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学论文《荀子乐论》中的思想及其实践意义(2)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69KB
约1页
文档ID:444312136
国学论文《荀子乐论》中的思想及其实践意义(2)_第1页
1/1

国学论文?荀子,乐论?中的思想及其实践意义(2) 其次,荀子的“礼〞和“乐〞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那么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那么不能不争,争那么乱,乱那么穷〞(?礼论?)人性是有欲望的,且始终存在,但外界满足这些源源不断的欲望的能力是有限的,于是产生了巨大矛盾,人们为使自己享乐的欲望得以满足,就产生了争夺、算计、阴谋,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动乱和不和谐于是塑造人的行为、标准人与人的等级关系的“礼〞就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礼〞和“乐〞的初衷是一致的,都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制度只不过,“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乐论?)音乐使人们和谐一致,礼使人们区分等级差异,“礼〞和“乐〞的总体管束着人们的思想,使人在社会中和平共处、各安其位 可见,“乐〞是实现其社会理想的途径现今人们不再似往常只为生计奔波,精神生活的体验日渐丰富,音乐、艺术也更广泛地走入人们的生活以音乐为例,当今流行音乐势力之强大不可小视,从歌曲的旋律到歌词不仅能表达,也能潜移默化的引导一个社会的风气下面本人就以荀子对于文艺的观点、美学观对当今艺术开展提一些建议。

1、名实相符、反映现实荀子思想的特点之一就是“名实相符〞,音乐也不例外一方面荀子为它正名,使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和它的作用相称,另一方面,音乐也应该是反映现实、名副其实的我们应该提倡,好的艺术应该是能反映现实的,是建立在真实生活体验之上的,脱离真情实感是无法感动人的2、人的审美能力是有异的要正确引导“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那么乐而不乱,以欲忘道,那么惑而不乐〞(?乐论?)也就是说,人的审美能力是不同的,道德水准也是有差异的,如果不正确的引导就可能走入歧途人不能无乐,乐那么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那么不能无乱〞(?乐论?)荀子认为,对于人们的娱乐要加以引导,否那么就将违背礼义,陷入悖乱而艺术就在于它能使人的欢乐情感的表现合于礼义的要求,以此感动人的善心,不致使人流于邪恶、下流、放肆以现代媒体、通讯的兴旺程度,文艺的受众出人意料的广泛,思想成熟、道德水平较高的人可以分辨出应该如何面对良莠不齐的文艺市场,反之那么可能破坏人的社会化,那么适当的引导就显得极其重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