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小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43079067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小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运动生理学小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运动生理学小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运动生理学小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运动生理学小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小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小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人体生理学对生命现象的研究 水平大体上可分为整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和細胞,分子水平。3.生命的基本特征至少包 括新陈代谢,兴奋剂和适应性3种基本活动4.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活的体液环境它由細胞 外液构成的。G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而只能通过对人体实验,获得运动时人体各种功能发展变 化的规律。(错)。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对) Q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通常其理化性质总是稳定不变的,故称为稳态(错) 卩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对)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在不断与周围环

2、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过程。兴奋 剂:是指组织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征稳态I: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始终保持 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1.ATP再生成的代谢方式,可分为ATP,糖和脂肪, 蛋白质,两种方式2.无氧分解供能应包括磷酸原系统和乳酸原系统两种能量系统G生物体内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是以ATP为中心进行的。(对)。脂肪分解代谢的特点是:动员快,耗氧少,效率高。(错)Q糖分解代谢的特点是:动员慢,耗氧大,效率低(错)*人体剧烈运动时,其pH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乳酸生成过多造成的。(对) 能量统一体:运动生理学把完成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所需能量之间

3、以及各能量系统供应的 途径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整体,称为能量统一体。有氧氧化系统I:是指糖,脂肪,蛋白质 在细胞内(主要是线粒体内)彻底氧化成H 2。和CO 2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一)简述能量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答:能量统一体理论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 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 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能量统一体理论提示,不同的 运动项目其主要供能系统是不同的,在制定教学和训练计划时,应着重发展在该项目活动中 起主导作用系统。*2 制定合理训练计划。当确定应着重发展的供能系统之后,可根据能量统 体理论选择相适应和最有效的训练方法。第一章肌肉收缩: 运动终板:通常

4、把神经肌肉接点区肌细胞膜增厚部分,称运动终板 运动单位: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统称运动单位肌电图:通过肌肉电图 仪引导和放大,把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描记下来所得到的图形,称肌电图。肌小节: 在肌原纤维上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小节。第三章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1神经元依其功能分为3大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 经元,中间神经元。2.生理学中通常依据运动时主观意识参与的程度,将躯体运动分为:反 射性和形式化,意向性,3类。3.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真正参与制定运动程序的是:皮层联 络区,基底神经节,小脑。神经牛长因子:对神经发育,生长等具有营养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神经生长因子。如脑源

5、性, 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素-3等。感受器:在任何动物的体表或组织内部,存在着一些专门 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刺激结构和装置,称为感受器。最后公路:脊髓运动神经 元既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关节等外周传入的信息,同时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皮质等各级高位 中枢下达有关调控运动的各种指令,最后由该运动神经元发出适宜的传出冲动引起所支配的 肌肉收缩,从而实现各种反射和随意运动,因此有人把位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称之为到 达肌肉最后公路。肌紧张L是维持姿势的基础,其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在脊髓,在正常状况 时它经常受到上位中枢的调控。姿势反射: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整不 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

6、,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总称为姿势反 射。迷路紧张反射:是指头部空间位置发生改变时,内耳迷路耳石器官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 肌紧张的调节反射。颈紧张反射I:是指颈部扭曲时,颈椎关节韧带和颈部肌肉受到刺激时, 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调节反射。1什么叫运动神经元池,它与运动单位有哪些区别?在运动神经元池中,不同运动单位是如 何参与活动的?(论述)答:一块肌肉通常接受许多运动神经元支配,这些神经元都比较集中位于脑干内几 毫米的区域或脊髓相邻节段的前角,因此将支配一块肌肉的那一组运动神经元称为运动神经 元池。它的主要功能是使其所支配的肌肉收缩和和舒张的程度能精确地符合所需要的运动参

7、数。而运动单位则是指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那些肌纤维。当来自脑的各级运动中枢 下行的运动指令或各类感觉传入的信息到达运动神经元池时,它们的活动几乎都是以一种逐 渐增量的方式进行的,小的运动神经元率先发放,然后才是那些较大的运动神经元依次开始 启动。运动神经元的这种有序幕集和大小原则的生理意义在于能够更完善,更精确地控制肌 肉收缩时的各种参数,免去上位运功中枢对肌力控制细节的编码,简化计算程序,保证肌力 能平滑地增减,从而获得最佳的运动模式。2.(论述)大脑,基底神经元和小脑在调控躯体运动中是如何协调进行的?答:随意运动的 设想起源于皮质联络区。运动的设计在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的基底神经节和小脑

8、皮质中进行, 设计好的运动信息被传入运动皮质,再由运动皮质发出指令经由运动传出通路到达脊髓和脑 干的运动神经元。在此过程中,运动的设计需在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的两个运动脑区之间不断 进行交流;而运动的执行需要小脑中间部得参与,后者利用其与脊髓,脑干和大脑皮质之间 的纤维联系,将来自肌肉,关节等处的感觉传入信息与大脑皮质发出的运动指令反复进行比 较,并修正大脑皮质的活动。第四章激素与运动:1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期生长素分泌不足所致;巨人症是由于幼年 期生长素分泌过量所致;肢端肥大症是由于成年后生长素分泌过量所致;呆小症是由于胎儿 或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2.内分泌系统包括体内能够分泌激素的所有腺体,

