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学试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43398188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市场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劳动力市场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劳动力市场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劳动力市场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劳动力市场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力市场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市场学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A促进经济B.资源配置C信息传递D.增加收入2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是【】A工资机制B.市场机制C供求机制D.竞争机制3在短期生产内,额外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量是【】A.产出增量B.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D.总产量4在短期内,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则劳动力需求的弹性【】A为0B.越小C.越大D.不变5自家庭成立(结婚)至家庭解体(丧偶或离异),家庭全体成员向社会提

2、供的劳动量的总和,我们将其称为【】A.个别劳动力供给B.家庭劳动力供给C.社会劳动力供给D.劳动力总供给6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其代表人物是【】A.马克思B.凯恩斯C.希克斯D.瓦尔拉斯7劳动者在企业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职位之间进行的流动是【】A.国家之间的流动B.企业集团内部的流动C.地域之间的流动D.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8在分析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为出发点来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进行决策的模型是【】A.刘易斯模型B.费景汉拉尼斯模型C.托达罗模型D.哈利斯模型9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

3、认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使资源配置达到效率最大化的是【】A.自由竞争B.垄断竞争C.政府干预D.寡头垄断10实行最低工资保障的直接目的是【】A.确保劳动者的工资水平B.确保劳动者的工资足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C.约束雇主的行为D.维护社会的稳定11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其最基本的功能是【】A.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B与雇主合作,为其找到最理想的工人C.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D.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和参加用人单位民主管理12就业对劳动者个人而言,最基本的功能是【】A.自我价值实现B.生活保障功能C.养家糊口D.服

4、务社会13在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力量是【】A.政府B.个人C.家庭D.社会14残疾人群体是一种【】A.社会性弱势群体B.生理性弱势群体C.先天性弱势群体D.民间性弱势群体15现阶段我国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日益严重,违背了【】A.机会平等原则B.社会公正原则C.自由竞争原则D.社会公平原则16公共就业服务最传统的服务项目是【】A.职业介绍B.职业培训C.发放失业津贴D.组织生产自救17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运行的常态是牌充分就业状态,不存在【】A.自然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非自愿性失业18凯恩斯认为,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A.工资刚性B.工资粘性C.有效需求不足

5、D.通货膨胀19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货币学派B.供给学派C.新古典学派D.凯恩斯学派20下列理论中属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是【】A.身上流动的劳动供给理论B.效率工资理论C.自然失业率假说D.ISLM模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工资的基本形式是【】A.按劳分配的工资B.基本工资C.货币工资D.奖金E.津贴22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劳动力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包括【】A.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地位B.能够保证劳动力市场的

6、活力和效率C.能够促使人类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D.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E.促进经济增长,产生最佳经济效益23形成劳动力市场侵害的原因包括【】A.歧视B.文化习俗C.技术进步D.竞争因素E.政策法规24灵活就业的特征包括【】A.一般采用月工资、日工资的报酬形式B.与社会保险几乎没有制度性联系C.劳动报酬低、环境差D.劳务收入牌税务监管的“盲区”E.劳动关系非正常化25下列关于新古典学派提出的摩擦性失业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有【】A.一种临时性失业的状态B.季节性停工引起的暂时性失业C.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失业D.在新古典学派描述的就业均衡里,不存在摩擦性失业问题E.仅在非充分就业状态时,才存在这种失业

7、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7内部劳动力市场28二元经济29自然失业率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30简析影响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的因素。31简析工资漂浮与平均主义之间的关系。32简述体制性劳动力市场侵害的主要表现。33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4我国灵活就业有哪些各类?35公共就业服务的作用与功能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36试述劳动力流动的有关理论模型及其政策启示。37弱势群体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

8、!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9、合作是一切团队

9、繁荣的根本。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

10、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

11、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2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2、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佚名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

12、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5、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8、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9、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西蒙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1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佚名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17、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苏格拉底18、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1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