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标准规范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4KB
约89页
文档ID:440566238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标准规范_第1页
1/89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5.1 一般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5.1.1初期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初期养护(1) 摊铺、压实后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待摊铺层自然冷却后,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 500C后方可开放交通2) 纵横向的施工接缝是沥青路面的薄弱环节, 应加强初期 养护,随时用三米直尺查找暴露出来的轻微不平, 铲高补低, 经拉毛后,用混合料垫平、压实2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初期养护(1) 路面竣工后,开放交通时,行驶车辆限速在 15km/h以下,根据表面成型情况,逐步提高到 20km/h2) 设专人指挥交通或设置临时路标,按先两边,后中间 控制车辆易辙行驶,达到全面压实3) 应随时将行车驱散的嵌缝料回扫、扫匀、压实,以形 成平整密实的上封层当路面泛油后,要及时补辙与施工最 后一层矿料相同的嵌缝料,同时控制行车碾压3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初期养护(1) 层铺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初期养护与贯入式路面的要求基本相同2) 拌和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初期养护与热拌沥 青混合料的要求基本相同4乳化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乳化沥青路面的初期稳定性差,压实后的路面应做好初 期养护5.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5.2.1 一般规定1 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进行经常性和预防性的日常养护,以保 证路面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高速公路路面日常养护的工作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建立完善的巡视检查制度和技术检测系统,建立 完善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的掌握路面状况及相关信息,科 学的、客观的评定路面使用品质,有依据、有计划有针对性 的安排养护项目2) 树立高度的交通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在路面养 护作业中,应满足正常行车的需要, 尽量避免完全封闭交通3) 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养护作业 ,宜 采取机械化养护作业方式,迅速、优质、高效地处理各类路 面损害与障碍,确保运行质量4) 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 艺,提高养护作业的时效性、机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3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出现的各类病害,必须及时 快速处理当发现直接危害及正常交通和行车安全的病害, 应立即修复或采取临时过渡措施后再按本规范有关要求进行修复4路面的日常养护,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实用的机具设 备,建立适当的材料储备,并组织可靠的养护材料供应网络, 以确保路面养护作业正常进行5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路面养护作业的人员,必须事前接 受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养护作业规程的培训养护作业安全参 照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执行6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除本节规定外,均应 按本规范其他章节有关规定执行。

522巡视和检测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 应坚持巡视检查制度,及时发现路面及其附属设施的损坏情况和可能影响交通的 障碍,一边养护部门及时、合理地安排维修和清理,尽快恢 复路面正常使用状态1) 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查、定期巡查、特殊巡查和专项巡查,各类巡查的内容、频率、方法、装备按附录 D执行2) 巡查作业中,巡查人员应强化自身保护意识,按规定穿着安全标志服巡查车速一般控制在 40-50km/h,并按规定开启示警灯如遇到需要停车检查的情况,应停在紧 急停车带上如必须停在行车道上时,应开启巡查车的危险 报警闪关灯,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巡查人员应在巡查车的前方迅速完成检查或测量作业(3)巡查作业中应由专人记录巡查情况,巡查结束后 应尽快整理、汇总巡查记录,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养 护措施2路面的日常养护中,应注意采集、利用气象信息和交 通信息等相关信息1) 应每天记录当地的天气预报和实际天气情况在 多风、多雨、多雪、多雾、多病冬季节,应随时注意天气的 变化,必要时应与当地的气象台、站取得并保持联系,随时 获取最新气象信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 应按规定进行交通量调查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进行路面破损、强度、平整度、 抗滑性能检测,及时必要的专项技术检测。

具体按本规范第 4章的有关规定执行4 各项巡视检查、专项调查和技术检查的结果,均应及 时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并输入公路路面管理系统,有该系统每年一次对路面的技术状况和使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作为制定下一年度养护工作计划的依据 当在各类巡查或专项检测中发现路面某一方面的技术状况和使用品质明显下降 时,应及时通过该系统作出阶段性评价,以及时采取相应的 养护对策5对修建于软土地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定期进行路 面高程测量当桥头引道的不均匀沉降出现下列情况,应及 时予以修复:(1) 与桥台的连接部位沿桥台靠背产生错台,且最大 高差达2cm以上2) 台后接近桥台部位的纵向坡度差超过 5%o. 523清扫和排水1对尘土、落叶、杂物等造成的路面污染,应进行日常 清扫,保证高速公路良好的运行环境1) 日常清扫应以机械作业为主,机械清扫沿路面左 侧或右侧进行,并应尽量避免在中间行车道进行清扫作业及 变换车道进行清扫作业对清扫机械无法扫及的路面死角, 应进行人工辅助清扫2) 日常清扫的作业频率应根据路面污染程度确定,—般是每日一次全程清扫,清扫时间应尽量避开最高峰时 段3) 清扫机械必须配备洒水装置,机械清扫作业时应 根据路面的扬尘程度确定适当的洒水量。

