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川农21秋《园林植物培育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85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48KB
约13页
文档ID:440394714
川农21秋《园林植物培育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85_第1页
1/13

川农21秋《园林植物培育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1. 简述子囊菌门白粉菌目植物病原菌的致病特征及其分类简述子囊菌门白粉菌目植物病原菌的致病特征及其分类白粉菌目(Erysiphales)植物病原菌是高等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大都以无色透明的有隔菌丝体生长在寄主的表面,靠菌丝特化形成的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收营养,营专性寄生生活在寄主表面形成由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组成的白色粉末状物,故称这类病害为白粉病白粉菌无性繁殖形成粉状分生孢子,有性生殖形成具有各种形状附属丝的黑色的闭囊壳根据闭囊壳表面附属丝的形状和内含子囊的数目将白粉菌目划分为不同的属①钩丝壳属(Uncinula):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附属丝顶端卷曲成钩状或螺旋状;②球针壳属(Phyllactinia):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附属丝刚直如长针,基部膨大呈半球形;③单丝壳属(Sphaerotheca):闭囊壳内仅1个子囊,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附属丝菌丝状;④白粉菌属(Erysiphe):闭囊壳内多个子囊,子囊内含有2~8个子囊孢子,附属丝菌丝状;⑤布氏白粉属(Blumeria):闭囊壳内多个子囊,闭囊壳上的附属丝不发达,呈短菌丝状;⑥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闭囊壳内仅有1个子囊,附属丝刚直,顶端二叉状分枝;⑦叉丝壳属(Microsphaera):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附属丝刚直,顶端有多轮二叉状分支,末端常卷曲。

2. 花粉的识别物质是内壁蛋白 )花粉的识别物质是内壁蛋白  )错误外壁蛋白3. 苹果褐斑病具有病斑褐色,边缘绿色的症状特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 HACCP审核是指( )A、检查整个生产过程的CCPsB、为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总是受控而要遵守的程序C、HACCP审核是指( )A、检查整个生产过程的CCPsB、为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总是受控而要遵守的程序C、独立检查以确定该体系是否与HACCP计划一致D、如果产品超出规格说明书要求所要采取的检查参考答案:C5.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中,初生木质部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在外,后者在内,象这种发育形式被称为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中,初生木质部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在外,后者在内,象这种发育形式被称为外始式向心发育原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6. 植物组织受伤时,呼吸速率______植物组织受伤时,呼吸速率______增大7. 上胚轴和下胚轴上胚轴和下胚轴正确答案:上胚轴(epicotyl) 从子叶着生点到第一片真叶的一段\r\n 下胚轴(hypocotyl) 从子叶着生点到胚根的一段上胚轴(epicotyl)从子叶着生点到第一片真叶的一段。

下胚轴(hypocotyl)从子叶着生点到胚根的一段8. 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参考答案:A9. 黄檗是重要的三木药材之一,其药用部分主要是( )A.根B.树皮C.花D.果实参考答案:B10. 试述植物界由单细胞到群体、到多细胞体的发展过程试述植物界由单细胞到群体、到多细胞体的发展过程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在营养时期具鞭毛,能自由游动裸藻、绿藻、甲藻和金藻门中也存在这种原始类型的藻类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多条发展路线,一是以团藻为顶枝的发展路线,团藻是具鞭毛能游动的多细胞的典型代表,然而这条路线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二是向营养体不能活动,细胞有定数的类型(如绿藻目植物)演化,有的在营养时期细胞核可分裂,成为多核细胞的群体(如水网藻),这条路线同样是不可能继续发展的三是向营养体为多细胞,失去活动能力而成不分枝丝状体、分枝丝状体和片状体的类型(如丝藻、刚毛藻和石莼等)演化,这条路线成为植物发展的主干,由此再发展出高等植物来藻类遵循由单细胞到多细胞、能游动到不能游动、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规律,其中较高级的种类已有了类似于高等植物根、茎、叶的体型和相似组织结构。

11. 植物细胞吸收的SO42-是如何同化为半胱氨酸的?植物细胞吸收的SO42-是如何同化为半胱氨酸的?正确答案:要同化硫酸根离子首先要活化硫酸根离子在ATP硫酸化酶催化下硫酸根离子与ATP反应产生腺苷酰硫酸(APS)和焦磷酸(PPi)接着APS在APS激酶催化下与另一个ATP分子作用产生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APS和PAPS都是活化硫酸盐PAPS是活化硫酸盐在细胞内积累的形式APS是硫酸盐还原的底物两者都含有活化的硫酸根APS与还原型的谷胱甘肽(GSH)结合在APS磺基转移酶催化下形成S-磺基谷胱甘肽S-磺基谷胱甘肽再与GSH结合形成亚硫酸盐亚硫酸盐在亚硫酸盐还原酶作用下以Fdred作为电子供体还原为硫化物(S2-)最后硫化物与由丝氨酸转变而来的O-乙酰丝氨酸结合在O-乙酰丝氨酸硫解酶催化下形成半胱氨酸要同化硫酸根离子,首先要活化硫酸根离子在ATP硫酸化酶催化下,硫酸根离子与ATP反应,产生腺苷酰硫酸(APS)和焦磷酸(PPi)接着,APS在APS激酶催化下,与另一个ATP分子作用,产生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APS和PAPS都是活化硫酸盐,PAPS是活化硫酸盐在细胞内积累的形式,APS是硫酸盐还原的底物,两者都含有活化的硫酸根。

