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院感工作计划五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4453515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院感工作计划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院感工作计划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院感工作计划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院感工作计划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院感工作计划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院感工作计划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院感工作计划五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院感年度工作计划五篇 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篇1(2692字)_年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关于印发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_-_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着力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大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的贯彻执行力度,加强医院感染专业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推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针对上年度存在问题,围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突出院感各项监测前瞻性及时效性”等问题,制订_年工作计划: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监控网络体系能效发挥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为

2、主导,坚持“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的原则,健全和巩固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我院各项院感管理制度进行及时修订,做到不断完善,力求与时俱进。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环节,利用三级监控网络组织,充分发挥临床院感管理小组作用,实现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二、依据国家卫计委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要求,分析院感工作现状,进一步完善院感制度、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可行。1、医院感染总发生率8%。2

3、、漏报率20%3、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4、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重点科室手卫生操作正确率100%,全员洗手正确率及手卫生依从性80%。6、可循环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7、多重耐药菌各项隔离预防措施100%落实。8、职业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100%。9、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1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50%。11、一次性注射,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1、每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对各科室及重点部门

4、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书面反馈意见,由检查者和被查科室负责人双签字,反馈单一式两份,由科室监控小组提出整改意见并通报全科人员,同时写出书面整改意见记录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内。2、不定期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检查,检查标准参照我院制定的手卫生日常督导考核评分表。四、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1、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院综合性监测,突出院内感染监测的前瞻性和预防性,计划开展糖尿病目标性监测与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2项。重视无菌手术切口的管理,要求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每季度将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找出感染控制的薄弱环

5、节,制定有效措施并指导实施。2、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一次,通过调查,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入性操作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病例诊断能力。3、根据等级评审的要求,对较高感染风险的科室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4、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检验科微生物室、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切断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途径,督促消毒隔离措施与手卫生的落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危害。每季度向临床医务人员反馈各项监控指标和细菌耐药情况。5、持续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

6、、医务人员手每季度进行检测,发现或怀疑有医院感染暴发迹象时,随机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检测出的问题立即责令相关科室进行整改。6、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对使用中消毒液进行检测,每季度对消毒后物品进行检测,保障消毒、灭菌质量达标,确保医疗安全。五、规范管理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对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室、人流室、内镜室等感染高风险部门进行规范管理,从建筑布局、人员配置、消毒灭菌、隔离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六、开展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工作1、制定合理的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安排合理的培训内

7、容及强度、频率,使被培训人员从接受认知到改变观念,最终影响其行为的一系列教育过程;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生动直观的进行知识宣讲,将院感知识的传播潜移默化的穿插进日常工作中,使培训教育的过程更自然,更易于接受;通过院内网、知识讲座、下发资料等途径进行院感知识的宣传;使医务人员熟悉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和处置流程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概念。2、关注我省举办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培训信息,及时请示领导,派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加培训。3、继续开展新上岗人员、实习生、进修生岗前教育。4、对医疗废物、污水处理专职人员进行岗位知识培训,指导保洁公司工勤人员院内交叉感染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1、由

8、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我院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对工作中发生的职业暴露,经评估有感染风险的职工,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抽查,定期组织培训,使医务人员提高防护意识,做到标准预防,保障自身职业安全,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八、开展手卫生宣传日活动手卫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举办一次宣传日活动,通过手卫生宣传日活动的开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同时增强对感染控制的责任意识和防控能力。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篇2(1082字)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并结合我院医院感

9、染管理工作实际,特制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1、制定全院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在工作中组织实施。所有工作人员定期考核,包括消毒隔离制度、各项无菌技术操作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等,定期培训、考核配奶员的配奶工作以及新生儿食具的消毒工作;定期培训、考核消毒员、清洁员的消毒隔离工作等。每月进行消毒工作的工作总结,认真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并解决。(有考核、有记录)培训率应90%,合格率80%。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二、

10、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监管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2、做好生物监测 每月监测物体表面(暖箱消毒前后、奶具、监护仪等)、工作人员的手、一次性物品、做空气培养等。如发现不合格者,找出原因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再次进行监测,直到合格为止。3、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4、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三、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药物人员的自身防护,以防医院感染于未然。1、加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2、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手消毒规范,并强

11、制管理。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生命,因此,监测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地控制NICU的院内感染,不但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有严格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抗感染意识,将之列入常规工作日程,做到人人重视。新生儿科NICU以“交叉感染像链条,每个环节都重要,一个环节不注意,整个链条成废料”为座右铭。医护人员自觉地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从而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人的经济负担,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篇3(760字)1、每季度组织两次院感知识培训:通过讲课、座谈、观看宣传片等方式,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

12、概论、诊断标准及监测;细菌耐药及抗生素合理利用、医院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与感染控制;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重点是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2、确切落实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监控率达100%,发现院感及时填表并报感染科;督促床位医师及时进行有关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立即包括感染科,立即隔离、救治病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协助流行病学调查,杜绝医院感染病例蔓延。3、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报告后,监督床位医师在长期医嘱栏下文字医嘱(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根据隔离类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13、4、落实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监督本科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80%;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5、监督本科室人员执行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职业防护、保洁与环境消毒的制度等各项制度具体落实。6、每季度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7、每月一次院感质量自查,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整改,持续质量改进。8、做好护工、陪护及探视者的管理。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篇4(20

14、23字)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是医院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新的儿童医院即将投入使用,院感工作将迎来新的挑战,在充分总结工作的基础上,院感科将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规范各项院感工作,针对上年度存在问题,围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突出院感各项监测前瞻性及时效性”等问题,制订工作计划:一、调整确立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和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依据医院四大中心的学科规划,调整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并根据学科设置完善院感委员会职责。二、进一步完善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

15、制度,每年召开院感委员会会议两次,研究、协调、解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突发事件随时召开专题会议。依据医院四大中心,修订完善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加强环节控制,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1、依据新的医院感染质控检查标准,每月对全院进行质控考核,同时有重点的对各科室及重点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书面反馈意见,由检查者和被查科室负责人双签字,反馈单一式两份,由科室监控小组提出整改意见并通报全 科人员,同时写出书面整改意见记录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记录内。以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执行力。2、充分发挥三级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及时监测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督促本科室医生及时上报院感病例,避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3、参加科室院感管理质控小组会议。四、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1、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2、加强手术室、产房、新生儿、NICU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强化环境监控,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