9、组织和细 胞,内分泌腺由上皮细胞组成。3.在多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活动时,常表现出不同激素的协 同作用或拮抗作用。内分泌系统: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和细胞分别称为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内分泌腺和内 分泌细胞共同组成了内分泌系统。第三信使: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 生理效应的细胞内信使(如 cAMP ),称第二信使。简述激素受体的主要特征。答: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异性是受体的最基本特点,保证了 信号传导的正确性。配体和受体的结合是一种分子识别过程,它依靠氢键,离子键与范德华 力的作用使两者结合,配体和受体分子空间结构的互补性是特异性结合的主要因素。特异性 除了可以理解为一种受体仅能与一

10、种配体结合之外,还可以表现为在同一细胞或不同类型的 细胞中,同一配体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受体;同一配体与不同类型受体结合会产生 不同的细胞反应,例如肾上腺素作用于皮肤黏膜血管上的 a 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作用于 支气管平滑等使其舒张。(2)高度的亲和力(3)配体与受体结合的饱和性。第五章血液与运动 :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2.血型是依据红细胞的抗原特异性 而定,临床意义较大的血型系统是AR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3.运动后外周血中白细胞 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4.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有促进止血,加速凝血和保护血 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11、。碱贮备:习惯上将血浆中的NaHCO 3称为碱贮 备。通常以没100mL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内环境稳态:由于人体内有多 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中理化因素的变动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保持动态平衡,这一生理 现象称为内环境稳态。缓冲对:是由一种弱酸与这种弱酸的盐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具有缓冲 酸或碱的能力。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简述止血的生理过程。答:当小血管受损时,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等使小血管收 缩;其次是血小板被激活后黏附,聚集于血管受损处,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堵塞伤口,从 而起到止血作用,与此同时,血浆中的凝血系统被激活,在局部迅速出现血浆凝固,

12、以纤维 蛋白网加固血栓达到二期有效止血。最后纤维组织增生,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第六章呼吸与运动: 1.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内呼吸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2.训练对 安静时肺通气量的影响不太,亚极量运动时的每分通气量增加的幅度减少,而最大通气量明 显较无训练者太。3.运动强度大时通气/血流比值加大,所以,增强心脏功能,以使剧烈运 动时流经肺泡血流量增多,有利于通气/血流比值保持在0.84以提高气体交换效率。肺活量I: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肺活量。其为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 量二者之和。功能余气量:在平静呼气末,肺内所余留的气体量为功能余气量,它是余气量与补呼气量之 和。1简述

13、气体交换过程。答: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肺泡内PO2高于静脉血 PO2,则低于静脉血 经肺换气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动脉血经流组织时,由于组织的PO 2低于动脉血 PO 2,而 PCO 2高于动脉血,经组织换气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于肺泡气,血液和组织间的0 2,和 CO 2分压差也一直存在,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也一直在进行。2.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 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答: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是真正参 加气体交换的气量。从气体交换的角度来考虑,只有进入肺泡与血液进行交换的肺气泡气量 才是有效的通气量。在运动过程中当呼吸频率过快时,气体将主要往返于解剖无效腔,而真 正

14、进入肺气泡的气体量却较少。故增加呼吸的深度提高肺气泡气量才能提高气体交换率。3- 简述运动时的呼吸方法。答:正常人安静时,经由呼吸实现通气,并借助它们的功能对空气 进行净化,湿润和温暖。但在运动时,为提高呼吸效率,增加散热途径,常采取口鼻并用的 呼吸方法。当跑步的速度不是很快,以鼻吸气,口吐气的方式,并随着跑步速度的加快,增 加吐气的深度和频率。4.简述呼吸形式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答: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 运动称腹式呼吸,以肋间内外肌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胸式呼吸。成人的呼吸一般都是混合 式的。进行体育运动时在完成胸廓需固定而便于发力的动作(如支撑悬垂,倒立)时,应以 腹式呼吸为主;在完成腹肌需

15、紧张的动作(仰卧起坐,直角支撑)时,应以胸式呼吸为主。1. (论述)试述正常呼吸和憋气时胸内压的变化及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运动实践应注意事 项一答:G胸内压负压的概念,成因及其生理意义;。运动中憋气的意义,憋气时胸内压变 化及其对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不利;Q运动中如何合理运用憋气。2. (论述)何谓通气/血流比值,运动时此值会发生什么变化?答:G通气/血流比值概念, 安静时正常值及其生理意义;。不同强度运动时,通气/血流比值变化的规律,原因;上 述理论在运动实践中的运用。第七章血液循环与运动:1.估算人体最高心率的经验公式是HRmax=220-年龄。2.运 动时,最大心排出量的大小,取决于搏出量

16、和心率的最高值,它是心泵功能的贮备力的标志。 3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窦房结,这是由于自律性最离的缘故。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称自动节律性。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心动周期L心脏没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 周期,称心动周期心电图:是将引导电极置于体表一定部位所记录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血 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离心性肥大I:耐力运动员心脏肥大表现为全心扩大,左心室室 壁厚度轻度增加,这种心脏肥大又称。向心性肥大L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肥大主要以心室, 特别是左心室室壁增厚为主,心腔扩大不明显。(论述)什么是“最佳心率范围”?为什么?答:当心率在110,12017Q 180 次/mni时, 心排出量处于较高水平,这样的心率期间称最佳心率范围。(论述)试述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答:运动员心脏由于长期的运动训练, 表现出与常人不同一些特点,主要包括形态,结构,机能3 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