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911644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版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版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版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版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材第26页活动本活动的内容虽分为三个小题,但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思路: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砍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淹没沿海低地沿海低地国家关心木材产量。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森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当森林被大量砍伐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的冰川在温度升高后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沿海的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国土,甚至有被淹没的危险。2联系框图如下:从框图中可以看出,森林资源被大

2、面积毁坏后,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3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少。怎样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呢?首先要保护好现存的森林;其次是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教材第2930页活动1至少15年。垦荒者首先选择适于耕作的小块土地,然后砍倒树木,烧毁开荒。连续耕作13年后,因为作物生长的消耗和雨林地区的淋洗,土壤中的养分尽失,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垦荒者只好弃耕土地,迁移到新的林地上,再砍树开垦。被弃耕的土地,经过1520年的时间慢慢恢复植被,但可能仍逃脱不掉再次被焚烧的噩运。从迁移农业的过程看,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连续耕作时间加上森林再生的时间

3、)。2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下的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3通过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的。当休耕期小于15年时,森林再生是不完全的,若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土地性状的彻底改变,出现森林越来越少甚至完全丧失的局面。若休耕期大于15年,森林能够完全再生形成次级森林,但与原始森林有相当大的差异,要想使次级森林成为原始森林的状况,还需要80100年的时间。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必然会出现休耕期越来越短的现象,森林植被的恢复变得非常困难,热带雨林将走向毁

4、灭。教材第36页活动1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1)发达国家早期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发展了经济、积累了财富,当环境出现问题时,不能把责任推卸给发展中国家,增加它们发展的压力;(2)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正在消耗着世界上大部分的资源,目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与它们的高消费有重大关联;(3)发达国家比较富裕,有能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维护全球的生态平衡。2建立全球环境补偿机制是必要的。只要解决了巴西等国的贫困和债务问题,雨林也就得到了保护。而发达国家有义务、有能力帮助巴西等国解决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第1题中已有叙述。3设立国际基金,使亚马孙地区政府和民众能

5、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不必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而去毁坏雨林,这对保护亚马孙雨林是完全可行的。综上三个议题,保护雨林的核心问题是消除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贫困,他们开发雨林、毁坏雨林,全是由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在展开讨论时应从这个方面考虑。据报道,在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免遭破坏的今天,一向被视为仍保留着原始森林风貌的巴西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正遭受着严重破坏。据此回答13题。1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称,其可以()A防止臭氧层空洞B加剧全球变暖C减轻酸雨危害 D影响大气的碳氧平衡2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此保存完好B亚马孙雨

6、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3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解析:第1题,由于雨林植被强大的生命活动,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稳定大气成分,维持碳氧平衡,因而被称为“地球之肺”。第2题,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生物繁多,受人类破坏少,保护时间长,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第3题,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

7、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雨林中土壤一般较贫瘠。答案:1.D2.A3.C喀麦隆论坛报2009年9月4日报道第三次刚果盆地国家森林管理协会工作会议在杜阿拉召开,共同制定本区域森林保护标准。会议指出,各成员国必须制定统一的森林保护标准,保护生态多样化,加强森林开发企业管理,对濒危物种加强保护,并且要号召各成员国人民形成保护森林意识,共同保护刚果盆地的森林资源。据此回答45题。4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受暖流的影响大受寒流的影响大纬度低,热量充足陆地面积宽广A BC D5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

8、开发的有()雨林观光生态旅游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 BC D解析:亚马孙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东南风能深入大陆;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从陆地轮廓可以看出,南美洲亚马孙地区陆地面积比非洲刚果盆地宽广。因此,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保护性开发即是不破坏雨林的一种开发模式。答案:4.D5.B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下图回答67题。6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

9、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7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A BC D解析:由图可知,亚马孙流域大约50%的降水是由该区雨林中水汽蒸发所产生的,说明雨林促进了水循环,调节水分平衡。热带雨林被毁会失去调节大气成分、保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导致众多的环境问题。答案:6.A7.A8随着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深入,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

10、的破坏,面积剧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C处气压较高的是_。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解析:(1)D处的植被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具有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效应。(2)A处位于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对流雨。(3)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另一部分来自海陆间循环。(4)热带雨林被毁导致

11、其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致使蒸腾量减少,从而导致降水量减少。答案:(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2)A处对流雨(3)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4)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气中的水汽减少,致使降水量减少。2015年度亚马孙热带雨林保护计划指出,由于人为因素,从2005年8月到2015年8月,巴西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减少了约20平方千米,与400年前相比,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面积整整减少了一半。据此回答13题。1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减少可能导致的后果是()自然灾害减少全球降水增加雪线上升产生厄尔尼诺现

12、象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A BC D解析:热带雨林大面积减少将使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进而加速全球变暖,导致雪线上升。答案:C2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居民进入雨林区的机会D加强雨林区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有助于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答案:A3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

13、境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 BC D解析:由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土壤是酸性的砖红壤,十分贫瘠;又因为雨林生态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但只要植被保护好,不会有严重的水土流失(沙漠也不会有),且不会缺水。答案:A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45题。(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4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BbCcDd5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Aa枯枝落叶 Bb土壤Cc生物 Dd供给养分解析:雨林生态系统的有机质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多雨的气

14、候使淋溶作用强烈,养分易流失,故雨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非常贫瘠,地上植物体是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依据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知,a为地上植物体,b为土壤,c表示供给养分,d表示淋溶作用流失养分。答案:4.A5.B6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图)。材料二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图)。材料三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图)。(1)简述材料一中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2)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重量,单位:千克/(米2年)差异并分别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3)材料三中A为原始森林情况下土壤肥力状况,依据材料二回答热带雨林中的土壤为什么般比较贫瘠?解析:第(1)题,依据两地位置,结合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及成因分析即可。第(2)题,热带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物光合作用强而生物量大;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差而生物量小。第(3)题,结合图作答。答案:(1)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均为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