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措施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911625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医院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措施1.加强医疗协作体建设与省中医院和新会市中医院在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诸方面建立全面的对口协作关系。借助省市中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加快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时继续与江门中医院保持良好的医疗协作,提高对危重病和疑难病的诊治率。2.加强乡村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培训完善全县中医药服务网络机制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中医药网络人员沟通,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在全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知识,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的使用,为创建国家中医先进县而奋力拼搏。创建“网络医院”是医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用多科形势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常识,让病人了解中医药文

2、化知识。在全院医务人员中开展“谈中医经典”活动,提高他们中医药水平,更好地打造中医特色品牌。推进中医药进基层,借助中医网络这个平台,开展汤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理疗、非药物治疗等。充分体现传统中医简、便、验、廉的学科优势,推动中医药的快速普及。3 .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才问题是医院竞争的核心问题,医院既要培养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善于合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又要培养一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目标责任制化。4.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配备充足的中医药人员。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

3、比例不低于60%;护理人员5.系统接收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的比例不低于70%。原则上每个临床科室执业医师中至少有60%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麻醉科除外)。6. 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或系统接收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比例应达到60%以上。二级中医医院的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应具备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任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7.努力培养有素质的中医人才创造条件和机遇,选择科内学习与院内学习相结合,基本功训练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调动全体医务人员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促进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医务人员知识更新,鼓励中专学历升

4、级,开展西学中,逐步改变学历结构偏低的状况。8.注重中医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对有潜力、有悟性、有年龄优势的技术人才,选送到上级医院深造。定期邀请医学院校专家进院讲课,进行传帮带,采取“师传徒”的形势,培养学科继承人。根据医院规模、人才结构、综合实力及战备目标,支持高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制定较为完善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激励机制,努力培育具有中医特色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9.科技发展指标2011年至2016年,选拔培养1-2名具有市级水平的专家,5名县级学科带头人,15名重点骨干人才,5年内建成全国重点中医特色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12个,县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科研立项1个,市级科研立项2个,县级科研立项10个,并争取出科研成果5项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