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43167965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1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2、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老师配乐朗诵课文第一段。每逢这时候,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刘老师的身影,我印象中的刘老师什么样呢1、同学说一说,然后找同学把文中描写刘老师的语句读一读。2、刘老师的腿如何残疾的我不知道,只是清楚地记得他曾笑着说过(读书中的语句)(1)、笑声和酸涩矛盾吗(笑

2、是因为觉得新鲜没有一个残疾人这样说,酸涩因为刘老师太不幸了,同情刘老师)(2)、尊敬刘老师什么(尊敬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板书:生活)二、就是这位靠圆木拐杖支撑身体的刘老师,在晴朗的日子,课余时,在操场上带我们放风筝,那情景使我至今难忘。1、找同学读这件事。2、默读并批注,刘老师的言行等,从中你体会到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课件)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咻咻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同学发言,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一说自己体会到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他不但亲手放飞,享受劳动的欢乐,而且还在不断克服困难,享受战胜困难

3、后成功的喜悦,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板书:生命)3、看课件(这部分内容写的是什么)作者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深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同学说一说后,课件变色字出现(强烈的爱与追求)并(板书:强烈的爱追求)同学有感情朗读,齐读。老师总结学法:抓人物言行品味,抓作者的感受品味,这是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自学剩下的两件事。三、刘老师还爱什么从另外两件事,运用上面的学法,说说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板书:爱事业)分角色朗读第三件事。四、刘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课件:课文每一件事的最后一句话)我考入了历史学

4、系,我知道了应如何面对困难,学会爱别人,关心别人是多么令人难忘和感动,我也不得不思考一个正常人应如何面对生活。苏叔阳个人资料。五、所以在作者的心中,他非常爱刘老师,并且每想起就会想起那操场上放飞风筝的情景,读最后两节,提出不懂得问题。出示第十一自然段,理解行走,微笑;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的含义。六、出示: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完成填空练习:思念你(放音乐)思念你思念你学生在书上写一写,然后在班内读一读。七、让我们来听一首歌,送给许许多多像刘老师一样的人。(在歌声中,请你想象,如果苏叔阳三十年后又见到了刘老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板书:22、理想的风筝刘老师强

5、烈的爱追求(生活生命事业)课前思考: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这三件事能不能用三种不同的角度去引导孩子去研读,但总的来说决不能脱离了文本,要关注对人物细致的刻画,对有的词句要引导学生去揣摩。如:谈腿疾时的一个笑字,值得研究;写孩子们心里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泛起此次也要推敲;写板书,这一部分是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放风筝这一部分抓一些细节来谈感受,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把思与读有机的统一起来,如单纯的抓住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一问题来说的话,学生似乎有一种思维的疲劳,引不起孩子的兴趣,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相关的段落,达到精读品读的目的,会更理想一点。课前思考: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

6、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首先是要学生体会、学习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其次是学习本文运用各方面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表达方法。本课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难点是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

7、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课后反思:理想的风筝塑造了一尊伟大的雕像;一;一;刘老师。在我的记忆里,这是一位课堂上亲切、博学的老师,放风筝时更是一个纯朴、天真的少年。他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在人生的舞台上永远展示着生命的顽强。透过他,能体会出生命的真谛。作者写人物的表达方法:选材是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我在其中,作者写自己的心情、想法。这样写人,一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二更重要的是使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对工作和生活强烈热爱、有理想、有追求的思想品质更鲜明突出。三我在其中地写,通过衬托更强化了刘老师的美德和形象。刘老师的身

8、教,给学生深刻地影响,使作者在心灵里升起了理想的风筝,要像刘老师那样身残志坚、乐观向上、有理想、有追求。课后反思:课文为何以理想的风筝为题我想,理想就在刘老师放飞与追逐的风筝里,对生活的满怀激情;理想就在刘老师旋转的拐杖里,对工作的执着追求;理想就在刘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对学生的无私关爱;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热爱生活的标志。刘老师尽管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寄托自己要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放飞自己心中的理想)。相机画风筝。刘老师放飞的风筝给予我们什么我想刘老师的身传言教,给学生以深刻地影响,使作者在幼小的心灵里也播下了理想的种子,升起了理想的风筝。当作者苏步阳在文革时遭到

9、残酷打击的时候,晚年躺在病榻上病痛难忍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刘老师,要像刘老师那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要乐观向上、有执着的追求。课后反思:小学六年级的长课文是与初中相衔接,是为学生升入初中学习作准备的。如何长文短教、精处细读我想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如何让学生学会取舍;如何让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去理清文本的线索,去统领全文,这一教学理念的设计在这节课中我作了一些渗透。相信学生能从这节课的学习中能学到一些阅读长文的方法。关于教学后的一些感悟:一篇散文,抓住了神,就迎韧而解。刘老师残疾却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主抓三件事:一,笑说自己的腿。因为有这样一位幽默、乐观的老师,我们既为他的不幸

10、而难过,又为他的乐观,幽默而开心,所以,我们的心是酸涩的。二,以拐杖为圆心上课。试想要经过多少次的努力,才能这样娴熟地上课,试想如果一不小心,拐杖滑落所以,我们的心在激动的跳着,为他的敬业、为他的顽强、为他的急速读到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生命三,故意丢线拐又抓住了它。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喊出了刘老师的渴望,喊出了刘老师的愿望。刘老师的风筝在天穹飞翔,难道仅仅是风筝在飞翔不,不!那是刘老师的心在飞翔,那是刘老师的理想在蓝天飞翔着读到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流泪!刘老师,他还是残疾人吗不!我分明感受到他的生命是那样地强壮,又是那样地充满力量!流泪了,风筝带着刘老师的理想、带着刘老师的自由永远翱翔在蓝天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