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42865239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东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海东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海东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海东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海东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东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东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已经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2017年2月13日一 “十二五”水利发展现状(一)水利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水利发展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完成了 “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 居乐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水利投资93亿元,解决 了 41.0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修建各类堤防355.3km,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27.5km2,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7万亩,完成

2、了 27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开工建设了民和河西沟、平安文祖口、牙扎、循化夕昌4座水库。1. 水利改革发展思路不断完善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四区两带一线” 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生态立省战略,研究和转变水利发展思路,实施以大投入、 大体系、大工程为主要特征的“大水利”战略,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 转变。2. 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截止2013年,全市共建成水库81座、泵站366座、集中式农村供水工程 639处、万亩灌区28处、骨干淤地坝102座、保存水土治理面积1583 km2,经 济社会年度用水总量5.46亿m3。随着引大济湟北干渠工程建成通水和黄河谷地 李家峡

3、、公伯峡、积石峡三大灌区建设,湟水干流北岸地区和黄河流域三县的 供水保障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3. 防汛抗旱减灾能力不断提高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坚持防汛抗旱并举,防治洪水与规避洪水相结合, 科学合理安排各类防灾减灾措施。湟水干流防洪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开工建设 平安区白沈沟、乐都区岗子沟等16条中小河流防洪工程,五年来共修建各类堤 防355.3km。建立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初步建 立了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完成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建设内容。4. 重点水利项目建成或加快推进一是湟水北干渠工程配套等重大工程建设和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4、二是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 设施加快建设,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整理工程开工建设。三是重点水源工程建 设取得明显进展。平安文祖口、循化攵昌、民和河西沟等骨干水源工程已开工 建设,互助县南门峡水库、马家河水库、平安县清泉水库、民和县麻杆沟水库 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实施。5. 农牧区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开工建设公伯峡、李家峡、积石峡灌区工程,加快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整 理工程建设进度,完善平安小峡渠、乐都大石滩、民和古鄯、互助咎扎水库、 化隆甘都、循化黄丰渠等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和改 善灌溉面积77万亩,解决41.0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6.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坚

5、持人与自然和谐,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对重点水土流失地 区和生态脆弱河湖的综合治理。积极实施淤地坝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 修复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重点项目,基本建成了互助水 土保持示范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7.5km2。大力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执 法专项行动,严格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督促落实“三同时”制度, 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7. 水资源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推进。在加快水利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水资源 的节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和效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实现了 “十二五”规划纲要

6、确定五年降低30% 的目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3提高到0.536。二是实施了县级用水 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和黄河流域地表水耗水指标分配,县级行政区用水定额指标 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完善,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工作不 断强化。8. 水利管理和改革不断加强坚持改革创新,把体制机制创新和法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动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流域管理和行政区 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长足推 进,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和维修养护水平逐步提高,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水价形成机制不

7、断完善,水利投融资体 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队 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建设了一大批蓄、弓I、提水工程和机电井,供水能 力逐年提高,为各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市水资 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匹配,加之缺少控制骨干工程,我市区域内水资 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黄河在循化断面水资源总量222亿m3,过境水资源量丰富,但由于河谷深 切,水低地高,沿岸人口、耕地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缺少控制性骨干工程,水 资源开发利用困难。湟水干流在民和断面水资源总量22.23亿m3,河流水质在

8、W-劣V类之间,大部分行业不能直接使用。大通河在享堂断面水资源总量30.05 亿m3,海东市在大通河流域分布的人口和灌溉面积少,河流沿岸用水量很小。区内水资源配置以支流为主要单元,大部分地区资源型、工程型和水质型 缺水问题突出。受黄河流域耗水指标限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指 标型缺水问题也日益显现。2. 防灾减灾体系不完善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我市湟水干流段及沙塘 川、白沈沟、引胜沟、巴州沟、街子河、清水河、巴燕沟等16条支流纳入了治 理范围,大部分已经开工建设。黄河干流化隆段、循化段、民和段纳入了黄河 干流防洪工程中。待上述防洪工程建成后,我市河道防洪体系将逐步

9、完善。我市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使其 成为青海省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河道和山洪沟的突发洪水及泥石流是其 主要的致灾原因。由于历年来资金投入较少,与中小河流防洪工程相比农村河 道和山洪沟治理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完善黄河干流、湟水干流、中 小河流河道防洪工程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河道和山洪沟的治理力度, 加强水文监测、预警预报等非工程措施,逐步建立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3.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我市2013年总用水量5.46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4.98亿m3,占总量的 91.2%。由于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大量损失,农业用 水具有

10、较大的节水空间,在目前用水总量指标约束情况下,农业节水是其他行 业增加供水量的必要条件。由于青海省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困难,水利项目资金投入不足, 各级渠道配套程度低,加之灌溉水费征收困难,灌区管理和维护资金不足,渠 道及建筑物老化破损严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的进程缓慢。同时灌溉用 水计量设施落后,水费征收难以做到按方收费,一直延续按亩收费的方式,农 民灌溉节水的积极性的不高。今后新建灌区要求田间配套完善,在川水地区大 力发展以滴灌和管灌为主的设施农业,加大中小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力度,全面 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4. 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海东市是青海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

11、区之一,湟水两岸是经济活动最频繁 的区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将更加严重, 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将越来越恶化,今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十 分艰巨。为实现自然生态修复和人居环境改善,需要加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 治理和南北山两岸绿化工程,同时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减少面源和点源入河排 放量,以改善河流水质。5.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尚不健全,流域综合管理薄弱,水资源开发利用的 统筹协调与统一规划不够,导致一些地方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的现象严重。水 利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等建设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水利投融资 体制改革滞后,水利建

12、设资金来源渠道不宽,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利 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重建轻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维护 管理经费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水利国有资产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管理 效率和效益不高。6. 水利投入严重不足水利工程中的人饮、灌溉、防洪、水土保持等项目以公益性为主,不具备 还贷能力,由于地方经济落后,没有建立稳定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水利项目 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除险 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投资力度也比较大。但中小型水库、城镇供水、农村河 道治理等项目国家投资比例很低,地方自筹投资比例大,资金筹措困难,工程 在立项、审批、建设等环节推

13、进速度慢。二“十三五”水利发展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至关重要的 5年,是我市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 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海东水利在全省水利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既面临着有利的发展条件,也面对着严峻的现实挑战。(一)面临的形势1. 水利发展的有利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水利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水利发展面临很多有利条件。(1)中央一号文件对水利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2011年,党中央、国务 院以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

14、发展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水 利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 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同时又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 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 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求把水利摆在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 越式发展。为此,一号文件还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 及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水利 发展体制机制和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领导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根据中央一 号文件精

15、神,省委省政府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这些重要文件,都将对“十 三五”时期的水利发展起到前所未有的强大推动作用。(2)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把水利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中央在研究深 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的会议上强调:西部具有特殊重要 的战略地位,应该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 目倾斜。同时强调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 地位,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水利支 撑与保障能力,已经成为新一轮西部达开发的重点之一。(3)全社会对水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水的忧患意识和节约保护观念的 增强,为水利发展提供了

16、良好的社会环境。多年来不断建立和完善水利规划体 系,强化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化建设,推动体制和科技创新,发扬献身、负责、 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为提高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促进水利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为 水利发展增添了活力。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 法不断涌现,为水利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5)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为我市水利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2. 水利发展的制约因素(1)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问题突出,民生水利建设任重道 远。尽管近年来我市民生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效,但工程型缺水依然是制约市 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涉及民生水利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地 区供水和防洪抗旱等基本需求和安全还未完全得到保障。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