估价对象过去和未来可获取收益的时间 C.自估价对象竣工投入使用时起至未来不能获取收益时止的时间 D.自价值时点起至估价对象未来不能获取净收益时止的时间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收益期和持有期的测算。收益期是预计在正常市场和运营状况下估价对象未来可获取净收益的时间,即自价值时点起至估价对象未来不能获取净收益时止的时间。参见教材P238。 5.政府因救灾需要而征用某房屋,半年后返还,下列项目中,不应作为补偿项目的是()。 A.征用期间导致房屋毁损的价值损失

6、B.征用造成的家具、物资等动产搬迁费用 C.征用期间租赁经营损失 D.征用期间市场上类似房地产的增值差价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房地产征收和征用的需要。征用房地产不仅应给予使用上的补偿(补偿金额相当于租金),如果房地产被征用后毁损、灭失的,还应根据实际损失给予补偿。例如,房地产被征用后毁损的,补偿金额应包括使用上的补偿和相当于被征用房地产毁损前后价值之差的补偿;房地产被征用后灭失的,补偿金额应包括使用上的补偿和相当于被征用房地产价值的补偿。在房地产征收、征用中不仅需要评估房地产价值和租金,有时还需要评估因征收、征用房地产造成的家具、电器、机器设备、物资等动产的搬迁费、临时安置

7、费和停产停业损失。参见教材P20。 6.下列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中,不属于经济因素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汇率波动 D.税收减免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因素。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物价、利率、汇率。选项D属于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制度政策因素中的税收制度政策。参见教材P142146。 7.运用假设开发法中的动态分析法评估在建工程的市场价值时,在延迟销售情况下,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对应的房地产市场状况应是()时的房地产市场状况。 A.价值时点 B.开发完成 C.未来延迟销售 D.销售完成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

8、考查的是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当房地产市场不够好而需要延迟销售的,则是预测它在延迟销售之时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下的价值,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对应的时间是未来延迟销售之时。参见教材P350。 8.下列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行为中,错误的是()。 A.根据某银行的相关招标要求按照正常评估收费标准收取评估费 B.承接所在城市行政区外的房地产转让估价业务 C.聘请其他专业机构参与完成一项以房地产为主的整体资产评估业务 D.利用过去为房地产权利人提供估价服务中获得的所有信息资料,为欲购买该房地产的投资者提供最高出价评估服务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房地产估价职业道德。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估价机构应对估价活

9、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应妥善保管估价委托人提供的资料,未经估价委托人同意,不得擅自将其提供给其他个人和单位。参见教材P3738。 9.关于估价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估价目的取决于委托人对估价的实际需要 B.任何估价项目都有估价目的 C.一个估价项目通常有多个估价目的 D.估价目的限制了估价报告的用途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估价目的。选项A正确,估价目的是估价委托人对估价报告的预期用途,它取决于委托人对估价的实际需要,即委托人将要拿未来完成的估价报告做什么用;选项B正确,委托人一般不会无缘无故花钱委托估价机构估价,肯定是为了某种需要才委托估价

10、机构估价,因此任何估价项目都有估价目的;选项C错误,一个估价项目应只有一个估价目的,如果委托人有多种估价目的,应分别作为不同的估价项目;选项D正确,估价目的限制了估价报告的用途,针对某种估价目的得出的估价结果,不能盲目地套用于与其不相符的用途。参见教材P30。 10.土地利用时会受到土地用途、容积率、建筑高度等限制,这些限制条件在该宗土地的权益中属于()。 A.拥有的房地产权利 B.受其他房地产权利的限制情况 C.受房地产权利以外因素的限制 D.额外的利益或好处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房地产实物、权益和区位的含义。房地产权利受房地产权利以外因素的限制情况,例如房地产使用管制(

11、如对土地用途、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的限制)、相邻关系、被人民法院查封、异议登记等而使房地产使用或处分受到限制。参见教材P51。 11.下列对某宗房地产状况的描述中,属于房地产实物状况描述的是()。 A.建筑密度大小 B.房型设计 C.临路状况 D.公共配套设施情况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房地产实物状况的描述。选项A属于房地产权益状况的内容;选项CD属于房地产区位状况的内容。参见教材P46。 12.关于合同租金低于市场租金时的已出租房地产估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房地产转让估价应评估出租人权益价值 B.续贷抵押估价应评估出租人权益价值 C.房屋征收估价应评

12、估完全产权价值 D.房地产司法拍卖估价应评估无租约限制价值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完全产权价值、无租约限制价值、出租人权益价值和承租人权益价值。对于已出租的房地产,估价目的不同,在无租约限制价值、出租人权益价值和承租人权益价值中,要求评估的可能不同。例如,房地产转让、抵押估价应评估出租人权益价值,被征收房屋价值评估应评估无租约限制价值或完全产权价值。房地产司法拍卖估价,人民法院书面说明依法将拍卖房地产上原有的租赁权除去后进行拍卖的,评估价值的影响因素不应包括拍卖房地产上原有的租赁权,即应评估无租约限制价值;未书面说明依法将拍卖房地产上原有的租赁权除去后进行拍卖的,一般评估出租人权益价值,或者同时评估出租人权益价值和无租约限制价值,并作出相应说明,供人民法院选用。参见教材P99。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