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44534372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鱼纲2015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鱼纲第一节 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课程名称:动物学适用对象:动科、动医专业大一新生课 型:新授理论课课 时:15分钟主讲教师:吴朗第十四章 鱼纲第一节 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一、整体设计思路说明本节课是动物学第十四章鱼纲的重点内容。“鱼类会游”是学生比较熟知和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有关其游泳的适应性机制却并不完全了解。因此,本节课设计的关键是通过日常所见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并掌握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二、 教学背景分析(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动物学教材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针对大一新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鱼类身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2、进行介绍,使学生在充分了解鱼类身体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并深刻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基本原理。(二) 学情分析 本人教授的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大一新生。这批学生刚从高中考入大学,学习方法仍习惯灌输式教育,主动学习能力较弱,感兴趣的东西才愿意去学。基于此,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尽可能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三、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鱼类的外形特点及鳞片类型; 2. 理解鱼类的皮肤、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特点; 3. 掌握鱼鳃的结构特点及呼吸过程。(二) 能力目标 1. 理解并能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基本

3、原理。 2. 能够灵活运用鱼类的身体结构特征解释鱼类的一些日常行为现象。(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鱼、护鱼意识。四、 教学内容设计(一) 教学重点 鱼鳃的结构特点及呼吸过程。(二) 教学难点鳞片的类型。五、 教学策略分析(一)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启发法、演示法和讨论法。(二) 教学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六、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min)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教师提问: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呢?它们有哪些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呢?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讲授新课(12min)1. 外形(1) 体型:教师举例讲授。(2) 鳍:教师

4、结合图片讲授。学生领会通过举例和结合图片讲授使学生加深印象。2. 皮肤系统(教师结合图片及生活实例讲授)(1) 粘液(2) 鳞片(3) 侧线学生思考理解图片及生活实例比较鲜活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掌握。3. 呼吸系统(1) 鱼鳃的特点(教师结合图片讲授)(2) 呼吸运动(结合图片讲授)(3) 辅助呼吸器官(举例说明,并介绍“笔架鱼肚”美食)学生理解掌握图片和生活实例鲜活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介绍“笔架鱼肚”这款美食,使学生放松心情。4. 循环系统:教师结合图片讲授。学生理解记忆图片比较形象,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5. 排泄系统:教师举例说明。学生理解记忆通过举例说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小结(1.5 min) 教师引导、补充。学生总结复习巩固知识;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思考题(0.5 min)鱼类其它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学生课后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从俗语“鱼儿离不开水”入手,然后引出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的几个大的方面,再结合生活实例从各个方面详细讲授,最后总结,在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但学生能动性体现稍有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学生探究和讨论的部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