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分别受到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微尘、氧与臭氧以及 云滴、雾、冰晶、空气分子的吸收、散射、反射等作用,而使投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面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大气中某些成分具有选择吸 收一定波长辐射性能的特性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成分 主要有水汽、氧、臭氧、二氧化碳及固体杂质等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后变成热能,因而使太阳辐射减弱水汽虽然在可见光区与红外区都有不少吸收带,但吸收最强的是在红外区,从0.93-2.85微米之间的几个吸收带最强的太阳辐射能是短波部分,因此水汽从总的 太阳辐射能里所吸收的能量是不多的据估计,太阳辐射因水汽的吸收可以减弱 4-15%所以大气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引起的增温并不显著大气中的主要气体 是氮与氧,只有氧能微弱地吸收太阳辐射在波长小于0・2微米处为一宽的吸收带, 吸收能力较强;在0・69与0.76微米附近,各有一个窄吸收带,吸收能力较弱臭氧在大气中含量虽少,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强0・2-0・3微米为一强吸收带, 使小于0.29微米的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在0.6微米附近又有一宽吸收带,吸收 能力虽然不强,但因位于太阳辐射最强烈的辐射带里,吸收的太阳辐射还是相当多的。
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比较弱,仅对红外区4.3微米附近的辐射吸收较强, 但这一区域的太阳辐射很微弱,被吸收后对整个太阳辐射影响不大此外,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滴、尘埃等杂质,也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但其量甚 微只有当大气中尘埃等杂质很多(如有沙暴、烟幕或浮尘)时,吸收才比较显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因而使穿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光谱变得极 不规则;由于大气主要吸收物质(臭氧与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带都位于太阳辐射光谱 两端能量较小的区域,因而吸收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不大也就是说,大气直接吸 收的太阳辐射并不多,特别是对于对流层大气来说所以,太阳辐射不是大气主要的 直接热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占大气体积 99%以上的氮、氧的吸收作用微弱,而含量 不多的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等的吸收作用较强这种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带均位于太阳光谱两端能量较小的区臭氧能强烈吸收波 长较短的紫外辐射;水汽与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辐射由此可见,大气 吸收作用对太阳辐射减弱不大大气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也不显著所以,太阳辐 射并不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大气中云层与较大颗粒的埃尘能将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能量反射到宇宙空间去。
其中反射最明显的是云不同的云量,不同的云状,云的不同厚度所发生的反射是不 同的高云平均反射 25%,中云平均反射50%,低云平均反射65%,很厚的云层反 射可达90%笼统地讲,云量反射平均达50〜55%假设大气层顶的太阳辐射是 100%那么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发生散射、吸收与反射(反射云量反射表示),向上散 射占 4%,大气吸收占21%,云量吸收占3%,云量反射占2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空气分子、尘粒、云滴等质点时,都要发生散射但散 射并不像吸收那样把辐射能转变为热能,而只是改变辐射方向,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 第2页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经过散射之后,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不了地面如果太 阳辐射遇到的是直径比波长小的空气分子,则辐射的波长愈短,被散射愈厉害其散 射能力与波长的对比关系是:对于一定大小的分子来说,散射能力与波长的四次方成 反比,这种散射是有选择性的例如波长为 0.7 微米时的散射能力为 1,波长为 0.3 微米时的散射能力就为 30因此,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由于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 波长较短的光被散射得较多雨后天晴,天空呈青蓝色就是因为辐射中青蓝色波长较 短,容易被大气散射的缘故。
如果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大的质点,虽然也被散射, 但这种散射是没有选择性的,即辐射的各种波长都同样被散射如空气中存在较多的 尘埃或雾粒,一定范围的长短波都被同样的散射,使天空呈灰白色的有时为了区别 有选择性的散射与没有选择性的散射,将前者称为散射,后者称为漫射以上三种作用以反射最重要,散射次之,吸收作用最小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吸收、散射、反射作用,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明显减弱若以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 辐射为 100%,其中约有 31%因反射、散射而返回宇宙空间,24%被大气吸收,仅 有 45%到达地表其次,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散射具有选择性,所以通过大 气层之后,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变得不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