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44364488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原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燃液体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1.加强出动加强第一出动,迅速调集增援力量,保证火场灭火剂的供给,防止出现供水间断,贻误战机。2.现场侦查与问询到场后迅速进行火情侦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掌握着火罐情况(燃烧部位、罐内可燃液体储量、罐体结构等、罐体的破坏程度)、邻近罐情况(罐内可燃液体储量、能否为空转灭火提供技术支持、受火势威胁情况)、是否采取关阀断料等工艺措施、罐区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防护堤的完好程度、地面流淌火的走势、雨排口是否已被堵死、罐区供水能力等情况。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及救援装备、利用水枪递进掩护等方法,快速将被困或遇险人员救出,撤退至安全区域并移交现

2、场医护人员。3.设置警戒区域合理设置警戒范围、合理设计撤离路线。进入燃烧区以内的人员,按要求佩戴防护装备,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严禁入内。4.灭火设施选择优先选择固定或半固定的消防设施,当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损坏时,选择大流量的移动炮、车载炮、消防机器人等移动设备进行冷却灭火,尽量减少危险区域指战员人数。5.灭火阵地设置设置阵地时,应选择上风方向进攻,当下风方向需要冷却时,消防员应着全套防护装具设置移动炮后,迅速撤离。扑救地面流淌火时,如下风方向确需设置阵地堵截火势且需要消防员进入现场时,应做好消防员的个人防护,并定时更换作战人员。6.灭火战术战术选择上贯彻“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根据火场实

3、际情况,如有人员被困,应先救人、后灭火,若条件允许,救人和灭火可同时进行;无人员被困时,按照“先外围、后中间,先上风、后下风,先地面、后储罐”的要领实施灭火战术。当着火罐罐顶敞开,形成稳定燃烧时,重点对着火罐及邻近罐加强冷却保护,再集中力量扑救着火罐;当着火罐燃烧不稳定存在爆炸风险时,人员撤出防护堤外,利用大口径、遥控灭火装备,重点组织力量对着火罐进行扑救并加强冷却保护,兼顾对受火势威胁较大的邻罐的冷却保护。7.工艺措施停止可燃液体输送泵的运转,关闭储罐阀门和输送管道阀门。对已泄漏的可燃液体进行泡沫覆盖,或稀释乳化,减少挥发、蒸发。关闭下水管道的阀门或封闭下水管道井口,用沙土或混凝土等筑堤,阻

4、止可燃液体流淌扩散。8.侦检与保护灭火战斗过程要实时进行侦检,特别是加强对现场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注重对着火罐和毗邻罐的均匀冷却,低位燃烧时要特别加强对罐体底部的冷却,防止罐体受热变形坍塌。由于轻质油储罐和可燃液体储罐大多为内浮顶罐和拱顶罐,罐内蒸汽极易达到爆炸极限受热发生爆炸,要注重对毗邻罐的冷却。9.灭火剂选择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灭火;比水重而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可用水或泡沫扑救。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最好用抗溶性泡沫进行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视燃烧面积和燃烧条件而定。10.人员防护做好现场一线指战员的安全防护,对

5、于进入火场内的人员需着避火服、隔热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并安排专人记录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需要登罐灭火时,登罐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同时做好热辐射冷却保护工作。11.预警与撤离一线指挥员应了解掌握罐体爆炸的前兆特征,主要从火焰颜色来判断,当燃烧充分,烟雾较少或无烟时,此时罐中可燃液体蒸汽浓度在迅速降低,接近爆炸下限,短时间内将爆炸,要及时发出撤离信号,按设定好的撤离路线迅速组织撤离。12.持续冷却火势熄灭后,仍需保证对着火罐和毗邻罐的冷却降温,直至温度降至安全温度后方可结束冷却。13.其他注意事项要设法将防火堤内底部水排出,防止防火堤内的水溢出,灭火战斗结束后,注重对消防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切忌直接排放。扑救有毒有害物质液体储罐结束后要根据接触毒物性质,对处置人员及车辆、装备进行中和洗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