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设计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3KB
约28页
文档ID:443411451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1/28

核心素养大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五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和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四篇课文内容贴近儿童,以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和场景为描写对象,表现了周围世界的五彩缤纷《搭船的鸟》记录了“我”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雨声,也观察了翠鸟的外貌和捕鱼时的动作《金色的草地》主要呈现了“我”长时间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与习作的范例,并以课后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细致观察和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意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本单元的两篇课文都安排了与观察有关的内容《搭船的鸟》要求我们学习作者抓住翠鸟彩色的羽毛和身手的敏捷的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金色的草地》要求我们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描写,发现蒲公英早上和傍晚会合拢,中午的时候会张开张开的时候,遍地是金黄色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析作者的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二、单元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留心观察2.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习作。

《搭船的鸟》通过写一只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经过,反映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金色草地》重点写了“我”和弟弟在草地玩蒲公英的情景和“我”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表现了“我”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赞美了小作者认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本单元还包括“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四个版块3.单元教学目标:①认识11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内容③理解重点词义,学习外形、动作的描写方法,学习按时间顺序写作的技巧④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经过感受蒲公英给人带来的乐趣,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⑤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意识三、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背诵或默写诗文片段,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具有新鲜感的词句,融人情境,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感受祖国文字的优美②语言运用:让学生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唤醒其生活经验,积累并加工生活素材;能和同学交流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的,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能与同伴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植物或场景及其变化情况。

③思维能力:初步了解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持续进行观察可以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能结合日常观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清楚,并能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习作④审美创造:通过课文讲读了解大自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它们多姿多彩的样貌及生活让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2.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析作者的观察和描写的方法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4.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5.搭船的鸟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 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②语言运用:会认本课“父、鹦”等4个字,会写“搭、亲”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③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④审美创造: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以及“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思政元素: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2.学习重点难点:会认本课“父、鹦”等4个字,会写“搭、亲”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3.教学准备:PPT 课时预习卡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欣赏图片,聚焦单元目标2.“搭”字入手,揭示课题教师活动:1.出示单元篇章页,引导:学习第五单元,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2.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并再次让学生读单元目标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3.板书“搭”,引导学生交流:你们认识这个字吗?是如何认识的?4.引导:谁能用“搭车、搭船”各说一句完整的话?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活动:1. 学生读第五单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任务。

2. 再读单元目标3. 学生交流“搭”的识字方法4. 学生用“搭车、搭船”各说一句完整的话5. 全班齐读课题,质疑课题活动意图:聚焦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单元的特殊性由“搭”字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2.随文识字,发现规律3.关注习题,整体把握教师活动: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碰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读通句子2)在文中圈出要认识的字,用以前识记生字的方法自学生字3)再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要搭船?2.课件出示:外祖父 船夫 翠鸟 鹦鹉 静悄悄 沙啦沙啦(指名读词语)3.指导读准多音字“啦”4.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再读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过渡:同学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今天大家要带着这双会发现的眼睛一起来学习5.引导学生交流: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它为什么搭船?6.默读课文,思考:“我”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7.引导:谁能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活动:1. 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在文中圈出要认识的字,用以前识记生字的方法自学生字再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要搭船? 2. 学生认读词语:外祖父 船夫 翠鸟 鹦鹉 静悄悄 沙啦沙啦3. 读准多音字“啦”4.再读词语,观察两组词语,发现规律,全班交流分享第一组词是人或鸟的称呼,第二组词与声音有关5.学生交流: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它为什么搭船?6.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交流:“我”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从哪里看出来的?7.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活动意图:读通、读顺是了解文本的前提,读后解疑、整体把握是理解文本的基础这一板块的设计主要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文本阅读的规律 环节三:直奔重点,指向目标1.聚焦外形,说我所见2.聚焦动词,想象情景教师活动:1.观察课文插图,了解翠鸟填上合适的表示颜色的词,将翠鸟的特点说具体:(红色)的嘴巴(翠绿)的羽毛带着一些(蓝色)的翅膀(黄色)的腹部2.用一段话介绍翠鸟3.图文对照,解密作者的观察①读第2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②引导:作者能把翠鸟写得这么美,是因为什么?4.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介绍翠鸟5.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动作敏捷)6.引导:这一自然段哪些词语体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圈出来7.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①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②教师范读,引导:听老师读,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8.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交流:你观察到了什么?哪些动作和你想象的一样?哪些动作出乎你的意料?学生活动:1. 学生完成填空,将翠鸟的特点说具体:(红色)的嘴巴(翠绿)的羽毛带着一些(蓝色)的翅膀(黄色)的腹部2. 用一段话介绍翠鸟3. ①读第2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②学生交流作者能把翠鸟写得这么美的原因4.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介绍翠鸟:翠鸟的美不仅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作者细致观察后,又对翠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5.自由读第4自然段,交流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情形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动作敏捷)6.圈画出第四自然段描写翠鸟动作敏锐的词语7.听老师朗读,想象画面,交流自己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8.学生交流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活动意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初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感受观察的乐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完成生字书写巩固作业:完成练习册基础题。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6.板书设计搭船的鸟搭 亲 父 沙 啦 响 羽 翠 嘴 悄 吞 哦 捕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5.搭船的鸟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②语言运用:复习本课生字词,指导书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理解相应的词语③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④审美创造: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以及“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思政元素: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2.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 复习回顾,学习观察1.回顾旧知2.了解作者对环境的观察。

3.了解作者观察时的想法4.回读全文,梳理观察方法教师活动:1.引导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2.了解作者对环境的观察思考:除了翠鸟以外,作者还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3.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次怎样的旅行?4.启发思考:浏览课文,这篇文章除了写作者去乡下途中所见的景色,以及翠鸟的外形和动作,还写了什么?5.学习第3自然段指名朗读,引导:读完这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6.学习第5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回读全文,梳理观察方法引导: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说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