4) 路面清扫后的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应运至指定的 地点或垃圾场妥善处理5) 桥面、隧道内沥青路面及收费广场的日常清扫作 业按以上要求进行, 但应适当加大隧道内沥青路面及收费广 场的清理频率2除了定期的日常清扫作业外, 还应根据路面污染的特殊情况,及时进行不定期的特殊清扫保洁作业:(1) 当发现路面上有妨碍交通的杂物时,应立即清除2) 当意外事件,事故等因素造成路面污染时,应及 时清扫3) 当沥青路面被油类物质或化学物品污染时,应先 撒砂、撒木屑或用化学中和剂处理,然后进行清扫,必须是 再用水冲洗干净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保持排水畅通,路面无积水1) 对中央分隔带集水井、横向排水管、路侧拦水缘 石及泄水槽、桥面泄水孔等路面排水系统应经常进行清理和 疏通发现损害部位应及时修复2) 应经常检查沥青路面的排水情况,检查时间一般 在雨间或雨后1-2h为宜发现路面明显积水的部位,应分 析原因,分别采取下列不同措施:对虽未破损,但造成雨后明显积水的行车道路面局部沉 陷部位,应及时清扫并予以整平;对设置有路侧栏水带及泄水槽的路段, 如因拦水带开口及泄水通道的位置不妥而造成路面积水时,应及时调整;对因横坡不适而造成积水的路段,应采取临时措施,尽 量减少行车道部位的积水, 并在罩面及翻修工程中彻底调整解决。

3 )在雨季到来之前,应对全部路面排水系统及路堤 边沟、涵洞、泵站、集水井、沉淀池等所有排水设施进行全 面检查和畅通,修复损坏部位,处理水损隐患,清除路肩和 边坡高草,确保雨季排水畅通应加强雨季排水,及时处理 路面水损部位,减轻水害损失524排障和清理1为了及时处理并尽量减轻因不可抗拒因素和突发事 件所造成的损害,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抢险 机制,全天候不间断的值班, 随时掌握、分析各类有关信息, 做好各种应急抢险准备工作, 一旦发生险情,快速作出反应, 指挥应急抢险工作该机制的基本功能如图 5.2.4所示2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必要的排障、抢先、救援设备 和可靠的通讯指挥设施,对排障、抢险、救援人员应进行专 门的业务培训,并预先制定排障、抢险救援作业程序一旦 出现妨碍正常交通、危及行车安全的路面险情和障碍物,应 急抢险指挥中心应立即组织人员、设备,按程序进行排障、 抢险、救援工作,迅速排除路障和路面险情, 修复正常交通 必要时可请求当地政府和当地驻军支援3排障作业结束后,应按本节有关规定,尽快清理现 场,发现路面及附属设施受到损害的,应尽快按本节规定予 以修复5.2.5除雪和防冻1严寒地区的除雪和防冻是路面养护的重点, 应根据当地历年气象记录资料、气象预测资料、路面结构、沿线条件 等,实现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除雪和防冻工作计划,制定适 应于各种不同的气温、 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条件下的除雪和防 冻作业规程,落实相应的除雪、防冻作业人员和机具设备, 并按实际需要储备防冻、防滑材料。

在严寒降雪季节到来后,应随时监测气象变化情况,一 旦降温、降雪,立即按计划部署相应的除雪和防冻作业,特 别注意桥面、坡道、弯道、匝道、收费广场等重点区段,尽 量减轻积雪和冰冻对行车安全造成的危害, 缩短影响正常交通的时间2路面除雪应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作业为辅在降雪 过程中,当路面积雪厚度超过 1cm时,即可开始除雪工作 一般以铲为主,除雪机械的作业方向宜与正常行车方向相 同,行驶速度为30-50km/h.从路面左侧向右侧依次进行 当降雪量较大,难以在降雪过程中清除全部积雪时,应在雪 停后及时清除路面全部积雪3当路面上的压实雪、融化的雪水、未及排除的雨水可 能形成冰冻层时,应及时采取防冻防滑措施当气温低于0°C时,在大、中型桥面、桥头引道纵坡大 于2.5%的路段或平面曲线半径小于 500m的匝道范围内,应 撒布盐、盐水、盐砂混合料或其他融雪剂等防冻防滑材料撒布的时间和频率宜与除雪作业同步待雪停后,应将残留 在路面上的防冻防滑材料与积雪一并清除干净4除雪和防冻作业应不分昼夜快速进行, 作业现场必须实行统一指挥,并落实与作业形势相适应的安全作业措施和 交通控制措施6常见病害的维修6.1 一般要求6.1.1 对各种路面病害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并根据路面的结构类型、设计使用年限、维修季节、气温等实际情况, 采取相应维修措施。

6.1.2 为防止病害发展和破损面积的扩大, 对病害应及时进行处治6.1.3 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路面病害的维修应采用机械 作业,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应集中厂拌,并采取保温措施 其他等级的公路也应逐步提高维修作业的机械化水平6.1.4 对病害的维修事先应有周密的计划,作好材料准备,保证工序之间的衔接,对坑槽、沉陷、车辙等需将原路 面面层挖除后进行机械修补作业的病害, 宜当日开挖当日修补,并设置警示标志以保证行车安全6.1.5 修补面积应大于病害的实际面积, 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应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积范围以外 10-15cm应采取措施使修补部分与原路面联接紧密6.1.6 在病害的处治中,凡需重新做面层的,其技术要求 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JTJ032)的规定;凡需重做基层的,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 ?公路路面基层施 工技术规范?( JTJ034)的规定1.6裂缝的维修6.2.1 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 可不加处理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处治;1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再匀撒一层2-5cm的干燥 洁净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辗压。

2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6.2.2 对于路面的纵向或横向的裂缝, 应按裂缝的宽度按以下步骤分别予以处治:1 缝宽在5mm以内(1) 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2) 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入缝内,灌入深度约为缝深的 2/33) 填入干净石屑或粗砂,并捣实4) 将溢出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2 缝宽在5mm以上(1)除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2) 用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入缝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