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911632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布式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布式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布式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布式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布式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布式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布式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基础知识简介一、分布式能源的概念及原理所谓“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s)是指分布在 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 为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热电冷 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 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 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 70%以上,并在负荷 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 要方式,简单的原理图如下:电网

2、供冷新风供热二、专业术语名词1. 孤网运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中,发电机独立运行系统,自给自足的模式,该 运行方式经济效益一般。2. 并网运行发电机与公共电网并列运行,不向公共电网输送电能的模式,该运 行方式经济效益最好,不足的电量大电网可以补充。3. 上网运行发电机与公共电网并列运行,可向公共电网输送电能的模式,该运 行方式经济效益较好,自给自足的同时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卖给国家电 网。4. 能源站设置冷热电连联供系统的设备及相关附属设施的区域和场所,能源 宜设置在靠近供电区域的主配电室,应该独立设置或室外布置,可以 设置在地下或者是地上。5. 发电机组由原动机、发电机、启动装置、控制装置等组成的发

3、电设备。 原动机:利用天然气产生的燃烧转化成原动力的动力装置。 发电机:借助原动机的动力,将其转化成电能的设备,天然气 分布式能源的发电机主要包括小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微燃 机等设备。启动和控制装置主要是一些智能的电器系统。6. 余热原动机冷却水及原动机排烟热能,余热的利用有以下几种形式:1原动机余热可经余热锅炉或者是换热器产生蒸汽或者是热水。蒸汽或热水可以直接利用或者是进入吸收式冷热水机进行供冷、供 热。2原动机余热可以直接进入吸收式冷热水机进行供冷、供热。3烟气可以直接进入吸收式冷热水机进行供冷、供热,冷却水可 直接进入换热器供热水。7. 余热锅炉利用原动机排烟及冷却水热能产生蒸汽或者

4、是热水的设备。8. 余热吸收式冷却水机组直接利用原动机冷却水和排烟量进行制冷、制热的机组,主要分为烟气型及烟气热水型冷热水机组。9. 主机间能源站中布置燃气燃烧设备的房间。三、系统配置1. 系统组成及运行方式联供系统有动力系统、供配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燃气供应系统、监控系统组成;1当热负荷主要是空调制冷,供热负荷时,联供系统余热利用设 备宜采用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当热负荷主要为蒸汽或者热水负荷时, 联供系统余热利用设备宜采用和余热锅炉;2当没有公共电网或者公共电网介入困难,且联供系统所带电荷 比较复杂时,发电机可以采用孤网运行方式,否则应该采用并网运行 方式;3发电机应在联供系统供应热、冷负荷

5、时运行,供热、供冷系统 应该优先利用发电余热制冷、制热;4联供系统的组织形式、设备容量、工艺流程及运行方式应该根 据燃气供应条件和冷热电气的价格、经济性比较确定。2. 冷、热、电负荷1对既有的项目进行联供系统设计时,应该调查实际的冷、热、 电负荷数据,并根据实测运行数据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逐时负荷曲线 和年负荷曲线;2对不能获得实测数据的项目进行连供系统设计时,应该参考 项目的设计负荷资料,参考相似项目负荷进行估算,并绘制不同季节 典型日逐时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3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逐时负荷曲线时,应该根据各项负荷的 种类、性质及蓄热容量分别逐时叠加;4进行联供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时,应根据逐时负荷曲线设计 计算联供系统全年的供冷量、供热量、供电量。3. 设备配置联供系统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应针对不同的运行方式确定设备容量,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并网运行方式时,发电机组容量应根据基本电负荷曲线确定,单台发电机组容量应满足低负荷运行要求。2当采用孤网运行方式时,发电机组容量应满足所带电负荷的峰 值需求。3当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时,发电机组不少于2 台。4余热利用设备应该根据发电机余热参数确定,温度高于120C 的烟气热量和温度高于85 C的冷却水热量利用,温度高于65 C 的冷却水热量最易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