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技能运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4349941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教学技能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语文教学技能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语文教学技能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语文教学技能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语文教学技能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技能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教学技能运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浅论语文教学技能运用口孜镇枣园小学 白凤腾内容摘要:教学技能主要是一种引导能力。教师的作用体现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把外在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内在的东西,成为支撑自己人生成长的重要能源。教师起到的作用实际上是桥梁和梯子的作用,教学能力就是引领学生从此岸走向彼岸的本领。教学能力的形成与教师的经验、理念、学识和人格有密切关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是螺旋式前进的。关键词:语文教学技能知识结构在当前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甚至可以说起决定作用。如何使人们对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提高,这是摆在课程改革面前一项急

2、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试图以语文学科为例谈一点看法。一、 教学中的口语表达技能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智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有人把“舌头”、“金融”、“电脑”并称为现代世界威力无比的三大武器。常言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以误国。”,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师”,就是说口语表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估,人们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四种途径来完成对语言的学习,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通过“说”和“写”来表达思想。而在“说”和“写”这两种能力中,“说”就显得更具有交流快、使用灵活、适应性广的特点。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加强

3、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语言艺术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古人云:“言为心声”,“惠于心而秀于言”。贫乏的口语只能是贫乏的思想的反应。上课的过程中常常会为一个知识点想到很好的内容,把自己脑海中的内容变成语言的时候就变了样子,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反而让自己的意识走了样子,这就是让人常常感觉遗憾的“词不达意”。教师要想提高教学口语艺术水平就应该切实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要使自己的教学口语做到规范,做到语音正确,用词恰当,说话符合逻辑,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生动活泼。教学口语要使学生愿听,爱听,掌握口语的表达技巧,使自己的语言具有磁石一样的吸引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教学

4、目的和教学目标都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对落实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都起着导向作用。但教学目的着眼于教师的教,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描述,所以是以教师为主体表述的。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学,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所以是以学生为主体表述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二者教与学的观念不同。教学目的往往指出的是教学的方向,把期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作为方向提出来。教学目标则不同,它把期待学生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学会学习、情感变化的具体行为变化提出来,是可以具体观察和测评的,也就是说可以操作的。教学目的往往带有一定的

5、强制性,是教师必学这样做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反映出教学过程中的要求,所以教师既要预设好教学目标,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依据需要进行调整或变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说:“目标是预期的教学结果”。教学目标是对教学后学生将能够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十分繁复,因此科学的设计教学目标有利于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全面。要求立足于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目标的设计应具有

6、可测量性。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生学习结果有明确的界定,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目标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目标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发展性。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通过教学,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只有在确定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最终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三、教学流程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设计是课堂教

7、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知道,任何事物或任务的完成都有其本身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规律,任务是通过过程而实现的。教学任务也同样如此,我们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逐步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研究教学过程,懂得怎样去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前如何设计好一份完善的具体的教学过程计划方案,这对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节好课前提是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之前的一种规划和安排,它是否具有合理性影响着语文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语文教学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合理的设计教学程序可以把语文的各项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整体。可以有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保证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也可以体现语

8、文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上的个性特色。在设计上,要了解教学的一般过程要求,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注意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相适应;环节要确定,步骤要清晰,安排要合理,规划要具体;具有创新意识,努力求得创新。在教学设计中课前的温习、内容的切入以及教学形式转换,均要牢牢地把握内容与形式如漆似胶,互为依存的这条线。这样无论侧重哪点,都会让你的教学设计略胜一筹。值得注意的是:以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设计时挖深挖透,语言品足品够,过于追求自己教得深刻、教得顺畅、教得轻松,即为“教”而设计的教学设计是行不通的。更多的去关注内容,关注语言,教出自己的个性,不忘给学生上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这样,任何的教学设计都是一

9、个好设计。四、现代电气教育技术技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文都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景物描写等内容,有利于教师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视觉、听觉形象,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掌握和发现自然规路的有效途经。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使的教育教学质量、效率都获得显著提高,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最优化的效果。以图像符号为主呈现教育信息的多媒体课件,不仅比语言、文字形象生动,便于准确理解与加强记忆,而且在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信息要比语言、

10、文字大得多。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充分的提高教学效果。时代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熟练的掌握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此,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就要恰当、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思维的情景,促进思维的条理化。五、科学有效的评价技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

11、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师肯定性评价语言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的学习,帮助他们掌握学习内容和积极进行知识迁移。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的细节中,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有针对学

12、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要正确引导,激励评价。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情绪不稳,表现易变,教师应适当地采用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采取鼓励他们不断的上进的评价方式,合理地运用鼓励性评价,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其次、教师要动态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抛弃传统教育的那种以学生一时一事的表现,轻率地断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充分意识到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之中,切忌以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应坚信学生的学习潜力,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每点进步,并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动力。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语文教育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语文课程改革方案能否得到贯彻落实,最终决定在课堂,决定在教师。希望大家都来关心这一问题,围绕它来做些文章。参考文献: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4、终身教育引论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5、科学家论教育苏州大学教授周川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