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443432683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2、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此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

3、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

4、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

5、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殊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变迁,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后乡土中国”是对“乡土中国”理论的发展,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

6、解释。用后乡土性来概括和解释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是要说明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乡村社会具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为现代化所取代。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由此看来,如今的乡村社会,虽然村落共同体依然存在和延续,但共同体内的主体构成以及主体的社会行动都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

7、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从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来看,较多农户的主业其实已从农业转型为非农业。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规范和价值系统,随着现代性文化不断向乡土社会的渗透,村民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两栖生活,社会经济的转型驱动着乡土文化的变迁。(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村落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人口流动率小,他们的生活富于地方性,无论是三家村

8、还是千家村都是相对孤立和隔膜的村落代表。B.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前者即“有机的团结”的社会,后者即“机械的团结”的社会。C. “乡土中国”是指过去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特殊的体系,这个概念具体描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D. “后乡土中国”是基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出来的,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 倘若一个村子里的人们都过着终老此乡的常态生活,那么这样的社会便是“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B. 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

9、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比法理社会中的契约可靠。C. 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当今乡村社会的后乡土性色彩愈发明显,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D. 如今的乡村社会中,虽然村落共同体依然存在和延续,但社会经济的转型正驱动着乡土文化发生变迁。3. 下列语句所描写的生活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A.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B.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4.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乡村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的特征变化。【答案】1. C 2. B 3. A 4. 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

10、空巢社会”。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主要的生计模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具体描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一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知,“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素描。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这种信用比法理社会中的契约可靠”错,依据材料一“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

11、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这里只是指出二者的不同,乡土社会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是乡土社会信用的基础,但是法理社会中的信用就需要契约来维护,两者适用环境不同,没有谁更可靠的比较。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乡土社会”特征包括: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但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人口流动率小,生活富于地方性,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A.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人口流动率小”的特征。B.是一首情

12、诗,表现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等造成的有情人的离别。不符合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小,生活富于地方性”等特征。C.“独钓寒江雪”是与外界完全的隔绝状态,而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可知,乡土社会的隔绝不是绝对的。故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D.此句以六根清净方可学佛修道,比喻插秧时洗净秧根有利秧苗成长。后退原来是向前,富含哲理,乃暗喻方便修行之法。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二第五段“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

13、庄和空巢社会”可以总结出,首先,与传统的“乡土社会”相比,“后乡土社会”中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从材料二第六段“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可知,在“后乡土社会”,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主要的生计模式,而变成了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二)现代文

14、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百合花(节选)茹志鹃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乡干部又来了,慰劳了我们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奇烛,几蝶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

15、糖”或是唱着:“月亮娉婷,照你照我”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断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

16、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