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4350022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实施方案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纽带。把农村公路建设好、养护好、管理好、运营好,是国家新时期实施振兴农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近年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但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追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部分道路仍然存在等级低、路况差、环境乱、交通风险大、运输服务缺位等问题。根据国家、省、市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区要求,制定我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农村公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为重

2、点,深入贯彻国家及其省、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围绕我区农村公路发展实际,聚焦关键问题,把握使用需求,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措施,建设与我区新型城镇化、新农村、旅游业、特色田园乡村等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百姓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公路。保基本:围绕国家、省、市及其交通运输部门“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逐项逐条,抓贯彻,抓落实,不漏项,不降低标准,保质保量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行好的各项指标。促发展:围绕辖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群众需求根本目的,梳理涉及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需求,借助“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机遇,制定配套政策,实施部门联动,争取省市支持,放大农村公路发展作用。强安全:围绕农村公路使

3、用者及其沿线群众交通安全需求,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的意见及省、市建设要求,落实区属职能部门、镇(街)及行政村公路安全职责,综合采用交通工程、交通管理、交通保障措施,改善县、乡、村道交通安全保障条件。二、主要目标全面建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政策配套的组织管理体系,县、乡、村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体系,广大人民群众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公路服务体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的交通保障体系,县、乡、村道可持续的稳步发展体系。到2018年底,达到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标准,为省及南京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建设探索经验。具体指标:公

4、路建设。通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100%,特色田园乡村等级公路通达率100%。基本完成现有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三类及以上桥梁比例达到95%。县道、乡道及通镇村公交线路的村道安全隐患治理率基本达100%,杜绝公路因素重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新改建工程项目交工验收合格率100%,同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公路管理。农村公路工作及其成效,纳入区、镇(街)考核指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维修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镇(街)农村管理机构和人员,完成定编定岗定责。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或村规民约制定率100%。农村公路路政群管(协管)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全覆盖。县乡道非穿村镇路段,及其村道有条

5、件的路段,实施路田分隔或路宅分家。公路养护。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养护大、中、小修及其保养、保洁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农村公路经常性养护率达到95%以上,路况质量优、良、中等及以上比率,县道达到90%,乡道达到80%。宜林路段,县道绿化率达98%,乡道绿化率达95%。公路运营。镇村公交通车率100%。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AAAA级(含)以上。基本形成覆盖区、镇、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三、重点任务(一)构建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服务网络1、优化路网结构发展规划。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化路网布局、建设线路和实施时序,合理配置资源,强化组织保障,实现村镇整体发展、城

6、乡一体化发展、综合交通、产业布局、全域旅游、精准扶贫等专项规划有效衔接,保持与高速公路出入口、国省道线路、城镇干道的有效对接,推进镇(街)区、重要旅游区、圩区环路建设,提高县道一二级路和乡道二三级路比例,路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推进提档升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今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项目45个计141.044公里建设。项目建议书、工可、设计等前期工作由区交通局在6月底完成,征地、拆迁及杆管线迁移、路基施工由各镇(街)在7月底前完成,路面施工由区建发集团在10月底前完成。完成优先实施通行政村双车道等级公路、特色田园乡村及规划发展村庄等级公路的改造,全面推进连(贯)通旅游景区、圩区功能等级低,以

7、及与国省道、城镇干道衔接差的连接线道路改造。3、深化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今年计划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6.495公里,完成1-2条公路安防示范路建设,同时按照国办201455号文件规定,落实区各部门和镇(街)、行政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职责,确保农村公路重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按照县道、乡道及通镇村公交线路村道安全隐患治理率100%要求,开展交通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编制农村公路典型路段或情形隐患整治技术要点,实施傍河临水路段防护、平交路段视区、事故多发路段控制等交通安全高风险专项治理工程。4、大力推进危桥改造工程。对照省、市、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项目库,梳理县、乡、村(通公交线

8、路)道危桥状态。按照2018-2020年全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县、乡、村道危桥改造计划,依照三类及以上桥梁比例95%和通镇村公交线路100%改造完成的指标,修订危桥改造计划,中小桥梁的改造或加固年度完成,大型或特殊结构桥梁2020年底前完成。(二)建成权责明晰的农村公路管理网络5、强化组织机制建设。把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工作,纳入区、镇(街)人民政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指标进行管理考核。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省、市农村公路管理规定要求,完成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定编定岗定责,落实管理经费、办公场所及其办公设施。6、提高路政治理能力。健全“区统一执法、镇村协助执法”路

