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41855989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说明】以下内容是搭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其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是旨在解决“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这一目标,二是源于这篇散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的鲜明特点。选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是强调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借助画面等策略理解重点词语,并在朗读中感受美。在阅读理解中感受“美”搭石教学设计【课文分析】 搭石本文是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的气息和乡情。作者围绕搭石,选取了乡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通过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描写,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

2、美德,这是一种淳朴的爱。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价值一是在于引导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及周围人、事、物,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然后用自己的笔表现出平凡事物的美。【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结果对应教学环节解决的问题部分学生在理解词语方面对工具书的依赖性比极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理解词语的习惯和能力还不够强。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中,抓住“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三个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观看画面、体验阅读等方式进一步感受词意和表达的美

3、;在教学第四自然段中,抓住“伏”和“理所当然”两词,通过做动作、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等方式理解词意,感受家乡人淳朴的美。含义深刻的语句和表达方法理解难点抓住体现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的关键词句在阅读中感受理解美,最后出示第五自然段,总结中心并明确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做动作、借助生活体验等方式进行理解。2. 引导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继续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受课文中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了解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家乡人们的人性美。难点:引导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了解

4、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并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教学流程与教学活动】学习搭石第3至5自然段。一、围绕画面,寻找美1.一行人走搭石“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这个语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 相机指导“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意思。“协调有序”通过师生合作读来联系上下文理解。“清波漾漾”通过想象画面、观看图片的方法来理解。“人影绰绰”通过查字典、观看图片的方法来理解。(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变成诗的形式来朗读。走搭石的人,不抢路,不突然止步,动作

5、是那么协调有序,才有了这一幕幕和谐、富有诗意的画面。(板书:和谐)正是有了人的活动,普普通通的搭石才美了起来。因为和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2两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1)从这幅画面你感受到什么? (2)那就把这种友好、亲切带进句子里读出来。3偶遇老年人,背负过溪“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伏”是什么意思?(弯)是怎样的弯呢?(身子成90度)请学生做做动作。他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

6、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假如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如果遇到( ),( )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接读,理解“理所当然”。村民们在秋凉以后,会根据(生接读)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生接读)人们走搭石时,不抢路,不突然止步,动作是那么(生接读)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生接读)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生接读)活动组织方式:朗读,以读代讲成果要求:能够将理解的内容外显,通过朗读的形式展现出来。二、升华感情,总结美1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 那它是什么?2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默默无闻

7、,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人们,其实这搭石就是善良可爱的乡亲们,乡亲们就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这种表达方法就是“借物喻人”。下面,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3总结:正是因为有了这时时、事事、处处的美,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透过风景我们看到到了人们的风貌,感受到了家乡淳朴的民风。活动组织方式:朗读,以读代讲成果要求:能够将理解的内容外显,通过朗读的形式展现出来。三、发现美,传播美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小练笔:美在身边,美是校园中弯腰捡起一片纸片。美在身边,美是在我没带钢笔时同桌借给我钢笔用。美在身边,美是_ 美在身边,美是_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活动组织方式:完成学习单“小练笔”。学习效果评价:能够将理解的内容外显,通过交流的形式展现出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