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与解析

上传人:睿*** 文档编号:444363881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 页数:313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冲刺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3页
中考冲刺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3页
中考冲刺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与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3页
中考冲刺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与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3页
中考冲刺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与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冲刺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冲刺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与解析(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冲刺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篇【训练1】阅读春到山水间,完成问题。春到山水间刘成章小时候常听人说:“二月二,龙抬头。”抬头做甚?不得而知。今天的孩子们,恐怕更是难以明白。那么,我打个比方吧。飞机一旦抬头,就是要起飞了。龙也是这样,抬起头就要一冲上天。龙行天上,大地回春。雨润江南树,那是烟雨;风吹塞北河,那是熏风。布谷鸟一声一声地叫个不停,昆虫都从土里钻出来,互相点点头,打打招呼,然后叙说着春天的故事。烟雨熏风春来了。春是被惊雷唤醒的,一醒就是春雨绵绵,一醒就是春风拂面,一醒就是春色无边。春是被万物唤来的,一来就是朝霞灿烂,一来就是蜂蝶蹁跹,一来就是碧波荡漾。大黄牛只顾欣赏自己踩下的

2、阔大的脚窝。柳树梢头的喜鹊问柳树,是不是该泛绿了?蒲公英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却抢了春的先机,它放松地绽开大方而又谦虚的花,像暗夜忽然点亮的灯,而且这灯很多,很亮,一盏一盏地闪耀,好不炫目。黄鹂是公认的春天的歌唱家,它们施展歌喉,呼朋引伴;燕子是公认的春天的建筑师,它们翩然归来,建巢搭窝。于是,诗人挥笔写下赞美春日的诗篇: , 。春来了,所有热爱春的人,都心旌摇曳,想去踏春。我拄着拐杖,也和年轻人一起去郊外。一畦春水浇着春韭,就像浇着杜甫笔下的唐诗。而那些麦苗,已经在不失时机地返青。麦田旁,酥软的泥土享受着阳光的爱抚,冒着丝丝缕缕上升的阳气,人们正在清理去年残剩的庄稼根茬。这儿那儿的荠菜,散发着

3、亘古就有的清香,使我不得不停下脚步挖上一些,以吸纳大地赐予人的丰沛元气。附近一棵棵树木的梢头,早来的春风正在那儿戏闹,它们摇动着,抖落了厚厚的尘埃。我知道,每棵树木的枝干里,都有一条消了冰的河,它们在奔流,在喧响,在演奏充满活力的春的乐曲,从而向着繁盛的夏季勃发。春来了,我们举手向她致意,和她紧紧拥抱,在烟雨熏风之中。我居住在京城的一个大院里,院中湖上的薄冰早已融化,人们也脱去了臃肿的羽绒服。许多童车重新聚集在湖边,童车上是牙牙学语的孩子们,阳光打在他们的眸子上,眸子里尽是滟滟天真。院门外又支起了理发摊,我坐下请师傅给我剃头。春阳、春风,无阻无隔地照射我、轻拂我。一只乳燕从空中款款飞来,环绕在

4、我头顶,让人满心欢喜。“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多么传神!现在,红杏还未开满枝头呢,但许多地方早已热闹起来。最热闹的要数微信朋友圈。朋友圈就像一个成百人、上千人居住的山坳,走进这山坳,有平房,有竹楼,有窑洞,还有四合院。举目望去,家家门上还闪耀着过春节时贴上的红彤彤的对联。古时候,二月二也叫做开笔节。在朋友圈里,人们早已开了笔,争着展示春光,笔下带着春风。我看见了云南楚雄的赛装节,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男女老幼都穿着艳丽的彝族服装,赛装赛美。仅是姑娘头上戴的鸡冠帽,就让人看得心醉神迷在奇美的“鸡冠”上,用细毛线绣出了朵朵牡丹花、山茶花、蝴蝶花。人们载歌载舞,“赛装

5、赛到日头落,跳脚跳到皓月当空”。我看见了陕北的许多地方都在闹秧歌这个“闹”字,与“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脉相承打腰鼓,跑旱船,踢场子。人们都说,那是多年不见的景象了。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塞外小城榆林,这些年GDP持续高增长。小城刚举办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运用匠心巧思,歌赞着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在这些红火热闹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腮帮子一鼓一陷的唢呐手,他们真情投入,尽情地演奏,向着蓝天,向着春光,歌赞春天,歌赞生活,歌赞时代。(选自光明日报)1.书友对第段“闹”字用得传神深有同感,问你从全文读出春到山水间哪几方面的“闹”。 2.分享精彩语句环节,请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划线的

