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9969071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某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某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某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某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村环境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与主办单位项目名称:XX村环境建设项目工程项目建设地点:XX镇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业主:XX镇政府项目建设法人: 技术负责人: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本报告由XX县工程咨询公司编制,XX县工程咨询公司是XX县从事项目咨询的专业机构,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为:。1.3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3.1 XX州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以工代赈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XX州计地区20041号);1.3.2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XX政办发2004117号);1.3.3 湖

2、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的通知(XX财农发20025号);1.3.4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的通知(XX政办发200449号);1.3.5 XX州财政局关于转发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XX州财农发200214号);1.3.6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2006-2010);1.3.7 XX县“十一五”扶贫攻坚总体规划(2006-2010);1.3.8 XX县发展和改革局编制的XX县以工代赈建设规划(2001-2010);1.3.9 XX县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3.10 XX镇200620

3、10发展规划;1.3.11 XX县交通局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具体测量和设计而制定的初步设计方案;1.3.12 XX县XX镇人民政府委托XX县工程咨询公司编制龙坪公路桥梁及接线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1.3.13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1.3.14 国家关于西部开发战略;1.4 项目编制原则1.4.1 对XX村环境建设项目工程建设采取整体规划、整体实施;1.4.2 项目建设尽量考虑从实际出发,从节省投资出发;1.4.3 用有限资金来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1.4.4 施工时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具备资质的施工企业承建。1.5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包括:1.5.

4、1 从项目建设体现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德政,以推动脱贫致富进程,从行业发展现状和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建设的必要性;1.5.2 从项目建设气候条件、原材料供应条件、项目区域地质结构、项目建设所需技术力量及劳动力来源等方面研究项目建设是否具备条件;1.5.3 从项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项目建设的外部环境;1.5.4 根据以老区建设资金的投向和项目区域的实际研究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1.5.5 根据行业规范研究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1.5.6 根据实地勘测结果确定项目建设的工程量;1.5.7 从项目建设的组织机构设置、项目实施的组织方式、政策保

5、障措施、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后续管理等方面研究项目的实施管理。1.5.8 根据定额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测算项目建设的投资;1.5.9 根据有关规定和精神,测算劳务报酬与支付劳务报酬的保障措施;1.5.10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分析项目的投资效益;1.5.11 针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遇到的问题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性措施。1.6 项目概况及结论1.6.1 项目概况XX镇地处XX县城,是XX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XX、湘、黔、渝四省(市)边区结合部,椒石、利咸、咸来三条省道和国家即将兴建的恩黔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是华中、华南连接西部和西部通沿海的便捷大道,能有效地将X

6、X、渝、湘、黔毗邻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等经济要素聚集整合,迅速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全镇有国土面积322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369个村民小组,5个居委会,总人口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318户50474人。有耕地面积65884亩,其中水田24343亩。境内盛产烤烟、乌龙茶、糖梨等经济作物,素有“乌龙茶第一镇”,“糖梨第一镇”的称号。烤烟、乌龙茶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年种植烤烟面积1万余亩,现有乌龙茶面积近1万亩。2009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8元,粮食总量26506吨,人均占有粮食425公斤。全镇有贫困人口19306人。1.6.2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和

7、规模XX村环境建设。内容包括对村庄进行绿化、亮化,修建公厕、健身问题设施、污水处理池及垃圾池,并对民居进行改造。1.6.3 工程总投资及资金筹措工程总投资为119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老区建设资金119万元。1.6.4 结论该项目实施后, 可覆盖XX村19个村民小组497户1637人,可彻底解决XX村3120人生活不便、环境恶劣问题,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生产积极性,使村民实实在在地获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 项目区域概况2.1.1 项目区域地理位置XX村位于XX镇西部,利咸省道边,距县城12公里,与本县清坪镇毗邻。2.1.2 项目区域概况拟建XX县XX镇XX村环境建设项

8、目地址位于XX村,为通过村庄规划、统一整治、规范建设、道路网络建设及产业合作组织等促进农户向中心村聚集而设。该村以烟叶、中药材、林果和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该项目建设可有效解决村民生活不便的问题,同时可解决村内安全稳定问题,促进该村村民建设新农村新家园的需要,还可以辐射路本镇的杉树园、白岩等村,形成基地群、经济圈。生活条件差,影响了居民平时的心情,制约了发展后劲,该项目建成以后可推动该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因此需改善XX村的环境,为群众提供各种便利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2.1.3 气候状况项目区平均海拔80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