9、政管理机制,即:县、乡道由区路政部门实施路政管理,各镇(街)协助管理,村道归口行政村实施管理,做到区设路政员、镇设监管员、村设护路员。完善乡村农村公路保护机制,根据“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研究出台区农村公路保护办法。7、整治沿线交通环境。统筹公路保护、交通安全、城乡绿化、特色田园、全域旅游等环境建设,重点整治过村、过镇、住宅路段的乱堆乱放乱建乱种现象,推进公路洁化、绿化、美化,实施公路的路田分隔、路宅分家、宜绿则绿。研究制定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建设标准,区交通运输局(路政部门)组织协调,各镇(街)负责县、乡道的路域环境建设,行政村负责村道路域环境建设。(三)完善科学专业的农村公路养护保障网络8、健

10、全养护组织保障机制。落实农村公路专项养护经费,按照江苏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将大修、中修、小修、保养、保洁等养护项目纳入区、镇(街)财政预算,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编制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办法,规范预算、使用、拨付、监督、评价等管理行为。编制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办法及其小修保养定额意见,建立大修、中修等工程项目库。9、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科学合理划分养护标段,实行养护公开招标制和质量责任制。大力开展公路养护市场化试点,稳定县道与国省道区级统一养护机制,试行乡道和村道镇(街)属地养护制,总结砖墙镇、固城镇、漆桥镇深度试点经验,其余镇(街)适时开展试点工作。10、强化养护质量监督管理。建

11、立以养护质量与安全为主的信用体系,适时公布养护从业单位信用记录,并与招投标等工作挂钩。深化养护质量考核工作,修订农村公路养护考核细则,落实养护质量考核责任主体,优化养护质量检查检测频率和手段,完善养护质量奖惩机制。积极推进机械化养护,县道中型机械清扫率达 100%,路面冲洗采用大型冲洗车,护栏全部实行机械化清洗,坚持使用砼快速修补、沥青冷补料等新材料新工艺开展公路小修,做好雨雾冰冻等恶劣天气的应急抢险工作。(四)建设便民惠民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11、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工程。结合全域旅游、特色田园乡村、集中居住等新要求,优化调整公交站点布局规划,满足并适应村民、居民、游客等公交出行需求。按照江

12、苏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特别是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AAAAA条件,完善公交站点选取、基础设施和服务标准建设。按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相关标准,推进实施农村与主城区标准一致的公交站亭、公交站牌建设,促进城乡公交服务均等化。12、推进区、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建设。按照“区级中转、镇级分拨、村级配送”的思路,利用现有交通、商务、供销、邮政等物流资源,结合农业、渔业、旅游、生产、生活等特点,实施农村物流网布点规划研究,完善农村物流现有设施服务功能,启动新增设施的建设,逐步推进优质适用和“进”“出”流畅的区镇村三级物流网建设。四、政策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实

13、施,充分发挥各镇(街)、相关部门作用,形成创建合力,成立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领导小组(附件1),负责我区省级“四好农村路”创建的统筹组织、政策编制、资金保障、征地拆迁等重要决策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省级“四好农村路”创建的日常工作协调和技术指导,办公室设在区交通运输局。各镇(街)成立相应工作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二)落实创建责任。省级“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区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区各部门、镇(街)作为实施责任主体,区监察委等有关部门组织督查并通报落实情况。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进创建工作有效开展。(三)强化

14、资金保障。农村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依照相关规定与现有经费渠道解决。农村公路的维修、保养、保洁资金,统筹区、镇(街)两级公共财政渠道解决。农路管理、公路运营项目资金,原有资金渠道不足部分,区财政统筹解决。同时,积极与省及南京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多渠道争取项目经费支持。(四)积极宣传引导。坚持把宣传引导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手段,贯穿“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建设全过程。要充分利用受众面广的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义、目的和作用,营造良好顺畅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氛围。对于涉及公路沿线群众生活习惯、生产经营的建设项目,需要做好事前沟通、过程交流、事后通报等工作,取得更多理解、关心、

15、支持和参与。附件:1. 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 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重点任务分解表附件1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经研究,决定成立高淳区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政策编制、资金保障、征地拆迁等重要事项。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 长:吴勇强 区委副书记、区长副组长:邢先文 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成 员:胡长明 区政协副主席、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孔令杰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杨 进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张永年 区委农工委主任许庆雷 区编办主任史季航 区发改局局长谷孝文 区经信局局长许敬华 区城建局局长管建平 区委610办主任、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陈 斌 区财政局局长王三伢 区人社局局长许海燕 区国土分局局长赵富山 区审计局局长柳小兵 区安监局局长史寿新 区环保局局长涂志华 区规划分局局长陈明敏 区农业局局长史建兵 区水务局局长芮 敏 区商务局局长胡 凯 区文广局局长王建业 国际慢城管委会副主任、区旅游局局长杨小飞 开发区党工委委员、规划建设局局长陈四水 区供销总社主任王严涛 砖墙镇镇长戴 伟 阳江镇镇长朱利国 淳溪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晓忠 古柏街道办事处主任刘海军 漆桥镇镇长陈 亮 固城镇镇长杨时平 东坝镇镇长陈 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