6、句子。 3.你认为下列诗句填入第段横线处,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4. 大家在讨论,选文第到段描述只是朋友圈里的“看见”,为什么能带给人“春到山水间”的真实感受?请你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训练2】阅读粉红色大车,完成问题。粉红色大车李娟自从有了粉红色大车,我们去县城就再也不坐小面包车了。小面包车一个人要收20块钱,粉红色大车只要10块钱。小车捎点大件东西还要另外收钱,大车随便装。最重要的是,大车发车总算有个准时了,不像小车,人满了才走,老耽误事。粉红色大车其实是一辆

7、半旧的中巴车,司机胖乎乎、乐呵呵的,每当看到远处雪地上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路跑来,就会快乐地踩一脚刹车:“哈哈!10块钱来了!”车上所有的孩子则齐齐地发出“嘟儿”勒马的命令声。我和60块钱挤在引擎和前排座之间那块地方,已经满满当当了。可是车到温都哈拉村,又塞进来了50块钱和两只羊,这回挤得连胳膊都抽不出来了,真想让人骑到那两只羊身上去,好在人一多,没有暖气的车厢便暖和起来了。后排座上的几个男人开始喝酒,快乐地碰杯啊,唱歌啊。一个小时后开始打架。司机便把他们统统轰了下去。这才轻松了不少。虽然乌河这一带村庄稀寥,但每天搭粉红色大车去县城或者恰库儿特镇的人还真不少。每天早上不到五点钟车就出发了,孤

8、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一路鸣着喇叭,催亮沿途一盏一盏的窗灯。当喇叭声还响在上面一个村子时,下面村子的人就开始准备了,穿得厚厚的站在大雪簇拥的公路旁,行李堆在脚边雪地上。阿克哈拉是这一带最靠西边的村子,因此粉红色大车每天上路后总是第一个路过这里。我也总是第一个上车。车厢里空荡而冰冷,呵气浓重。司机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大声打着招呼:“你好吗?身体可好?”一边从助手座上捞起一件沉重的羊皮坎肩扔给我,我连忙接住盖在膝盖上。夜色深厚,风雪重重,戈壁滩坦阔浩荡,沿途没有一棵树。真不知司机是怎么辨别道路的,永远不会把汽车从积雪覆盖的路面开到同样是积雪覆盖的地基下面去。天色渐渐亮起来时,车厢里已经坐满了人

9、,但还是那么冷。长时间呆在零下30多度的空气里,我已经冻得实在是受不了。突然看到第一排座位和座位前的引擎盖子上面对面地坐着两个胖胖的老乡那里一定很暖和!便不顾一切地挤过去,硬塞在他们两人中间的空隙里,这下子果然舒服多了。但是,不久后却尴尬地发现:他们两个原来是夫妻这两口子一路上一直互相握着手,但那两只握在一起的手没地方放,就搁在我的膝盖上;我的手也没地方放,就放在老头儿的腿上。后来老头儿的另一只大手就攥着我的手,替我暖着。老太太看到了也连忙替我暖另一只手。一路上我把手缩回去好几次,但立刻又给攥着了。也不知为什么,我的手总是那么凉车上的人越来越多,不停地有人上车下车。但大都是搭便车的几乎每一个路

10、口都有人等待。有的是坐车,有的则为了嘱咐一句:“明天四队的哈布都拉要去县城,路过时别忘了拉上他。他家房子在河边东面第二家。”或者是:“给帕罕捎个口信,还有钱剩下的话就买些芹菜吧。另外让他早点回家。”或者:“我妈妈病了,帮忙在县城买点药吧?”或者有几封信拜托司机寄走。车厢里虽然拥挤但秩序井然。老人们坐在前面几排,年轻人坐在过道里的行李堆上。而小孩子们全都一个靠一个挤在引擎盖子上那里铺着厚厚的毡毯。虽然孩子们彼此间谁也不认识,可是年龄大的往往有照顾大家的义务。哪怕那个年龄大的也不过只有六七岁而已。有一个两岁的小孩一直坐在我对面,绯红的脸蛋,蔚蓝色的大眼睛,静静地瞅着我。一连坐了三四个小时都保持着同

11、一个姿势,动都不动一下,更别提哭闹了。我大声说:“谁的孩子?”没人回答。车厢里一片鼾声。我又问那孩子:“爸爸是谁呢?”他的蓝眼睛一眨都不眨地望着我。我想摸摸他的手凉不凉,谁知刚伸出手,他便连忙展开双臂向我倾身过来,要让我抱。真让人心疼这孩子身子小小软软的,刚一抱在怀里,小脑袋一歪,就靠着我的臂弯睡着了。一路上我动都不敢动弹一下,怕惊扰了怀中小人安静而孤独的梦境。(选自读者,有删减)1.阅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文章主要情节,按顺序填入下面的横线中。司机给我羊皮坎肩取暖_父亲挤车给孩子找座_。2.本文以“粉红色的大车”为题有何深意? 3.文章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1)说说你对第段中画线的理解。 (2)赏析第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精妙之处。 5.你觉得司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训练3】阅读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完成问题。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顾晓荔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