9、分明,雾多湿重,雨量充沛,风速小,无霜期较长。全年平均气温13.9,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为29.3,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为0,月均气温1080%保证率初日在4月8日,终11月2日,共209天,积温4200。多年平均降水1760,最大降水以7月为最高峰,为267.9,最小降水一般出现在1月,为24.8,相对湿度83%,无霜期260天。平均日照时数1200小时左右。年辐射总量86.24千卡平方厘米,以12月最小,8月最大。平均风速1.6MS,平均地表温15.5。2.1.4 社会经济状况该项目区地处XX县西部,利咸省道边。与馨源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水脉苗寨”官坝村、“官坝土苗风情

10、大观园”、“田大姐绣花鞋厂”紧邻相连,省道边现已有25家“农家乐”蓬勃兴起,“田大姐绣花鞋厂”生产的手工布鞋、绣花鞋垫远销东南亚和沿海各大城市,全村有100余名妇女从事此产业。项目区共涉及XX村19个村民小组497余户1637人,有耕地面积1867亩,其中烟叶基地1000亩。2010年底,项目区有贫困人口1500人,平均粮食产量350公斤,人均纯收入1580元。2.1.5 项目区交通量发展预测该项目的实施,XX村19个村民小组497余户1637人直接受益,辐射1500余人、带动800余人间接受益。可预测大小车辆每天过往100余车次。第三章 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建设预

11、期发展目标为: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以烟叶为主的特色产业,促进增收;进一步巩固温饱成果,降低脱贫人口的返贫率,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具体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烟叶基地面积达到5000亩;人均粮食产量稳定在420公斤以上;解决284户1000余人的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第四章 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1 是村民们多年来迫切希望的需要该项目区的村民祖祖辈辈靠肩挑背驮和一条极其破损的公路出行,运输生产、生活物质极其不便,由于无路灯照明,给村民带来极大安

12、全隐患,而全村没有一个公厕、一处健身文体设施地,更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村民们尝尽了夜出不便、有苦难言的苦头,能对村内环境改善是村民们多年来的愿望和迫切要求。村内居民因道路破损及无路灯照明的情况,晚间外出及其不便,极易产生各种安全问题。全村无健身文体设施使得村民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其单调,空闲之余村民也只能在天气好的时候出来晒晒太阳而无其他事可做。无绿化、无公厕、无污水处理池、无垃圾池的现状也使XX村的村容村貌并不能跟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一些过往路人少的地方更是污秽不堪、臭气熏天,使得村民们日常生活苦不堪言。因此,能对XX村环境进行改善,是村民们多年来的迫切希望。4.1.2 是建设

13、新农村的需要XX镇是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之一,所受益的XX村是省整村推进村之一。近几年,新农村建设在XX镇的相关村、院落正在蓬勃兴起,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收入明显增加,村风文明之风吹入千家万户,村民发展再生产和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快。项目区村民对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很高,但由于项目区基础设施不全,阻碍了村民建设新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因此村民们迫切希望早日改变村容村貌,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4.1.3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需要为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党和政府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实施老区建设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村民解决一些十分需要而自身又无能力解决的困难,改善贫困地区村民

14、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贫困地区的村民也从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得到实际利益,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体会到各级干部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加深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提高政府的行政威信,更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4.1.4 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核心,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是重点。该项目区有耕地面积1867亩,其中烟叶基地1000亩,水稻制种面积220亩。该项目的建成,能进一步提高村民日常生活得到改善,无后顾之忧,进一步发挥种植烟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闲暇之余,也可以安全、舒适的与其他村民一起去健身或者开展其他文体活动。4.1.

15、5 是促进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由于项目区基础设施不全,致使XX村仍有19个村民小组497户1637人仍然生活在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全、发展能力低的环境。基础条件差是制约该区域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因素。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为项目区的村民改善了生活条件,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促进 “农家乐”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可靠的条件,为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4.2 项目建设条件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主要表现为:4.2.1 气候条件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平均海拔8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风速小,无霜期较长。全年平均气温13.9,年平均降雨量1480毫米,无霜期250天左右。平均日照时数1200小时左右。平均风速1.6MS,平均地表温15.5。4.2.2 材料供应条件该项目区所在地理位置石料丰富,岩性力学性质良好,路基、路面、桥梁等工程所需石料均可沿线就近备取;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均可就近取材;钢材、水泥等均可在县城采购,且运输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