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4401271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双基限时练(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B富哉言乎 富:深广,丰富C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家:家族D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已:停止解析C“家”指古代大夫的家族。答案C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请问其目范增数目项王B. 出门如见大宾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C. 请事斯语矣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D尧舜其犹病诸 君子病无能焉解析A条目,详情/示意;B.像/如果;C.从事/侍奉;D.担忧。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

2、D.解析A引出动作的对象/在;B.什么/怎么;C.并且/却;D.的人。答案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解析A句式杂糅,“拟采用”和“为准

3、”杂糅,可改为“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的说法”或者“我们斟酌以后拟以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C.搭配不当,“基地”与“机构”不搭配。D.宾语残缺,应改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几十年来,_,_,_,_,_,_。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ABC D解析解答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

4、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接。答案D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克:_ (2)一日:_ 答案(1)克制,约束。(2)有一天。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文:_ _(2)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_ _答案(1)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2)我

5、虽然不聪明机敏,请让我实践这番话吧。8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内容?答:_ _答案这段话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各题。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宪问)9翻译给出文段。译文:_ _答案孔子说:“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去做一个君子式的学者,不要去做小人式的学者。”10该文段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答:_ _答案孔子认为要提高修养,不要老惦记眼前的一点点私利。让

6、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内心忠诚的人,然后以此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三、高考热点11下面是某校高三(17)班两次语文考试得分情况抽项统计表。请仔细阅读下表,完成后面的题目。(1)从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_。(不超过20字)(2)请以该班学生的身份给语文老师的教学提一点建议:_。(只写正文,注意语言得体,不超过60字)答案示例(1)客观题答题情况比主观题好。(2)您的课堂很精彩,如果平时的课堂上能设置一些主观练习题给同学们探讨,相信效果会更好。12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

7、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决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然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答:_ _(2)人学的历史观。答:_ _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压缩能力。做好此题,逐层实现句与句的比较,词与词的比较,从而剔除二级信息,锁定一级信息。关键词的提取,先抓住句子的主干,因为关键词是从句子主干概括出来的。答案(1)冰冷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逻辑(2)慈悲戏剧性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