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43486931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注)攫:抓。掘株:截断的树桩。1解释字义。园中有榆,其上有蝉。其:_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其:_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举:_其:_2翻译下面的句子。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_3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_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_2. 阅读文言

2、文执竿入城,完成后面的习题。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注释)鲁:鲁国。俄:不一会儿。遂:于是,就。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出停顿。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 横 执 之 亦 不 可 入 计 无 所 出2给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之:的;代词,代指长竿;代词,代指那个“执长竿入城门者。”遂依而截之(_)世之愚(_)莫之及也(_)3将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_4下面哪个成语跟这个故事的寓意最贴近?( )A.南辕北辙B.亡羊补牢C.守株待兔D.刻舟求剑

3、3. 阅读理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志在高山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文:_3选用原文同语填空。A伯牙鼓琴选自_B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和_C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他“_”。4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让人羡慕,根据你的积累请你写出有关“友情”的古诗句:_,_。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本文给你的启示或者道理是什么?_4. 请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相关练

4、习。讳输棋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又问:“胜负如何?”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注释)讳:忌讳。和:和棋,平局。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次日(_)胜负何如?(_)2“负”在词典中的解释有“背;担任;仗恃,依靠;失败”等意思,文中“有自负棋高者”的“负”应选第(_)种意思;“连负三局”的“负”应选第(_)个意思。3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4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一下吧。_5.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然后回答问题。

5、_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注释)毫端:细毛的末端。1说说加点词的意思。(1)近鉴毫端鉴:_(2)成何面目面:_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尔何能居我上?_3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之前的横线上。4这篇小古文主要讲了_,它们各自叙说了自己的_。6.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后问题。邻人卖犬艾子晨饭毕,逍遥于门,见其邻肩两犬而西。艾子呼而问之曰:“子担犬安之?”邻人曰:“鬻诸屠。”艾子曰:“是吠犬

6、也,乌屠?”邻人指犬而斥曰:“此畜生,昨夜盗贼横行,惧而噤不敢出一声。今日启门,不能择人而吠,妄啮而伤及佳客,是以欲杀之。”艾子曰:“善!”注释:安之:即“之安”,到哪去。之,到。诸:相当于“之于”。乌:为什么。1解释西_斥_启_啮_是以_善_2翻译下列句子。子担犬安之?_鬻诸屠。_3“鬻诸屠”与“乌屠”中的“屠”词性及含义均不同。前者的词性是:_,解释为_;后者的词性是_,解释为_。4主人要把犬卖掉,其原因是(用原句回答)_7. 读小古文,并完成后面的练习。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

7、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小古文补充完整。2这则文言文的题目是_,选自_。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_4发挥想象,根据古文内容仿说句子。(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8. 文言文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注释)楚:楚国。 陷:刺穿。 夫:句首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表议论。1解释加点的字:鬻:者:誉:之:吾:莫:其:或:弗:应:2解释全文。_3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_9.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解释下列划横线字的意思,夸父与日逐走。(_)北饮大泽。(_)弃其杖(_)未至(_)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夸父这一人物的认识。_3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_4从“弃其杖,化为邓林。”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_5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_10.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

9、,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1解释:和(_)亦(_)并(_)类(_)2翻译:天之于民厚矣:_不如君言:_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_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_11.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后面的题目。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请将第一句改为间接引用句,第二句改为直接引用句。(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2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_12.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弈秋,通国之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按原文填空。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通国:_诲:_弈:_俱:_其:_3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