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专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43168244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专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直观认识立体图形,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 (2)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及平面展开图,根据三视图画出一些简单的实物图;进

2、行线段的简单计算,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掌握角的基本概念,进行相关运算;巩固对角得度量及运算知识的掌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讲“几何图形”一节中,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2)在讲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中,我建议最好让学生准备好粉笔盒等其它实物,亲自动手操作,全班集体归纳总结出正方体的11种平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不用动手折叠,就能通过观察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能力。(3)在讲“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几何语言画图的能

3、力,注意补充一部分“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习题。(4)在涉及有关线段角的计算题时,大部分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利用小学学的算术方法往往能给出答案。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逐步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质等教学难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关键: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能力,突出重点,突破

4、难点、的科学精神、三、课时安排:单元课时划分 4.1 几何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复习与总结 淖毛湖镇中学教案 (课时备课)课题: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4.1.1 几何图形(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过程与方法: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

5、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向。教学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教学方法: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彩色粉笔、三角板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 组织与考勤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出示章前图)三、探索新知【探索1】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图形吗?你能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吗?学生从周围的事物(如建筑物、地板、围墙、公园等)找到一些美丽图形的图片或实

6、物,互相交流、在这些图片或实物中有我们熟悉的图形吗?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的是它们的形状(如方的、圆的等)、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和位置(如相交、垂直、平行等),而它们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他学科所关注的。长方体、圆柱、球、长(正)方体、圆、线段、点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探索2】思考:看115页课本上面的图形,并出示实物(如茶叶盒、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7、?(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说说它们的异同。四、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五、课堂练习培养与测试第97页 4.1.1 几何图形 夯实基础 第1-4题六、 课堂小结1、了解什么是几何图形: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2、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七、课堂检测能力培养与测试 第97页 4.1.1 几何图形 夯实基础部分八、板书设计4.1.1 几何图形(1)一、探究新知 二、应用新知1、探究1 探究2:2、归纳三、小结 四、练习作业设计必

8、做能力培养与测试 第97页 4.1.1 几何图形(1)夯实基础部分预习能力培养与测试 第98页 4.1.1 几何图形(2)自主学习教学反思淖毛湖镇中学教案 (课时备课)课题:4.1.1 几何图形(2)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过程与方法: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

9、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正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平面图。教学难点: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教学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彩色粉笔、三角板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组织与考勤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索1】提问:像长方体、圆柱、球等叫做立体图形,那么,长方形、圆,三角形等叫做什么图形呢?引出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三、探究新知思考:P116图4.1-5的各图中包含

10、哪些简单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立体图形的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例如长方体的侧面是长方形。比一比:讲台上依次放置粉笔盒、乒乓球、热水瓶、请四位学生上来后按照不同的方位站好,然后向同学汇报各自看到的情形。【探索2】 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从不同方向看例题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在建筑、工程等设计中,也常常用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来表示立体图形。我们要研究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它得到的平面图。说一说: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乒乓球、粉笔盒、茶叶盒,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11、出示实物)画一画:长方体、圆锥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各能得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一画。(出示实物)这样,我们将立体图形转化成了平面图形探究活动1:P117图4.1-6,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画出来吗?适当变动物体的摆放位置,你还能解决吗?四、课堂练习补充练习:画一画:埃及金字塔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各能得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一画。五、课堂小结【小结】学会从不同方位看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会画立体图形的正面图,上面图和左面图。六、课堂检测能力培养与测试 4.1.1 从不同方位看几何体(2) 第99页 夯实基础 第1-4题七、 板书设计4.1.1 从不

12、同方位看几何体(2)一、探究新知 二、应用新知1、探究1 探究2:2、归纳三、小结 四、练习作业设计必做能力培养与测试 4.1.1 从不同方位看几何体(2)第99页 能力升级部分预习能力培养与测试 第100页 4.1.1 几何图形(3) 自主学习部分 教学反思淖毛湖镇中学教案 (课时备课)课题:4.1.1 几何图形(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方法。;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

13、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一个立体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彩色粉笔、三角板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 组织与考勤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索1】你还记得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吗?学校陶艺兴趣小组的同学精心设计、制作了一批陶艺作品想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老师,急需长方体形状的纸制包装盒

14、,你能帮帮他们吗?把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沿一边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你有什么体会?三、探究新知探究活动:P 117探究:你还记得长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吗?图4.1-9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把它们画在一张硬纸片上,剪下来,折叠、粘贴,看看得到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相同。四、课堂练习先请学生猜测结论,再动手操作,看看自己的猜测对不对。【练习】补充练习:图是一个立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其中三格已经填人三个数,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内填人所有可能的数,使得折成立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则填人正方形A,B,C内的数依次为 .五、课堂小结【小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它是发展性的思维活动、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创设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真实教学情境,把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变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边讲边操作实验,通过动手试一试、做一做、比一比、说一说,不仅让学生认识了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