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2020 年版)1 总则1・1为规范广西工程建设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QC小组) 活动,引导QC小组活动的健康发展,保护和调动广大建设从业人员参 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建设从业人员积极参与质量创新和 持续改进活动,依据中国质量协会现行团体标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准则》及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布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导则》 (T/CCIAT0005-2019)的要求,结合我区建设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 办法1.2 广西工程建设 QC 小组活动属于自治区级行业活动,活动成 果经评价分为一类成果、二类成果、三类成果1.3 QC小组活动成果评价每年开展一次1.4 QC 小组活动成果的评价及交流工作由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 全管理协会组织实施2 申报范围以下QC小组活动成果可参加申报交流:(1) 办公地点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建设行业企业所 取得的 QC 小组活动成果2) 工程建设地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QC小组活动成3 申报条件3.1获取QC小组活动成果的时段为申报年上一年的3月1日至 申报年的2月末3.2 QC小组遵循PDCA循环开展活动,活动过程真实,成果报告 按活动程序进行总结。
3.3 成果为小组所在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所确认并有认证材料,在 本行业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4 申报方式和申报资料4.1 QC小组活动成果由企业自愿申报,申报单位应按要求在规 定期限内将成果申报资料送至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4.2 申报资料如下:(1)申报成果目录表1份(参考样式见附件1)2) 广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单(详见附件2)原件1 份3) QC小组活动成果1份,彩色打印,A4幅面,30行/页,正文 约38字/行,严格按《QC小组活动成果打印样式》(详见附件3)格 式编排,简单装订4) QC小组原始活动记录(参考样式见附件4)和成果效益认证 材料(参考样式见附件5)原件各1份,与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合并 装订5) 承诺书(参考样式见附件6)6) 使用U盘存储申报材料电子版,并在申报时同时提交U盘申报材料电子版包括整套纸质版申报材料的扫描件1份(PDF文档)、 可编辑的WORD文档1份(每个成果应按以下顺序:申报成果目录表、 成果报告单、QC小组活动成果、原始活动记录、效益认证材料、承诺 书),每个文档大小不超过 10MB4.3 对申报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或逾期申报的 QC 小组活 动成果,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有权拒绝申报。
5 评审委员会5.1 评审委员会成员不少于 7 人,由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 理协会从专家库中选取分组评审的,每组评委不少于 5人5.2 QC 小组活动成果评委应经全国 QC 小组活动知识培训合 格,或经全国工程建设 QC 小组活动知识培训合格,具有丰富的实际 工作经验,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能严格按照评审原则进 行评审5.3 QC 小组活动成果评审的公正性接受公众监督6 成果评审6.1 QC 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严格按“评审标准”对QC小组活动的真实性、科学性、有效性、先 进性和创新性进行综合评价6.2 广西工程建设 QC 小组活动成果评审由成果资料评审和发 表评审两部分组成6.3 成果资料评审方法如下:(1)评委按 QC 小组活动“问题解决型”课题成果资料评审表、 “创新型”课题成果资料评审表(详见附件 7、附件8)对成果资料打分2)去除本组评委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余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成 果资料评审成绩,成果资料评审成绩在成果发表评审结束前不公布6・4成果发表评审在QC小组成果交流会上进行,参加发表评审 的QC小组成果按以下方式确定:(1) 申报 10个成果以上的,根据总数按“四舍五入”的原则, 每10个成果可以自主推荐 1个成果参加发表评审;申报总数(含)5 个以上不足 10个的,可以自主推荐 1个成果参加发表评审;申报总数 不足5个的,可以自主推荐 1个成果参加发表评审,并附上推荐理由, 经评审委员会评定同意后,方能参加发表评审。
申报单位自主推荐参 加发表评审的成果由各单位在提交成果申报资料时在《申报成果目录 表》(附件1)和成果报告单(附件 2)中予以确认2) 对成果资料评审成绩排名在成果总数前 10%以内的成果,如 申报单位未自主推荐其参加发表评审的,由评审委员会推荐参加发表 评审如申报单位放弃该成果参加发表评审的,由评审委员会根据资 料评审排名推荐其他成果参加6.5 成果发表评审方法如下:(1) QC 小组按通知时间参加成果交流会,并按指定程序抽签决 定发表顺序2) QC小组按《QC小组成果发表规则》(详见附件10)以多媒 体投影等方式发表成果3) 评委按 QC 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标准(详见附件 9)进行 评分4) 每个成果发表完毕后,公布上一个发表成果的评审总成绩 在总成绩中,资料评审成绩占 70%,发表评审成绩占 30%6.6 成果排名和评审等级的确定(1) 一类成果、二类成果、三类成果数量分别不超成果总数的 15%、35%、30%,其余成果不分类2) 一类成果从参加发表评审的成果中产生,其排名由成果评 审总成绩决定3) 二类成果、三类成果根据资料评审成绩划分决定,资料评 审成绩不排名、不另行公布6.7 交流形式(1) QC小组成果交流会设立最佳QC小组、最佳成果资料小组、 最佳发表人和最佳幻灯片制作小组,分别根据评审总成绩、资料评审 成绩、发表成绩和发表资料制作成绩确定,由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管理协会颁发证书,并在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网()上公布和宣传。
