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43169379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5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河南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河南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河南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河南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XX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编制说明 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贯彻落实教育部日前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加快初级中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依据部颁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XX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一、指导思想: 1、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4、体现整

2、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5、突出环保,注重安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设置了两种配备方案,条件好的学校应努力按第一种方案配备。各级各类初级中学应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提高配备的规格和档次。 三、装备项目: 1、本标准涵盖目前初级中学的教育技术装备项目,它们分别是:物理实验室/探究室、化学实验室/探究室、生物实验室/探究室、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历史教室、地理教室、多媒体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电子备课室、生物园地、地理园地、图书馆 、运动场所及校园网络系统装备标准。

3、2、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要与学校建设同步发展,必须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 四、技术依据: 1、按教育部规定,中学每年级4个平行班、每班50人的标准计算。 2、学校实验室及各功能室的内部设施与布局等均根据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建标1996640号和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布的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图册教备厅1990037号、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规程教基20035号、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教基200616号的要求,结合XX省

4、实际作了部分调整。 3、信息技术教育装备按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省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的通知教基2001347号、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基2002353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网络信息过滤系统安装工作的通知教办技装2006146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五、装备要求: 1、同一学科实验室、仪器室和准备室应设置在同一楼层,相通相连,便于管理和使用。 2、理科教学仪器按照XX省初级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配备。 3、配备数量中带的为选配。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选用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仪

5、器的多种类等实际情况,选配相应的仪器设备,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六、省教育厅将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和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适时对XX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加以完善、补充,以适应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起草单位:XX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领导小组成员:景泽强 朱荣甫 乔景兰 樊爱民 工作小组成员:张建松 张爱平 郑宏亮 王俊柯 仝志贤XX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指标及设置分类表单位:面积名 称 每间 使用 面积 学校规模及数量要求 设置分类 备注 4轨 8轨 12轨 16轨 一 二 间 数 间 数 间 数 间 数 基本要求 规划 建议 基本要求 规划 建议 一、物理实验室/探究

6、室 901124 二、化学实验室/探究室 901123 三、生物实验室/探究室 901123 理化生数仪器室 23各1各1各2各2 理化生准备室含实验员室 18各1各1各1各2 药品室化、生 23各1各1 各1 各1 危险药品室 81111 培养室 431111 四、计算机教室 901122 计算机辅房 301122 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301111 五、语音教室 901122 六、音乐教室 901122 舞蹈室 1501122 器乐排练室 901111 音乐器材室 301111 七、美术教室含书法室 901122 美术器材室 301111 八、历史室 901111 九、地理室 901111

7、十、多媒体教室 1122 电教器材室 301112 十一、综合实践活动室 901122 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 301122 十二、电子备课室 301112 十三、生物园地 1111 十四、地理园地 1111 十五、图书馆室 1111 十六、运动场所 1111 体育器材室 231122 十七、校园网 1111 说明:1、4轨每年级4个平行班以下参照4轨,68轨参照8轨,1012轨参照12轨, 1416轨参照16轨。16轨以上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实验室和功能教室数量。2、6轨以下的初中化学探究实验室和生物探究实验室可合并设置。3、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与电子备课室可合并设置。4、语音教室可由具有视听功能的其

8、它室如计算机教室 代替。5、设置分类栏目一、二分别为配备方案一、配备方案二分别提出的配备要求,其中基本要求为必配,规划建议为选配。6、仪器室各科只设一间时面积不小于40。7、多媒体教室面积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1、采光:应保证实验室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 2、照明: 1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 2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300 Lx,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500 Lx,书写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室内无可见眩光。 3实验室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平均照

9、度的要求。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台面不应低于1700mm,不得用裸灯。 3、遮光:窗户宜安装窗帘。4、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或排气扇强制排风,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采用排风扇换气,换气次数应不低于4次/小时。 5、噪声: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55分贝。6、温度:室内温度1628为宜,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7、供电指标:执行教育部实验室设备电源标准。 8、供水: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a。9、安全:配备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 10、环保: 1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应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应符合相关标准中的限量值。 2实验废液应收集,并严格处理,排放应达到国

10、家废水综合排放水质标准。 一、物理实验室/探究室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要重视对物理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物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物理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

11、含物理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等配套设施 。 各室功能如下表: 名称 主要功能 配备要点 备注 物理实验室 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开放探究实验的场地。 配电到桌,配音、视频设备等。 物理探究实验室 为课程内容提供探究性教学的场所,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提供方便。 配备水、电、视频等设备。 仪器室 存放仪器设备。 通风、防火、防盗、防潮设备。 与相应实验室相邻。 准备室 进行实验准备,实验员 办公及仪器设备维护。 水、电到桌,实验员办公设备、管理用计算机及修理用必备工具。 与实验室、仪器室相邻。 一物理实验室 1、环境设计要求 至少设计一处水源。 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室须设遮光窗帘。 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的基本要求。 2、设备目录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配备数量 单位 备 注 一 二 1书写板 40001000mm 11块 2演示讲台 24007001050mm 11张 3中控系统 11 套 4视频展示台 11 台 5计算机 多媒体 1台 6显示设备 34寸彩电 大屏幕投影电视 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