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1 编制依据 - 1 -1.1 设计图纸及地勘报告 - 1 -1.2 规范、图集及相关标准 - 1 -1.3 编制原则 - 1 -2 工程概况 - 3 -2.1 工程简介 - 3 -2.2 工程地质条件 - 5 -2.3 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 8 -2.4 周边环境情况 - 9 -2.5 施工平面布置 - 9 -2.6 施工要求 - 9 -2.7 技术保证条件 - 9 -2.7.1 技术条件和前提 - 9 -2.7.2 工程的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 10 -3 施工计划 - 11 -3.1 施工进度计划 - 11 -3.2 设备计划 - 11 -3.3 测量设备配置 - 12 -3.4 劳动力计划 - 12 -4 施工方案 - 13 -4.1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组织原则 - 13 -4.2 总体施工顺序 - 13 -4.3 土方开挖总体方案 - 14 -4.4 边坡支护总体方案 - 16 -4.4.1 边坡支护技术参数 - 16 -4.4.2 边坡支护示意图 - 17 -5 施工工艺要点 - 18 -5.1 施工工艺流程 - 18 -5.1.1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 - 18 -5.1.2 土方回填 - 18 -5.2 施工方法及要点 - 18 -5.2.1 测量放线 - 18 -5.2.2 排水系统施工 - 18 -5.2.3 机械挖土 - 20 -5.2.4 喷锚支护施工 - 21 -5.2.5 人工修整基底 - 26 -5.2.6 地基验槽 - 27 -5.2.7 土方开挖质量标准 - 27 -5.2.8 土方开挖其他注意事项 - 27 -5.2.9 土方回填要点 - 27 -5.2.10 边坡监测 - 29 -5.3 雨期施工措施 - 31 -5.3.1 雨期施工安排 - 31 -5.3.2 主要施工技术与措施 - 32 -5.3.3 主要管理措施 - 35 -5.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 - 37 -5.4.1 临时用电系统图 - 37 -5.4.2 安全用电措施 - 38 -5.4.3 建立安全用电技术交底制度 - 39 -5.4.4 日常生产安全措施 - 40 -6 施工安全、质量、环保、工期、职业健康的技术保证措施 - 41 -6.1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41 -6.1.1 组织保证 - 41 -6.1.2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44 -6.2 应急预案 - 45 -6.2.1 应急组织 - 45 -6.2.2 边坡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 47 -6.2.3 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措施 - 48 -6.2.4 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 - 48 -6.2.5 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措施 - 50 -6.2.6 触电打击事故的应急措施 - 50 -6.3 工程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 51 -6.3.1 土方工程 - 51 -6.3.2 边坡支护工程 - 52 -6.3.3 临边及交叉作业的技术保证措施 - 52 -6.4 工期技术保证措施 - 53 -6.5 环保的技术保证措施 - 54 -6.6 职业健康技术保证措施 - 55 -7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表格 - 57 -7.1 土方边坡稳定计算(最不利情况) - 57 -1 编制依据1.1 设计图纸及地勘报告⑴《嘉逸岭湾南麓二三期工程设计图》(广州博夏建筑研究院设计有限公司)⑵《嘉逸岭湾—南麓建设项目岩土勘察报告》(大理合一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2 规范、图集及相关标准⑴《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⑵《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2013)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⑷《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⑸《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⑹《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⑺《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12)⑼《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⑾《建筑施工手册》(第六版)⑿《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⒀《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5-2001);⒁《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⒂国家、地方现行其他有关设计规范标准及规定;1.3 编制原则(1)坚决遵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2)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以及施工图纸、施工细则、设计修改通知书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3)坚持先进性、科学性、经济合理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4)坚持施工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5)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作用;(6)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7)通过劳动力、资金、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理,实现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的目标效果。
2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大理南麓项目二、三期工程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南涧路47号附1号,主要由地上2~6层,地下1~3层的坡地别墅建筑群组成,共计单体109栋,总建筑面积为103413.30㎡,总用地面积107623.88㎡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二三期土方大开挖总面积总约为12万m2,开挖总方量约为45万m3本工程边坡高度小于5m的采取自然放坡的形式开挖楼栋土方,此部分楼栋已编制专项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本方案主要为土方开挖边坡高度大于5m的楼栋(需做永久支护进行边坡治理的除外)由于各单体基础设计标高及周边总平标高不一,各单体土方开挖深度各不相同,同时各单体内四侧的总平设计标高不同,各单体周边边坡的高度也不统一,各楼栋土方开挖边坡情况统计如下:表2-1 楼栋边坡情况统计表幢号相邻道路标高基础顶标高边坡高度备注2-44#2108.372102.40 5.97 2-46#2102.12094.787.32 2-47#2098.252095.05/2091.75/2088.759.50 2-48#2096.772090.776.00 2-49#2092.962087.175.79 2-50#2091.772086.35.47 2-51#2091.312085.655.66 2-61#2116.962110.96.06 2-62#2116.32110.26.10 2-63#2115.512109.75.81 2-77#2083.722074.928.80 2-78#2084.12076.577.53 2-79#2077.12069.058.05 2-80#2081.222071.819.41 2-81#2071.772061.84/2065.14/2068.449.93 2-82#2071.22068.44/2065.14/2061.849.36 2-83#A户型2087.912079.268.65 2-83#C户型2075.662069.815.85 与B户型高差2-84#A户型2088.86 2079.269.60 2-84#C户型2075.662069.815.85 与B户型高差2-85#A户型2091.012082.268.75 2-85#C户型2078.662072.815.85 与B户型高差2-86#A户型2091.012082.268.75 2-86#C户型2078.662072.815.85 与B户型高差2-87#2098.252091.86.45 2-88#2103.882097.356.53 2-89#2102.82096.855.95 2-90#2108.962102.676.29 2-91#2112.252105.556.70 2-95#2110.462104.565.90 2-96#2109.142102.686.46 2-98#2116.692110.26.49 2-99#2116.42109.956.45 3-1082106.962100.446.52 3-1112116.592110.26.39 3-1122117.32109.567.74 3-1132118.042108.49.64 3-1202125.432117.787.65与3-133#高差3-1212124.552118.75.85与3-135#高差3-1232130.52120.79.8与3-136#高差3-126#C户型2125.152119.35.85 与B户型高差3-127#C户型2125.152119.35.85 与B户型高差3-128#C户型2127.952122.15.85 与B户型高差3-129#C户型2127.952122.15.85 与B户型高差3-130#C户型2131.752125.95.85 与B户型高差3-131#C户型2131.752125.95.85 与B户型高差3-132#C户型2131.332125.485.85 与B户型高差3-133#C户型2131.332125.485.85 与B户型高差3-134#C户型2130.12124.255.85 与B户型高差3-135#C户型2130.452124.65.85 与B户型高差2.2 工程地质条件⑴地形及地貌拟建场地拟建场地位于大理市下关镇文献山箐西侧的青光山东坡,现状地形总体为西和南侧高其余两侧低,逐渐过渡到山谷冲沟中。
场地视野开阔,原有树木已由业主单位移走,经与业主单位对接,场地内地下无在用管线 现场场地原地貌现状见下图:图2-1 现场场地原地貌现状⑵地层情况据地勘单位的实际钻探揭露的地层分析,表层局部分布不等厚的人工填土(Q4ml)和坡残积(Q4dl+el)土层,本场地下覆主要为下上侏罗统坝注路组(J3b3)(粉砂质泥岩、泥岩与粉砂岩互层)白垩统景新组下亚组一段(K1j11)(白色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岩)根据钻探揭露及地基土特性各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层,素填土(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