2) 对获得一类成果、二类成果和三类成果的小组,由广西工程 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向全区通报表扬,并颁发证书3) 由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择优推荐 QC 小组参加中 国建筑业协会和广西质量协会举办的优秀QC小组创优交流活动4) 对积极参加 QC 小组活动的企业,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 理协会优先推荐参加中国建筑业协会和广西质量协会的各类创优交流 活动7 附则7.1 对在交流中有弄虚作假骗取成绩行为的,一经查实,由广 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取消其所获成绩,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 通报批评或暂停其参加相关创优活动的资格7.2 本办法由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负责解释7.3 本办法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附件:1. 申报成果目录表2. 广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单3. QC 小组活动成果报告打印样式4. QC 小组活动记录(参考样式)5. QC 小组活动成果效益认证书(参考样式)6. 承诺书(参考样式)7. “问题解决型”课题成果资料评审表8. “创新型”课题成果资料评审表9. QC 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10. 广西工程建设 QC 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规则附件1申报成果目录表附件2广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单企业名称(公章): 年注:企业每申报10个成果以上的,总数按“四舍五入”的原则,每10个成果可以自主推荐1 个成果 参加发表评审;申报总数5 个(含)以上不足10个的,可以自主推荐1个成果参加发表评审;申报 总数不足5个的,可以自主推荐1 个成果参加发表评审,并附上推荐理由,经评审委员会评定同意后, 方能推荐参加交流发表;不参加发表评审的不需填写“发布人”栏。
QC小组名称课题类型成果名称联系人企业QC活动 管理部门联系企业地址邮 编是否自主推 荐参加 发布发表人QC小组简介(包括小组人数,其中厂级(公司)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各多少人)主要活动过程与效果:附件:3QC 小组活动成果报告打印样式(页边距:上边距:2.5cm;左边距:3cm;右边距:2cm;下边距:2cm)降低XXXXXX(标题:居中二号黑体)xxxxxx 公司 xxxxxxxQC 小组(单位、小组名称:居中四号楷体)一、小组概况(小标题:四号黑体)我小组是一个…..(. 正文:小四号楷体,30行/页,约 38 字/行)附件4QC 小组活动记录(参考样式)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成果类型: 所在单位: 小组名称: 组长姓名: 成员人数: 课题名称:目标及完成期限选题理由:活动日期: 记录人: 小组成员出席人:缺席:活动内容记录:QC 小组活动成果效益认证书参考样式)单位名称: QC小组名称课题名称课题活动时间课题类型课题成果课题经济效益财务部门盖章课题技术效益技术部门盖章课题社会效益单位盖章承诺书单位全称(单位公章):QC 小组名称:QC 小组成果名称:QC 小组成员:本小组全体成员郑重承诺,本成果为我小组原创成果,内容真 实准确,如有涉嫌抄袭、剽窃以往或他人的成果并经证实的作假行 为,我们甘愿接受对此进行的任何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 QC 小组成员(签名): 联系年月日本承诺书原件交由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留存,小组 成员每人各存复印件 1 份附件7问题解决型”课题成果资料评审表小组名称: 课题类型: 课题名称序 号评审 项目评审内容配 分评 分备 注1选题(1) 所选课题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2(2) 课题名称应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2(3) 现状调查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明确问题症结或问题;7(4) 现状调查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6(5) 目标设定有依据、可测量;5(6)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3252原因分 析(1) 针对问题症结或问题分析原因,因果关系应明确、清楚;7(2) 原因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5(3) 主要原因从末端因素中选取;2(4) 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将末端因素对问题症结或问题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 主要原因的依据;8(5)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3253对策与实施(1) 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提出不同对策,必要时进行对策多方案选择;8(2) 对策表应按“5W1H”原则制定;6(3) 对策实施真实、有效每条对策在实施后检查对策目标是否完成;8(4)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3254效果(1) 将取得效果与实施前现状比较,确认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检 查是否已达到;5(2) 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3(3) 必要时,对无形效果进行评价;3(4) 实施中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3(5) 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水准,并有数据依据;3(6)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3205特点(1) 小组课题体现“小、实、活、新”特色,即选题小、活动实、活动形式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