APS与还原型的谷胱甘肽(GSH)结合,在APS磺基转移酶催化下,形成S-磺基谷胱甘肽S-磺基谷胱甘肽再与GSH结合形成亚硫酸盐亚硫酸盐在亚硫酸盐还原酶作用下,以Fdred作为电子供体,还原为硫化物(S2-)最后,硫化物与由丝氨酸转变而来的O-乙酰丝氨酸结合,在O-乙酰丝氨酸硫解酶催化下,形成半胱氨酸12. 按叶形可将杂草分为阔叶杂草与狭叶杂草,常见的阔叶杂草是( )A.繁缕B.稗C.早熟禾D.香附子参考答案:A13. 在海边营造防风林应选择具有______根系的树种在海边营造防风林应选择具有______根系的树种正确答案:深深14. 下列植物中,哪些种子是有胚乳种子?______ A.棉、大麦、高粱B.玉米、豌豆、绿豆C.油桐、芝麻、土豆 D.油桐、高粱、下列植物中,哪些种子是有胚乳种子?______  A.棉、大麦、高粱B.玉米、豌豆、绿豆C.油桐、芝麻、土豆 D.油桐、高粱、大麦D15. 适当降低温度和氧的浓度可以延迟呼吸跃变的出现 )适当降低温度和氧的浓度可以延迟呼吸跃变的出现  )正确16. 植物的抗冻性与细胞的硫氢基含量高低成______关系植物的抗冻性与细胞的硫氢基含量高低成______关系。

正比例17. 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是在假设树干干形为( )的条件下得到的A.圆柱体B.圆锥体C.抛物体D.凹曲线体参考答案:C18. 举例说明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举例说明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史以来,人类就注意到他们周围植物的可利用价值大约在10000年前农业的出现,促使人类开始学习辨认植物和动物,并采用相当原始的方法引种、驯化植物来保证定居生活的实施人类在定居生活的历程中,不断改进栽培植物的品质,引种和驯化更多的野生植物资源,以期获得更丰富的植物产品,以至于现在的人类比以往更不能脱离植物或植物产品而生存这体现在多方面,其中,最明显、最直接地体现在人类食用的植物上在医药、纺织、工业、园林、畜牧业及建筑等各个方面,人类也离不开植物或植物产品    以食用植物为例,“民以食为天”形象地表明了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人类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大部分直接来源于植物,相当一部分间接从植物获得,这里所指的食用植物是人类直接用以食用的植物资源各种粮食、蔬菜、水果、干果、饮料、甜味剂、调味品和天然色素等作为食物资源的植物,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质元素 19. 壳斗科植物的壳斗由哪部份发育而成( )A.子房B.花萼C.花瓣D.总苞参考答案:D20. 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片干地衣和生长在地里的一株萎蔫的小麦,一场阵雨后,两者的吸水方式______。

A.都是吸胀作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片干地衣和生长在地里的一株萎蔫的小麦,一场阵雨后,两者的吸水方式______  A.都是吸胀作用  B.分别是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  C.都是渗透作用  D.分别是渗透作用和吸胀作用B21. 茄科蔬菜灰霉病以( )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A.担子及担孢子B.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C.子囊壳和子囊孢子D.菌核和菌丝体参考答案:D22. 最常用的造林方法是_______A.播种造林B.植苗造林C.分殖造林D.扦条造林参考答案:B23. 蕨类植物有哪些中柱类型?其维管组织有何特点?蕨类植物有哪些中柱类型?其维管组织有何特点?正确答案:蕨类植物的中柱类型主要有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和多环中柱等\r\n 蕨类植物的维管组织是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分别担任水、无机养料和有机物的运输木质部的主要成分是管胞壁是具有环纹、螺纹、梯纹或其他形状的加厚部分也有一些蕨类具有导管如石松植物和真蕨亚门中的蕨木质部除了管胞和导管外还有薄壁组织韧皮部的主要成分是筛胞和韧皮薄壁组织在现代生存的蕨类中除了少数种类(瓶尔小草、水韭等)一般没有形成层蕨类植物的中柱类型主要有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和多环中柱等。

蕨类植物的维管组织是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分别担任水、无机养料和有机物的运输木质部的主要成分是管胞,壁是具有环纹、螺纹、梯纹或其他形状的加厚部分,也有一些蕨类具有导管,如石松植物和真蕨亚门中的蕨木质部除了管胞和导管外,还有薄壁组织韧皮部的主要成分是筛胞和韧皮薄壁组织在现代生存的蕨类中,除了少数种类(瓶尔小草、水韭等)一般没有形成层24. 如何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如何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正确答案: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有七条①选育抗旱品种这是提高作物抗旱性的一条重要途径②进行抗旱锻炼如采用“蹲苗”、“双芽法”、“饿苗”、“搁苗”等农业措施③进行化学诱导用化学试剂处理种子或植株可以产生诱导作用提高植物抗旱性如用0.25%的CaCl2溶液浸种或用0.05%的ZnSO4喷洒叶面都有提高抗旱性的效果④合理施肥如少施氮素多施磷钾肥因为氮素过多对作物抗旱不利凡是枝叶徒长的作物蒸腾失水增多易受旱害而磷、钾肥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的保水力另外一些微量元素也有助于作物抗旱如硼在提高作物的保水能力与增强糖分含量方面与钾类似同时硼还可以提高有机物的运输能力使蔗糖迅速流向结实器官缓解因干旱而引起运输停滞的情况铜能显著改善糖与蛋白质代谢这在土壤缺水时效果更为明显。

⑤使用生长延缓剂和抗蒸腾剂矮壮素、B9等能增加细胞的保水能力合理使用抗蒸腾剂也可以降低蒸腾失水⑥施用外源ABA可促进气孔关闭减少蒸腾⑦节水、集水、发展旱作农业旱作农业是指较少依赖灌溉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措施有:收集保存雨水备用;采用不同根区交替灌水;以肥调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采用地膜覆盖保墒;掌握作物需水规律合理用水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有七条①选育抗旱品种,这是提高作物抗旱性的一条重要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